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养生保健

经络锻炼,中医打通经络锻炼法

导读:“经”指的是人体上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络”是这些大路线上的小分支,在小分支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支,“经”和“络”形成了一张人体经络大网。

一、认识神奇的经络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沟通人体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经络不仅可以运行气血,濡养机体,而且通过诊察经脉,还可以判断死生预后,诊病治病。在中国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中,“经络”这个重要的概念贯穿全书。“经”指的是人体上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络”是这些大路线上的小分支,在小分支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支,“经”和“络”形成了一张人体经络大网。这张经络大网的作用就是提供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经络内连于脏腑,外接于肢节,连贯全身,使人体组成了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黄帝内经中说,“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并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特点。

经络的功能经络不仅可联络人体内外上下各组织,运行气血,濡养机体,而且还可诊察经脉,诊病治病。

1、联系脏腑,沟通内外。《黄帝内经*灵枢》中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枝节”。也就是说,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是依靠着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从而能保持相对协调与统一,完成正常的人体生理活动。

2、反映证候,诊病治病。经络内连脏腑,因此内脏有病时,相应的经脉循环部位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症状。中医在诊断疾病时,通常用切诊的方法诊察经脉。根据脉象就可以得知气血的盛衰、疾病的寒热虚实,判断疾病的轻重缓急。

3、运行气血,濡养机体。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所以,经络能像传送带一样,将营养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濡养脏腑,充实皮肤肌肉和骨骼。

经络系统的主要成员:经络系统通常是由经脉、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组成,经脉中又包括十二正经、十二经别、奇经八脉,络脉中包括十五别络、孙络、浮络,而最主要的经脉为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

二、中医打通经络锻炼法

1、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不中断和持续时间长。它有利于加快人体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机能状况和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对人体气血运行、疏通经络,起到促进作用。

2、气功导引:气功有动静两类。静气功有打坐、站桩、炼丹术等,主要靠意念导引和心理暗示进入清静无为、心境平和、全身放松、经脉畅通、陶冶情操的状态。动功有传统太极拳和现代健身气功,主要的特点是人的肢体运动与人体经络导引意念相结合,以达到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起到治病健身养生的作用。

3、药物内服:主要是通过内服中药,调理脏腑功能,改善人体体质,达到疏通经络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4、药物温敷:通过外服敷药膏也能起到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作用。如追风壮骨膏,有追风散寒,活血止痛功效,用于风寒湿痹,肩背疼痛,腰酸腿软,筋脉拘挛,经络不通、四肢麻木,关节酸痛,筋骨无力。使用时,用生擦净患处,加温软化,贴于患处。温敷可以有助于活血通络。

5、中医理疗:理疗是通过利用人工或自然界物理因素作用于人体,产生有利的反应,达到疏通经络和治疗疾病的方法。常用的物理因素有电、光、声、气、磁、温度和机械力等。电疗分直流电、低频电、中频电、高频电和静电等疗法,光疗分红外线,远红外线、可见光线、紫外线和半导体激光等疗法。

6、针灸按摩:针灸按摩可帮助打通任督二脉和十二正经。古代养生学家认为,疏通经络可作为摄生的重要措施,而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经常刺激、按摩、针灸三个重要穴位即合谷穴、内关穴和足三里穴。合谷穴可以防治颜面及五官方面的疾病,内关穴有助于防治心脏疾患,足三里穴则对预防五脏六腑特别是消化系统的疾病最有效。

现在绝大多数的慢性病人,经络基本上都是不通的。因此,一切治病的手段,要从打通经络开始。

三、三一二经络锻炼法

1、内关、合谷、足三里:

(1)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一个重要穴位,取穴方法是以自己另一支手的拇指第一关节横纹正对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即可。由于大肠经从手走到头,所以头部、上肢部的病都可按摩该穴。按摩时,频率以每秒一次为佳。需要注意的是孕妇不可按摩该学位。

(2)内关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位于手掌横纹上三横指,在两筋间。由于该经起于胸中,走手臂内侧,所以手臂内侧的病,胸腔内的病按摩该穴有效。

