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幼儿保健

秋季腹泻怎么办 儿童秋季腹泻护理

导读:如何预防小儿秋季腹泻严重者需就医严重腹泻、有脱水症状的患儿应及时到儿童医院诊治,必要时应住院或输液治疗。

一、得了秋季腹泻怎么办

轮状病毒引起的小儿秋季腹泻的病程一般在5~8天,届时即能自行好转治愈,父母只要遵医嘱吃药,多饮水,并给孩子补充高营养、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一般来说,就可以逐渐治愈。

婴幼儿秋季腹泻严重者,如伴有高烧、吐泻频繁、合并脱水现象时,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家庭护理

 预防脱水

爸爸妈妈可以在家里自制米汤加盐溶液或口服补液盐(ORS)给孩子服用。

 调整饮食

病情轻者或重者均不必禁食,只要孩子有食欲就可鼓励其进食。急性期可减少哺乳的次数,缩短每次哺乳时间,可吃牛奶加等量米汤等。病情较重伴脱水者应到医院及时就诊。患儿营养好转后,可逐步恢复饮食,进食必须由少到多,由稀到浓地循序渐进。

不滥用抗生素

秋季腹泻是由病毒引起,抗生素不但无效还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引起菌群紊乱,加重腹泻。

保暖

腹部保暖。秋季气候渐凉,腹泻宝宝肠蠕动本已增快,如腹部再受凉则肠蠕动更快,将加重腹泻。父母可适当地用热水袋对宝宝腹部进行热敷,也可帮宝宝揉肚子,以缓解其疼痛。

保持肛门清洁

每次大便后都要用温水擦洗干净,婴儿要及时更换尿布。患儿用过的东西要及时洗涤并进行消毒处理,以免反复交叉感染。

二、如何预防小儿秋季腹泻

1、严重者需就医

严重腹泻、有脱水症状的患儿应及时到儿童医院诊治,必要时应住院或输液治疗。

2、不能吃止泻药

和其他种类的腹泻一样,婴幼儿得了秋季腹泻后,不能吃成人用的止泻药,这对婴幼儿来说非常危险。另如,秋季腹泻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服用抗生素不但没有效果,而且还会扰乱肠道正常菌群的生长。

 3、调整饮食

只要没有剧烈的呕吐,患儿大多不用禁食。对剧烈呕吐的患儿需要禁食4-6小时后开始逐渐增加喂食。以适当减少喂奶次数,喂食糖盐水,减轻胃肠道负担。

 4、预防脱水

要按少量多次的原则给患儿增加饮水(主要是白开水)。当患儿因为腹泻次数多,出现脱水症状,或已经被诊断为轻、中度脱水时,一般要给他用口服补液盐,对于中度以上脱水或吐泻严重的则需输液。这些措施可以及时纠正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5、患儿饮食

恢复饮食时,可喂饮米汤或稀释的牛奶。等等病情得到控制后,开始恢复正常进食时要注意先从流质至半流质,再到软饭的逐渐过渡。

6、秋季腹泻病程中的患儿应休息

尽量少带患儿到公共场所等人多的地方,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空气流通,以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避免去托儿所和其他公共场所,以免传染。

7、腹泻患儿要做好隔离

家长护理患儿前后都要认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保持清洁,避免继发感染。每次便后都要为患儿清洗臀部,防止发生尿布皮炎,再涂些油脂类的药膏,以防被粪便尿液浸渍而出现“红屁股”。同时也要做好消毒,患儿用过的所有物品(尿布、衣被、玩具、图书等)都应进行彻底清洗、消毒,这样可以阻止传染。

8、腹部保暖

因为宝宝腹部容易受寒,而患有腹泻的宝宝,肠蠕动本就加快,如果腹部再受凉,则会加快肠蠕动,从而加重腹泻病情,所以应特别注意保暖。可适当给孩子增加衣着,或是用护肚兜等围住宝宝脐部。也可以适当地用热水袋对宝宝腹部进行热敷,帮宝宝揉肚子以缓解疼痛。

9、口腔护理

要给腹泻宝宝多喂开水以清洁口腔,避免因口腔霉菌生长而发生的鹅口疮。当宝宝呕吐后,可用棉花醮温开水轻擦口腔。

三、婴幼儿秋季腹泻应对症处理

近期在儿科门急诊里,因腹泻来就诊的2岁以下婴幼儿明显增加。多数患儿接受的处理是挂一次补液、配点药,却把全家人给折腾坏了。有些家长不停地“反省”,“没受凉、没吃过不洁食物,像平常一样好端端的,怎么就拉肚子了呢?”

