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部位养生

骨结核能治愈吗 骨结核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导读:全身抗结核药物的应用:由于结核耐药菌株的增加,单一用抗结核药物并长期应用更易致耐药菌株产生,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疗效选择合理用药。

一、骨结核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全身治疗

(1)支持疗法:为增强病人全身抵抗力,改善营养不良,可增加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少量多次输新鲜血以纠正贫血。另外要注意全身的休息及局部的酌情制动。

(2)全身抗结核药物的应用:由于结核耐药菌株的增加,单一用抗结核药物并长期应用更易致耐药菌株产生,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疗效选择合理用药。一般用药原则应做到早期、联合、适量、有规律和全程用药。合理的联合用药,可使较小的剂量既达到有效的血浓度,并且毒性低不良反应少。一般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如下:

①异烟肼:成人0.3~0.6g,分次或顿服,一般用药时应不少于6个月,最长可达2年。此药为抗结核首选药,效果好,毒性低。主要副作用为肝损害。常可加用VitB6以减少毒性反应。

②链霉素:成人每天肌注1g,最长连续使用6周,可间隔2周后再重复使用。主要副作用是第8脑神经损害,特别是儿童要注意用药期间的听力变化。此药为抗结核首选用药。

③对氨水杨酸钠:成人每天6~12g,分3次口服,3个月一个疗程,可连续使用1~3疗程。此药抑菌作用较强,与其他药联合应用能使结核菌耐药性延缓发生,但胃肠道反应大,有被利福平和乙胺丁醇取代趋势。

 2.局部治疗

(1)局部制动:膝关节结核通过牵引或石膏制动可达到休息和防止畸形的发生。此法主要适用于早期的单纯滑膜结核和早期的骨结核。而后期的滑膜结核、骨结核及全关节结核,则主张在抗结核药的支持下行手术治疗。

(2)关节穿刺:在髌上囊内或外侧,也可在髌股关节间隙处穿刺,抽出结核性渗液,注入无菌生理盐水,反复几次,待抽出的生理盐水清亮后,再注入异烟肼200mg(儿童l00mg),每周1~2次,3个月为一疗程。链霉素也可行关节内注射,每次1g,每周l~2次,3个月为一疗程。但因此药对关节刺激性大,一般少用。如若用时,可加入l%普鲁卡因4mL共同注入关节腔内。异烟肼和链霉素亦可合用,每次异烟肼100~200mg,链霉素O.5~1g,每周1~2次。

 3.手术治疗

目的是清除病灶,矫正畸形,尽量保存关节功能。术前均应进行不少于2周的抗结核治疗。术后还应进行抗结核治疗。

(1)膝关节滑膜次全切除术:此手术过去是滑膜全切除术,但因术中滑膜切除干净彻底则需切断侧副韧带及前后交叉韧带,因而术后韧带重新吻合,关节功能出现明显障碍。关节粘连,关节不稳定等。目前,通过临床实践,仅行滑膜次全切除,而髁间窝后关节囊区的滑膜则通过刮匙搔刮来最大限度地清除,同时术后行关节腔内药物灌注,再配合关节伸屈功能的锻炼,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关节功能一般均能保持正常或接近正常。

一般1周内膝关节被动屈曲应达到90°。在行关节功能练习时,加压包扎的大棉垫可不必拆除,它仍可起到止血止痛的作用,术后3~6天再视具体情况拆除。术后关节有积液或积血时,均应及时抽出,同时每周1~2次关节腔内注射异烟肼200mg或链霉素1g。术后全身用药时间应不少于6~12个月,局部用药时间2~3个月。术后1个月扶双拐下床活动。

(2)关节融合术:当膝关节结核的骨或关节的病变严重,用其他方法不能止痛和稳定关节时,则需行膝关节加压融合术。此手术为目前临床上治疗晚期全膝关节结核的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

①手术适应证:

A.晚期全膝关节结核,结核病变已愈,但遗留严重关节屈曲畸形者。

B.晚期全膝关节结核,病变尚在进行中,局部仍有脓肿、窦道和混合感染,已不存在抢救关节功能的问题。

C.15岁以上的晚期全膝关节结核。8~15岁儿童病人如需手术时,应避免损伤骨骺板,以免影响患肢骨的生长发育,造成肢体短缩。8岁以下儿童因软骨成分多,不宜做关节融合手术。

