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肩周炎 > 肩周炎常识

介绍几种缓解肩周炎的锻炼方法

导读:梳头动作:双手交替由前额、头顶、枕后、耳后,向前、纵向绕头一圈,类似梳头动作,每次可15~20次,每天3~5次。

肩周炎的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尤其是肩周炎都发生在关节部位,这种慢性疾病,在生活中我们要注意,适当的参加体育锻炼来缓解这种症状,给大家介绍几种缓解肩周炎的锻炼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耸肩运动:处于坐位或是立位。两肩处于放松的耸动,幅度从弱到强。每天持续两次,每次在50-120下。可根据自己病情酌情考虑。

2、拉肩运动:后伸压肩,背地桌面,双手扶桌,反复下蹲,重复10次,练习肩关节后伸功能。

3、甩手运动:两脚分开站立,先用手揉擦肩部,使局部肌肉松弛,然后甩动手臂,先前后,后左右,甩动幅度由小到大(与身体呈30~90度),速度由慢到快(每分钟30~60次),每次1~5分钟。

4、爬墙运动:面对墙壁,两足分开与肩同宽。上肢前伸,手指做爬墙运动和由低逐渐增高,使肩臂肌肉有牵拉感,重复10次,坚持练习。

5、划圈法:划圈动作应象太极拳一样,缓慢、深长,不能用暴力乱抡上肢,以免造成肩袖断裂。划圈分为竖圈、横圈两法。竖圈为前后方向竖着划圈,横圈为上下左右方向划圈,类似太极拳中的云手动作。每次可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各划15~20圈,也可根据自己的体质逐渐加量。每天练3~5次。

6、拉轮练习:在墙或树上安一滑轮,并穿过一绳,两端各系一小木棍,上下拉动锻炼。

7、梳头动作:双手交替由前额、头顶、枕后、耳后,向前、纵向绕头一圈,类似梳头动作,每次可15~20次,每天3~5次。

8、屈肘甩手:背部靠墙站立或仰卧于床上,上臂贴身,屈肘,以肘部作为支点进行外旋活动。

9、展翅:站立,上肢自然下垂,双臂伸直,手心向下缓缓向上用力抬起,到最大限度后停10秒钟左右,然后回到原处,反复进行。

10、体后拉手: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后伸姿势下,健侧手拉住患侧手或腕部,逐渐向健侧和上方牵拉。

11、头枕双手:仰卧位,两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于头后部(枕部),先使两肘尽量内收,然后再尽量外展。

12、旋肩:站立,患肢自然下垂,肘部伸直,患臂由前向后划圈,幅度由小到大。离子导入法或理疗方法均可改善血运,消除肌肉痉挛,防止粘连,并有一定的止痛作用。在早期或疼痛较重时病人可服用消炎镇痛药物,如双氯灭痛、芬必得、扶他林等药物,或舒筋活血药物如强力天麻杜仲丸、大活络丹、疏风定痛丸等,也可外用止痛喷雾剂、红花油等。

鉴别诊断并不困难

一、肩周炎与肩关节结核的鉴别:

肩关节结核分为滑膜型及骨型结核,单纯滑膜型结核非常少见。右肩关节结核较左侧多见。骨型关节结核,又可分为菌型及干型两种,按病型不同,症状亦异。其病程进展较缓慢,逐渐现出症状。常以疼痛,功能障碍为初发症状。疼痛常出现在三角肌下方,当外展及外旋时痛甚。三角肌部位肿胀最为明显。窦道形成为晚期表现,常于关节囊最弱部位穿破,即易于腋窝或三角肌前缘附近穿破。骨萎缩为初期肩关节结核X线征像,尤其是滑膜型结核的骨萎缩可持续相当长时间。肩关节结核以全关节结核最多见。单纯骨结核很少会造成骨关节运动障碍或只有轻度受限。

肩周炎亦称肩关节周围炎,多发生在50岁以后,主要临床特征为肩臂疼痛,活动受限,是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韧带和滑囊等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X线表现主要是:肩关节骨质疏松,大结节或与肩峰端相对的部分发生囊性变、增生硬化,周围软组织钙化。早期肩关节结核与肩周炎无论从临床表现还是X线表现上均无特征性,容易混淆。

二、肩周炎与肩部周围肿瘤的鉴别:

肩部周围的肿瘤生长至一定阶段会引起肩痛或伴有肩臂的活动功能障碍。其与肩周炎的区别是:患部肩痛逐渐加重,疼痛的部位因肿瘤的生长、局部逐渐肿大。良性肿瘤形状多规则,质软而活动度好;恶性肿瘤多形状不规则,质硬而固定不移。由于肿物的压迫,可出现功能受限,部分病人伴肩臂及手指的麻痛。X线片表现因肿瘤的性质、生长部位和病程长短而不尽相同。一般软组织肿瘤在X线片不显影或仅见轮廓,若肿瘤侵蚀了骨组织,X线片可见不同程度的骨破坏甚至可见到病理性骨折。

肩周炎,在一定程度上与其他疾病有相似之处,希望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能够做好鉴别,避免出现误诊误,影响治疗效果,不利于身体的早日康复,在出现肩周炎的相似症状时,要及时的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来进行确诊早做治疗。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