这种专门发生在秋季和初冬的腹泻又称轮状病毒性肠炎,它是由轮状病毒所引起的消化道疾病,好发于6个月至2岁婴幼儿,故称婴幼儿秋季腹泻。其传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和呼吸道。

患儿的主要表现为水样或蛋花汤样腹泻,每天可多达十余次或更多,可伴有呕吐、发热。大部分患儿大便常规检查无异,或仅见脂肪球,偶见少许白细胞。

秋季腹泻在消化道症状出现前,20%-30%的患儿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病初期表现为流涕、咳嗽、发热、咽部疼痛等感冒症状,继而有严重水样腹泻和呕吐。小部分患儿可伴有下呼吸道感染症状。

频繁腹泻与呕吐,食欲又低下,因此患儿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严重者可出现电解质紊乱。更甚者还可合并有轮状病毒性脑炎、肠出血、肠套叠或继发其他细菌性感染而危及生命。

本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一般无需使用抗生素。如无并发症可有自行痊愈的倾向,病程多在7天左右。主要处理方法是对症治疗,轻者可采用口服补液盐(ORS)纠正或预防脱水,中、重者需送医院输液处理。

遇到孩子腹泻,家长首先不要紧张。注意调节饮食,轻者不必禁食,可适当减少哺乳的次数,缩短喂乳的时间,停止不易消化的食物。可饮用盐水、米汤、稀粉等。重者伴有明显呕吐,可禁食6小时左右,一旦禁食一定时间后症状缓解,可逐步恢复饮食。进食必须由少到多,由稀到浓,切不可操之过急。家长重点观察患儿精神状况、有无小便、呕吐物情况、有无眼泪、是否有口渴感等。一旦病情加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与患儿密切接触的家人应注意个人卫生,尤其在更换尿布后必须洗手,哺乳母亲应注意乳房的清洁,勤换内衣,以减少感染机会。注意患儿腹部保暖,婴儿要及时更换尿布,护理好患儿的臀部,患儿便后要用细软的棉布温水轻轻擦洗,再涂些油脂类软膏。

在当前的流行季节,婴幼儿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不要与本病的患儿接触,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品。对婴儿要注意哺乳卫生,奶瓶、汤勺等食具在每次喂食前后都应该用开水洗烫,最好每天煮沸消毒一次。婴幼儿的玩具也应经常消毒。

四、儿童秋季腹泻的食疗

 1、脱脂酸牛奶:100毫升去脂冷牛奶加36%酵酸液4毫升,或85%乳酸10滴。牛奶经乳酸杆菌发酵后变成酸奶。此种酸奶中乳糖已分解成半乳糖,适用于腹泻患儿。

 2、苹果泥:苹果切块,捣成果泥后食用。苹果含有果酸,能吸附毒素的水分,并含有鞣酸,具有收敛作用,适宜于秋季腹泻伴有消化不良的患儿。

3、淮山药粥:梗米50克,淮山药细粉20克。同煮成粥,具有健脾的功效。对迁延性、慢性腹泻有效。

 4、胡萝卜山楂煎:鲜胡萝卜2个,炒山楂15克,红糖适量,水煎服。每天服数次,连服2-3天,对伤食腹泻有效。

 5、焦山楂麦芽饮:取山楂30克,炒麦芽30克,红糖15克。先用小火将山楂及麦芽炒至略焦,离火,加少许酒搅拌,再置火炉上炒至干,然后加200毫升水,煎煮15分钟,去渣后加入红糖再熬至沸,待温后分几次服用,词适用于大便酸臭且有不消化奶块,食欲减退伴有口臭的腹泻患儿。

 6、苡米仁鸡金粥:生苡仁米30克,鸡内金1个,粳米25克,同煮成粥。患儿食之,有利湿健胃消食的功效

7、姜茶饮:取生姜10克,茶叶3克,加水煮沸后加少许红糖,代茶饮,适用于风寒型秋季腹泻的早期。

 8、乌梅葛根汤:取乌梅10只,葛根10克,加250毫升水,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烧20分钟,去渣加红糖少许,分次饮用,适用于湿热型秋季腹泻。

 9、扁豆薏米仁山药粥:取扁豆50克,山药60克,薏米仁30克,粳米50克。将扁豆炒熟,与薏米仁、山药、粳米、少许盐同煮成粥食用,适用于秋季腹泻后期不愈的患儿。

10、菱粉粥:取粳米50克,加水煨粥,待粳米熟时,调入菱粉30克和少许红糖,煮熟即可食用。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