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部位养生

脑血栓是怎么形成的,脑血栓中西治疗

导读:其实有很多种原因会导致脑血栓形成的发生,但是我们更应该做好治疗和预防的工作,只有这样,脑血栓形成患者才能从病魔的阴影中走出。

一、脑血栓形成的病因

根据栓子来源可以分为:

1、心源性

占60%~75%,常见病因为慢性心房颤动,栓子主要来源是风湿性心瓣膜病、心内膜炎赘生物及附壁血栓脱落等,以及心肌梗死、心房粘液瘤、心脏手术、心脏导管、二尖瓣脱垂和钙化,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静脉反常栓子)等。

2、非心源性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肺静脉血栓或凝块、骨折或手术时脂肪栓和气栓、血管内治疗时血凝块或血栓脱落等;颈动脉纤维肌肉发育不良(女性多见);肺感染、败血症、肾病综合征的高凝状态等可引起脑血栓形成。

3、来源不明

约30%的脑血栓形成。

其实有很多种原因会导致脑血栓形成的发生,但是我们更应该做好治疗和预防的工作,只有这样,脑血栓形成患者才能从病魔的阴影中走出。

二、脑血栓中西治疗

一、急性期

以尽早改善脑缺血区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为原则。

1.缓解脑水肿

梗塞区较大严重患者,可使用脱水剂或利尿剂。

2.改善微循环

可用低分子右旋糖苷,能降低血粘度和改善微循环。

3.稀释血液

①等容量血液稀释疗法:通过静脉放血,同时予置换等量液体;②高容量血液稀释疗法:静脉注射不含血液的液体以达到扩容目的。

4.溶栓

①链激酶。②尿激酶。

5.抗凝

用以防止血栓扩延和新的血栓发生。①肝素。②双香豆素。

6.扩张血管

一般认为血管扩张剂效果不肯定,对有颅内压增高的严重患者,有时可加重病情,故早期多不主张使用。

7.其他

本病还可使用高压氧疗法,体外反搏疗法和光量子血液疗法等。

二、恢复期

继续加强瘫痪肢体功能锻炼和言语功能训练,除药物外,可配合使用理疗、体疗和针灸等。

脑血栓形成的中医治疗

一、中药

1.大活络丹,1丸,每日2次,用于风寒湿痹引起的中风偏瘫,口眼歪斜、语言不利。牛黄清心丸,1丸,每日2次,用于气血不足,痰热上扰引起中风不语、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华佗再造丸,8g,每日2次,用于瘀血或痰湿闭阻经络之中风瘫痪、口眼歪斜、言语不清。人参再造丸,1丸,每日2次,用于风痰瘀血痹阻经络引起的中风偏瘫、语言不利、口眼歪斜。川芎嗪注射液,80mg,加入5%葡萄糖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0~15次,为一疗程。

2蓖麻子(去壳)30g或加冰片1g,研膏敷于患侧面部,冬天加干姜、附子各3g。用于口眼喎斜。

3.鳝鱼血入麝香少许外涂息侧,单纯鳝鱼外涂亦可。用于口眼喎斜。

二、针灸

1.半身不遂

调和经脉、疏通气血。以大肠、胃经俞穴为主,辅以膀胱、胆经穴位。取穴:上肢:肩髃、曲池、外关、合谷,可轮换取肩髎、肩贞、臂臑、阳池等穴。下肢取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昆仑,可轮换取风市、绝骨、腰阳关等穴。对于初病半身不遂,属中风中经者,可用手足十二针,即取双侧曲池、内关、合谷、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共十二穴。对于中风后遗症的半身不遂,可用手足十二透穴,即取手足十二穴,用2~3寸长针透穴强刺。这十二穴是:肩髃透臂臑,腋缝透胛缝,曲池透少海,外关透内关,阳池透大陵,合谷透劳宫,环跳透风市,阳关透曲泉,阳陵泉透阴陵泉,绝骨透三阴交,昆仑透太溪,太冲透涌泉。

2.中风不语

祛风豁痰,宣通窍络。取穴:金津、玉液放血、针内关、通里、廉泉、三阴交等。

三、推拿按摩

推拿适用于中风急性期或恢复期的半身不遂,尤其是半身不遂的重证。其手法:推、滾、按、捻、搓、拿、擦。取穴有风池、肩井、天宗、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环跳、阳陵泉、委中、承山,以上穴位以患侧为重点。推拿治疗促进气血运行,有利于患肢功能的恢复。

脑血栓形成的预防

1、头晕、头痛突然加重或由间断性头痛变为持续性剧烈头痛。一般认为头痛、头晕多为缺血性脑血栓形成的先兆,而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则多为出血性脑血栓形成的先兆。

2、短暂性视力障碍,表现为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看东西不完整,这种现象多在一小时内自行恢复,是较早的脑血栓形成预报信号。

3、语言与精神改变,指发音困难、失语,写字困难;个性突然改变,沉默寡言、表情淡漠或急躁多语、烦躁不安,或出现短暂的判断或智力障碍,嗜睡。

4、其他先兆表现,如恶心呕吐或扼逆,或血压波动并伴有头晕眼花或耳鸣,不明原因的反复鼻拙血,常为高血庇脑拙血的近期先兆。

5、困倦与嗜睡,表现为哈欠连连,特别是呼吸中枢缺氧的反应。随着脑动脉硬化加重,动脉管腔愈来愈窄,脑缺血严重恶化·80%左右的人在缺血性脑血栓形成发作5至10天前,频频打哈欠,所以,千万不要忽略了这一重要的报警信号。

