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比较传统的中医治疗在临床当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所以这对于患者来说是比较好的消息了,因为病情的差异性导致了需要多元化的治疗才能够达到一定的效果,下面介绍一些子宫肌瘤疾病的中医治疗方式。
l、气滞
症候:小腹胀满,积块不坚,推之可移,或上或下,痛无定处。舌苔薄白而润,脉沉而弦。
治法:行气导滞,活血消癥
方药:香棱丸加减。木香10g,丁香15g,三棱25g,枳壳15g,莪术25g,青皮10g,川楝子15g,小茴香15g、可水煎服,也可共为细未,制成水丸内服。月经不调加丹参20g,香附15g,带下过多加茯苓15g,苡仁15g,白芷10g;腹痛剧烈加延胡索15g,田七15g。
2、血瘀
症候:胞中积块坚硬,固定不移,疼痛拒按,伴有面色晦暗,肌肤乏润,月经量多或经期延后,口干不欲饮。舌质红,边有瘀点,脉象沉涩。
治法:活血破瘀,消癥散结。
方药:桂技茯苓丸加减。桂枝15g,云苓20g,丹皮20g,芍药15g,桃仁15g。可水煎内服,可共为细未,制成水丸内服。月经过多或崩漏不止,加蒲黄15g,五灵脂20g;带下过多加苡仁15g,白芷10g;腹痛剧烈加延胡索15g,乳香15g,没药15g;月经过少或闭经者加牛膝20g,泽兰15g,包块明显,推之不移可加逐瘀破坚药加水蛭、蟅虫等。
3、痰湿
症候:下腹部包块,时有作痛,按之柔软,带下较多。偏寒则带下色白质粘腻,形体畏寒,胸院满闷,小便多,舌苔白腻,舌质暗紫,脉细濡而沉滑。偏热则带下色黄质粘腻,有臭味,甚则如脓,胸闷烦躁,发热口渴,尿少色黄,舌苔黄而腻,舌质红,脉弦大或滑数。
治法:理气、化痰、消癥
方药:二陈汤加味。制半夏20g,陈皮15g,茯苓15g,青皮10g,香附10g,川芎15g,三棱25g,莪术25g,木香10g,苍术10g,甘草10g。脾虚者加党参15g,白术10g;带下色黄去香附,苍术,加败酱草15g,红藤15g。
子宫肌瘤疾病的中医治疗有着比较科学的依据,所以可以先进行疾病的诊断从而能够把握住疾病的特点,这些内容对于人们的良好生活能够带来极大的帮助,中医的控制对于人们来说大多是能够接受的,希望能够广泛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