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带状疱疹 > 带状疱疹护理

家庭药膳助力带状疱疹康复

导读:而实际上,该病也会发生于头、面、耳及上下肢部位,且侵犯头面部神经而致的带状疱疹还可影响视力、听力功能,亦有发生面瘫。

在生活中,人们时常都会被疾病困扰着,而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一旦患上了它,那也是一件烦心事。那么你们对它有了解过吗?患上带状孢疹时,我们又该如何去治疗与护理呢?下面我们一起了解吧。

带状疱疹俗称“蛇丹”“缠腰龙”或“蜘蛛疮”,是由一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是累及神经和皮肤的带状疱疹性皮肤病。又因为该病60%以上皮疹发生于胸腰部位,且沿神经走向呈带状分布,所以称为“带状疱疹”。而实际上,该病也会发生于头、面、耳及上下肢部位,且侵犯头面部神经而致的带状疱疹还可影响视力、听力功能,亦有发生面瘫。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病毒在原发感染时引起水痘,也可形成潜伏感染,即病毒进入人体后,可长期潜伏在脊髓的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的神经元中。当被某些诱因激发后,病毒可活跃增殖,引起神经节炎症,临床发生神经痛,并在相应神经节段分布部位皮肤上形成红斑、水疱。如老年人或体虚者,全身抵抗力较低,再遇到劳累、感冒等诱因,就容易发病。由于带状疱疹病毒累及神经根,故除见皮疹外,神经痛亦是该病的一大特点。而疼痛程度轻重不一,与其皮疹程度不完全相关,却与年龄有关。通常年轻患者疼痛很轻,而年老患者疼痛剧烈,甚则难以忍受。还有30%~50%的老年患者在皮疹消退以后仍可遗留顽固的神经痛,常常持续数月或更久。因此,对带状疱疹宜尽早治疗,加强调摄。

带状疱疹治疗原则为尽早应用抗病毒药物,通常给予阿昔洛韦或泛昔洛韦口服一周,皮疹广泛严重者可静脉注射阿昔洛韦。同时给予营养神经药物,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对老年患者如没有严重基础疾病或禁忌证者,可在病程早期短程应用小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以减轻神经根的损伤,避免或减少后遗神经痛。局部皮损给予阿昔洛韦、喷昔洛韦乳膏外搽,亦可在皮损早期给予紫外线照射,以促进水疱干涸结痂。而红外线、微波照射有助于缓解疼痛。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多饮开水,穿着清洁、柔软的棉制内衣,减少皮损局部摩擦,防止继发感染,并保持心情舒畅,起居有节,以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疾病痊愈。面对病情严重者,也可给予胸腺肽、转移因子、球蛋白、干扰素等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疼痛剧烈者,除予以消炎止痛药如卡马西平、吲哚美辛(消炎痛)外,也可配合中药内服。中医药治疗根据辨证,一般宜清热解毒为先,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在后,早期选用龙胆泻肝汤,皮疹消退后仍痛者,宜用逍遥散合血府逐瘀汤。除此药物治疗外,也可配合针刺疗法镇痛。

家庭中不妨采用一些食疗药膳以助康复,这里介绍几种

药膳供大家选择:

1、清热苡仁汤选用薏苡仁50克,大青叶15克,紫草15克,板蓝根30克。先将大青叶、紫草、板蓝根三味煎汁去渣后加薏苡仁煮熟,然后加冰糖适量即成。进食汤与苡仁。具有清热、解毒、除湿作用,连服10天为一疗程,可反复食用2~3个疗程,适宜于带状疱疹病程早、中期。

2、凉血绿豆粥取绿豆、粳米各50克,生地、赤芍、丹皮各20克,将生地、赤芍、丹皮煎汁后去药渣,再加入淘净的绿豆与粳米,加入适量水熬粥,加糖后服或以菜肴佐食,具有凉血清热,和营祛湿作用,有助于疱疹的消退。

3、黄芪川芎粥取黄芪30克、川芎9克、糯米60克。先将黄芪、川芎加水煎煮半小时,取汁后加淘净的糯米熬煮成粥,即可食用。具有益气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带状疱疹皮疹已消、局部疼痛不止且伴有体虚盗汗诸症者。

总之,一旦确诊是带状疱疹后,应掌握时机,尽早治疗,无论是药物,还是物理、针灸和食疗等,目的均是促进皮疹消退,防止继发感染,缩短病程及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祝愿患者早日康复。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