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儿科 > 儿科综合

多动症认识误区

导读:但多动症儿童,很难在较长时间里集中精力完成作业或进行较枯燥的工作,但对感兴趣的动画片或游戏可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行为疾病,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冲动任性等。由于多动症是导致儿童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因此,很多家长便将孩子好动及学习不好归咎于多动症,并且不少家长对多动症存在着认识误区,下面,我们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儿童多动就是多动症

许多家长易把孩子的活泼好动误认为儿童多动症,判定孩子是否为多动症,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鉴别——

(1)注意力方面:活泼好动的孩子,一旦受到劝说,便能静下来,集中较长时间的注意力,甚至讨厌别人打扰。但多动症儿童,很难在较长时间里集中精力完成作业或进行较枯燥的工作,但对感兴趣的动画片或游戏可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

(2)动作目的性方面:活泼好动的孩子行动常有一定的目的性,有意图、有计划、有安排,而多动症儿童却行为冲动,无计划,做事杂乱无章,小动作多,常常被大人认为“手贱”,做事往往有始无终。

(3)自控能力方面:活泼好动的孩子在严肃、陌生的环境中,常表现有自控能力,能安分守己,不吵闹,而多动症孩子却无自控能力,整日心神不宁,动个不停。

(4)学习成绩的影响:好动的孩子只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创造良好的环境,就可以使其多动的不良特征得以纠正,学习成绩会很快上升。而多动症对儿童的学习能力影响较大,这些孩子往往学习成绩波动较大,对症状较重而明显影响学习者,除加强教育和管理外,还必须进行心理治疗,必要时可采用药物治疗。

不调皮就不是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又称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分为注意障碍为主型;多动、冲动为主型;混合型3种类型。注意障碍为主型不伴有多动症状,仅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如上课愣神等,在女孩中表现尤为突出。所以孩子没有多动症状也不能排除多动症。

眨眼、耸肩也是多动症

有的孩子有不自觉眨眼、耸肩、摆头、皱鼻、清嗓等“坏毛病”,许多家长误认为是多动症,其实这些儿童很可能是“抽动症”,是完全不同,治疗机理相反的两种心理行为疾病,但部分孩子可同时患有这两种疾病。

长大了可自愈

现代研究提示,多动症儿童的多动症状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好转,但注意力不集中、冲动任性等症状可持续到成人。青年时可以表现为学业荒废、攻击性、反社会行为、社会适应不良、情绪幼稚、缺乏自尊、打架斗殴等;成人时出现焦虑、自尊心差、人格障碍、酗酒、挥霍浪费、人际关系紧张、职业多变、缺乏成就,甚至犯罪等,目前美国一些学者已经提出成人多动症的治疗问题。所以,多动症儿童应及早治疗,而不要等待拖延,以免耽误儿童学业。

多动症吃药就行

多动症是一种复杂的、引起多种问题的障碍,任何单一的治疗往往难以达到显著、持久的效果,需要综合的、多方面的治疗,就是集中不同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感觉统合训练、脑电生物反馈训练、家长教育、学校管理等),家庭、学校、医师、儿童都参与其中,构成系统治疗,以便较为有效地帮助多动症儿童度过18周岁前的困难时期。

生活中,不少身心健康、活泼好动的孩子被家长误认为患了多动症,带着孩子到处求医问药。相信看了以上内容以后,这样的误会一定越来越少。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