(3)足三里属于足阳明胃经,位于膝盖的髌骨下外侧凹陷的犊鼻穴下三寸,取穴方法是用大拇指除外的四指横放在犊鼻穴下,另一手的大拇指放在胫骨的外侧,大拇指与小指的交点即是该穴。消化系统的病按摩该穴最为有效。

2、腹式呼吸法:在小腹部有九条经脉通过,即两侧对称的胃经、肾经、脾经、肝经和中央的任脉,其中胃经、脾经是后天之本,主管消化、营养;肾经是先天之本,主管人的精气、大脑和内分泌;肝经可以调节情志,和神经系统有关;任脉总管一身之阴脉。通过加大呼吸深度,增大横膈膜上下升降的幅度,可以激发九条经脉的运行,使五脏六腑气血运行顺畅。

另外,腹式呼吸可提高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从而使心率减慢,血压下降,肠蠕动增强。长期锻炼可以使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可使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达到平衡,同时加强了神经系统和其它系统的联系,整体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

3、两条腿的运动:“人老先从腿上老”。人的两腿各有足三阴、足三阳六条正经通过(两条腿12条),两条腿的运动可有效激发上述经络中气的运行。三一二经络锻炼法强调每天至少进行25分钟的行走或5分钟的下蹲运动。“两条腿为主的体育运动”除下蹲之外,比较好的方式就是散步或快步走。“百炼不如一散”、“走为百炼之本”,散步是一种很好的健身方式。吕洞宾晚年常走路健身。他在《六言诗》中说:“春暖群花半开,逍遥石上徘徊,独携玉律金诀,闲踏青莎碧苔。古洞眠来九载,流霞饮几千杯。逢人莫说他事,笑指白云去来”。

有“中国军队第一元帅”之誉的朱德(1886-1976)有一套非常有规律的健身方法:每天早晨一定散步,然后做自编体操,而后再散步。上下午办公的中间也散步。中午则写写字、午睡一会。晚上睡前还要散步,做自编体操。算起来,朱老每天散步的次数多达五次,况且很快、大步流星;中国现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中国新诗发展的见证人和开拓者臧克家(1905-2004)认为“药物只能医病,不能强身,欲求身体健康,锻炼最为重要。他坚持散步,每天两小时,常常雨雪天打着伞照样出去”。散步或许正是朱德、臧克家两人长寿的一大秘诀。

四、经络锻炼在养生中的重要重要

经络通畅则百病不生。经络是人体内重要的医疗保健系统。由于经络的存在,人体便具有了自我调节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我们把在疾病发生时经络具有的自我医疗的功能,称做人体的潜能。现*与古人相比,人体的潜能大多被闲置,更多的人在生病时习惯于依赖医生和药物,这会导致经络系统的功能受到抑制。主动地刺激和激发经络的自我医疗功能,能有效提高健康水平。

经络是客观存在于人体内的网络系统,是与生俱来的。人不能用肉眼观测到它,但是不管你是否能看到,经络却时时刻刻都在你的身上忠诚地履行着它的职责。《黄帝内经》明确指出,经络具有“营阴阳、行气血、决死生、处百病”的作用。那么,通过经络锻炼,主要是实现全身的气血运行的畅通,从而达到祛病健身、开发人体潜能、增强人体自身的免疫力,使人体各项功能重新获得平衡,并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病痛对人类造成的各种痛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长寿与健康。经络锻炼法可健身祛病的作用已被历史和事实所证明。

经络的存在,其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维护人体生命的正常机制,使人具有适应各种外界自然环境的能力。经络系统出了问题,人就会产生各种疾病,这也就是在中医里讲到的“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道理。经络畅通,气血运行正常,人就不会生病。相反,经络不通,各种疾病也就随之而来。其根本就在于经络。

由此可见,经络对于人体的健康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人类如果不想出现疾病,就必须随时让我们的经络系统保持畅通。这就好比一条公路,如果发生拥堵,车辆就会行驶不畅,于是产生各种问题;交通顺畅,车辆在行驶中也会感觉比较舒服。这与人的经络系统是一样的,每条经脉线就像一条公路一样,经络通,人就会感觉舒服;不通,则会发生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生病了”。所以,为了使经络系统保持一种畅通的状态,每个人就需要随时疏通自己的经络。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