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风湿免疫科 > 免疫缺陷病

免疫缺陷病的治疗原则有什么

导读:除非有特殊情况,脾切除术应列为禁忌,因脾缺如可加重原有的免疫缺陷,突然发生严重败血症、重症肺炎或脑膜炎等。

免疫缺陷病导致患者身体免疫力降低很容易生病,这样的疾病是不太好康复的,给患者带去了太多痛苦,所以希望患者能够积极正确做好治疗,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免疫缺陷病的治疗原则有什么。一起来看一下小编的介绍。

1.一般处理:加强营养,细心护理,减少感染机会十分重要。应避免接种活疫苗,如小儿麻痹疫苗、麻疹疫苗等。接种活疫苗有诱发感染的危险。很多细胞免疫缺陷病儿的初次诊断是在疫苗接种后出现并发症时。如证明病儿有一些抗体合成,可给予灭活的菌苗或疫苗,如白喉、百日咳、破伤风菌苗等。要积极治疗各种慢性感染。

细胞免疫缺陷病儿不应输入新鲜全血,因输入的淋巴细胞能使病儿发生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必须输血时,应给予2周以上的陈旧血,或输血前经3000伦琴(R)的放射处理。

一般情况下,病儿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它免疫抑制剂。要严格控制扁体和腺样体切除术。除非有特殊情况,脾切除术应列为禁忌,因脾缺如可加重原有的免疫缺陷,突然发生严重败血症、重症肺炎或脑膜炎等。

2.抗生素的应用:感染的病原学检查是必要的。应做咽、血、脓和其它分泌物的细菌培养,有目的地选择抗生素。如抗生素无效,应考虑有真菌、分支杆菌、病毒或原虫感染的可能。有人主张,应用丙种球蛋白仍有反复感染;或患Wiskott-Aldrich综合征等而常发生严重感染时,持续应用预防性抗生素是有益的。

3.丙种球蛋白的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注射剂中95%以上是IgG,仅有微量的IgM、IgA和其它血清蛋白质。因为IgM、IgA的半衰期只有7天左右,而且含量甚低,故无治疗意义。

(1)指征:作为替代疗法,对于那些缺乏IgG或IgG亚类的体液免疫缺陷者,坚持注射丙种球蛋白能有效控制感染,联合免疫缺陷者收效有限,而对细胞免疫缺陷者则无使用价值。

(2)给药途径和剂量:我国市售人血免疫球蛋白注射剂的浓度为10%,即100mg/ml。胎盘丙种球蛋白注射剂浓度为4~5%。一般给200mg/kg/月。初次治疗剂量加倍。急性感染期间免疫球蛋白分解代谢增加,应适当加量。由于吸收率的不同,注射部位蛋白水解多少不一,在组织内的破坏也有差异,所以在给丙种球蛋白后,每个病人血清IgG水平的增加也是不同的,一般肌注100mg/kg,血清IgG升高1g/L(100mg/dl)。

丙种球蛋白肌注时应取多部位深部注射,每一部位宜少于5ml,最好在臀部,也可在前股部。注射可能引起压痛、无菌性脓肿、纤维化和坐骨神经损伤。血小板减少者可致血肿。国内已开始生产供静脉注射用的免疫球蛋白。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注射优点为:①免疫球蛋白避免在局部分解破坏和吸收不佳,利用率提高;②发挥作用较快;③防止肌肉注射时疼痛、硬肿等局部反应;④可一次大量注射,减少注射次数。

通过小编的介绍我们了解了免疫缺陷病的治疗原则了解了这些治疗原则,希望可以帮助患者在患有疾病的时候正确做好治疗,因为疾病的发生对于我们患者来讲危害性很大,所以希望每个患者在患病的时候都能够积极正确做好治疗,避免带来太多的危害。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