(3)膝关节结核病灶清除术:适用于病灶接近关节,很易侵入关节或有死骨及骨脓肿者,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单纯骨结核的病人亦适用。一般切口按病灶存在的位置选择内侧或外侧入路。术中要点是在清除病灶时,切忌刮除时不要用力过猛,以免穿入关节。术后1个月扶拐下床活动。抗结核药物术前最少要应用2~3周,术后持续应用6个月。

二、骨结核的病因是什么呢

骨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入骨或关节而引起的化脓性破坏性病变。祖国医学因其病发于骨或关节,消耗气血津液,致使后期形体嬴瘦,正气衰败,缠绵难愈,故名骨痨。又因本病成脓之后,可流窜他处形成寒性脓肿,破溃后脓液中伴败絮状痰样物,故又名流痰。本病多见于前儿童和青少年。大多数病人年龄在30岁以下。10岁以下,特别是3-5岁的学龄儿童发病率最高。发病部位多数在负重大、活动多、容易发生劳损的骨或关节。发病于脊柱繁荣骨痨最多,约占所有骨痨的一半,其次是膝、髋、肘、踝等关节。四肢张骨干、胸骨、肋骨、颅骨等则很少发病。

骨痨在清代以前的文献中,大多混淆在阴疽、缓疽、流注、鹤膝风等病症中。直到清代,才逐步,明确地把它从阴疽、缓疽等病症中区分出来,并以“痰”命名之。如清·《疡科心得集?辨附骨疽?附骨痰?肾俞虚痰论》曰“附骨痰者,亦生于大腿之侧骨上,为纯阴无阳之证,小儿三岁、五岁时,先天不足,萨那阴亏损,又或因有所伤,致使气不得上升,血不得行,凝滞经络,乃刺破后,脓水清稀,或有豆腐花块随之而出,肿仍不消,元气日衰,身体缩小,而显鸡胸鳖背之象。”清.《医门补要.腰痛日久成龟背痰》、晚清.《外证医案汇编?卷三?流痰附论》对骨痨的病因病机进一步作了较详细的论述,明确指出“痰”因正虚之体,遭外邪入侵和损伤而发。

三、怎样预防骨结核

除了积极的手术治疗和抗结核药物治疗外,还需注意休息、制动和营养。

休息、制动和营养:全身情况的好坏与病灶的好转或恶化有密切关系。休息和营养作为改善全身情况的一个重要步骤是不可忽视的。休息使机体代谢降低,消耗减少,体温下降,体重增加,有利于体力的恢复。

局部制动使病变处负重减轻,活动减少,既能减少疼痛,又能防止病变扩散,有利于组织修复。一般地说,体温不高,病情稳定的病人可适当地多活动一些,有的还可以做一些与病无害的体操活动。

体温高、病变不稳定或多发结核病人应多休息一些。上肢结核比下肢或脊柱结核可以多活动一些。关节疼痛较重的病人除全身休息外,局部还可用皮牵引、夹板、石膏托或支架制动。但也不应制动过久,待疼痛减轻后即可解除制动。

四、骨结核如何诊断

1、疼痛

初期局部疼痛多不明显,待病变发展刺激或压迫其邻近的神经根,如胸椎结核的出现肋间神经痛;腰椎结核刺激或压迫腰丛神经引起腰腿痛;单纯骨结核或滑膜结核发展为全关节结核时疼痛加重,往往这时才引起病人注意。为了减轻疼痛,患部肌肉一直处于痉挛状态,借以起保护作用。当病人体位改变时,尤其是在夜间熟睡失去肌肉痉挛的保护时,疼痛更加明显,小儿常常表现夜啼等。

 2、肿胀

四肢关节结核局部肿胀易于发现,皮肤颜色通常表现正常,局部稍有热感。关节肿胀逐渐增大,肢体的肌肉萎缩,患病关节多呈梭形。

3、功能障碍

通常病人的关节功能障碍比患部疼痛出现更早。为了减轻患部的疼痛,各关节常被迫处于特殊的位置,如肩关节下垂,肘关节半屈曲位,髋关节屈曲位,踝关节足下垂位。颈椎结核常用两手托下颌,胸椎或腰椎结核者肌肉保护性痉挛,致使弯腰困难而小心下蹲拾物等特有的姿势。

 4、X线表现

脊柱x线正侧位摄片,显示椎体不规则骨质破坏,或有椎体塌陷、空洞,死骨形成,椎间隙变窄或消失。椎旁有寒性脓肿阴影。

5、CT、MRI检查

可显示病变范围,椎管内病变及脊髓受压情况。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