6、躯体感觉与运动异常,如发作性单侧肢体麻木或无力、手握物体失落,原因不明的晕倒或跌倒,单侧面瘫,持续时间花24小时以内。追访观察,此类现象发生后3~5年,约有半数以上的人发生缺血性脑血栓形成。

7、剃须刀落地现象,是指茬刮脸过程中,当头转向一侧时,突然感到持剃须刀的手臂无力,剃须刀落地,可同时伴有说话不清,但在1~2分钟左右完全恢复正常。这是由于颈部转动时,加重了已经硬化的颈动脉狭窄程度,导致颅脑供血不足、发生一过性脑缺血。提示缺血性脑血栓形成随时可能发生。

8、一过性黑檬,指正常人突然出现眼前发黑,看不见物体,数秒或数分钟即恢复常态,既没有恶心、头晕,也无任何意识障碍。这是因视网膜短暂性缺血所致,提示颅内血液动力学改变或微小血栓暂时性堵塞视网膜动脉,为脑血管病的最早报警信号。

三、脑血栓的预防

一、生活起居

1、饮水充足

每日正常饮水量应达2000~2500毫升,对老年人来说,更要多饮水,老年人在不同程度上其血液具有浓、粘、聚、凝的特点,多饮水有利于降低血粘度,减少脑血栓具有浓、粘、聚、凝的特点,多饮水有利于降低粘度,减少脑血检形成的危险性。

2、戒降烟酒

要戒降烟酒,限制食摄入量,每天最好不超5克,同时饮食不要肥腻。

用脑要适度,不要持续时间太长,60岁以下者用脑一小时,应休息10分钟左右,60岁以上者用脑半小时,应休息5~10分钟,以免过于疲劳而诱发脑中风。

3、生活规律

老年人生活要有规律,因为老年人生理调节和适应机能减退,生活无规律,易使代谢紊乱,促进血栓形成。

4、忌饭后就睡

饭后血液聚集于胃肠,以助消化器官之血供,而脑部血供相对减少,同时吃过饭就睡,血压下降,可使脑部血供进一步减少,血流缓慢,易形成血栓。因此,最好饭后半小时再睡。

5、体位变化要缓慢

脑血栓形成往往发生于夜间,尤其是上厕所时刻。因为夜间本身血流缓慢,加上起床时体位变化,易造成心脑供血不足,所以夜间临厕时一定清醒后,缓慢起床。其实,平时做家务也要注意体位变化不要太快,以免引起脑部缺血。

6、注意天气变化

老年人天气适应能力减弱,过冷过热皆可使血粘度增加,诱发脑中风,因此,气温变化骤冷骤热时一定要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7、控制体重

通过运动消耗体内过多脂肪,以降低血脂减少脑中风危险性。⑩慎用药物久服催眠药、镇静药、抗精神药、止血药、利尿药、清热药(如复方氨基比林)、防哮喘药(如氨茶碱),可使脑中风机会增多。

二、情志调养

情绪要稳定,经常保持乐观、豁达、愉快的心情,切忌狂喜、暴怒、忧思、悲痛。因为长期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易使神经体液调节机能紊乱,引起心脑血液循环紊乱而诱发中风。

三、气功疗法

老年人存在脑血栓易患危险因素时,在未中风之前,可以采取气功预防,主要有以下几种功法可供参考:升降调息功、中风导引功、导引静坐功、健脑功、舒筋活血功。

四、脑血栓后头痛应如何护理

(l)一般支持疗法

脑血栓急性期必须卧床休息,加强调养护理,给予低流量吸氧,每天补充足够的水及营养。昏迷患者应注意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翻身,防止吸人性肺炎肺炎及褥疮,有发热及合并肺部感染者,应及早应用抗生素进行抗菌。

(2)改善脑的血液循环

恢复血液供应一般采用扩容和血管扩张剂治疗,可以改善脑的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促进侧枝循环建立,以缩小梗塞范围。目前临床常用的药物有低分子右旋糖酐、7O6代血浆、烟酸、*、维脑路通、654-2、复方丹参液、川芎嗪、抗栓丸、己酮可可碱、培他定等。脑血栓急性期有脑水肿症状,如头痛、呕吐、意识障碍,不宜用扩血管药和扩容药。

(3)防止脑水肿

大面积的脑梗死以及颈内动脉血栓形成等,均能产生严重的脑水肿,使颅内压升高而诱发脑缅,危及生命。所以对于脑血栓急性期,提倡降颅压治疗。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是高渗液、利尿剂及自由基清除剂。

(4)抗凝疗法

适用于高凝状态的患者,目的是防止血栓扩大而加重病情。但抗凝治疗时必须每日测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纤维蛋白原测定。

(5)溶血栓疗法

国内常用链激酶、尿激酶溶解血栓以及蝮蛇抗栓酶。国产尿激酶2万单位加入5%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静滴,每分钟50滴,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