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养生保健

出血热的症状有哪些 如何治疗出血热

导读:其他皮肤充血性皮疹是本病特异的临床表现,在发病后第5~7天开始出现红色丘疹,从面部和臀部扩散到四肢和躯干,1天后发展为融合性斑丘疹,不痒,到第12天消退。

一、出血热的症状有哪些

1.发热及毒血症症状

起病急,发热,多于发病数小时后体温迅速上升至40℃以上,为稽留热或弛张热,伴有畏寒、出汗,持续3~4天后体温下降,在第12~14天再次上升。伴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剧烈头痛及表情淡漠等毒血症症状。

2.消化系统表现

发病后第2~3天即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严重者可因连续水样便引起脱水。症状可持续1周。可有肝功能异常及胰腺炎等。

3.出血

患上出血热的患者第四天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症状,如皮肤、牙龈出血、便血、血尿、阴道出血等等。甚至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失血性休克的情况。

 4.其他

皮肤充血性皮疹是本病特异的临床表现,在发病后第5~7天开始出现红色丘疹,从面部和臀部扩散到四肢和躯干,1天后发展为融合性斑丘疹,不痒,到第12天消退。可有浅表淋巴结肿大、咽痛、咳嗽、胸痛;心律失常甚至心力衰竭;少尿、无尿及肾功能衰竭;谵妄、昏迷等神经系统表现。亦有发生睾丸炎的报道。

二、出血热治疗

1.一般原则

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和就地隔离治疗。按乙类传染病上报,密观生命体征,针对五期的临床情况进行相应综合治疗。

发热期可用物理降温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发生低血压休克时应补充血容量,常用的有低分子右旋糖酐、平衡液和葡萄糖盐水、血浆、蛋白等。

如有少尿可用利尿剂(如速尿等)静脉注射。无尿者可用20%甘露醇、硫酸镁、大黄口服导泻。多尿时应补充足够液体和电解质(钾盐),以口服为主。进入恢复期后注意防止并发症,加强营养,逐步恢复活动。

2.对症和并发症治疗

有明显出血者应输新鲜血,以提供大量正常功能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血小板数明显减少者,应输血小板;对合并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者,可用肝素等抗凝药物治疗。

心功能不全者应用强心药物;肾性少尿者,可按急性肾功能衰竭处理:限制入液量,应用利尿剂,保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必要时采取透析疗法;肝功能受损者可给予保肝治疗。重症患者可酌情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三、出血热预防措施

 1、人群预防

采取以灭鼠防鼠为主的综合性措施,对高发病区的多发人群及其他疫区的高危人群进行疫苗接种:

(1)健康教育

必须加强组织领导,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

(2)灭鼠防鼠

在整治环境卫生,清除鼠类栖息活动场所的基础上开展以药物灭杀为主的灭鼠措施。一般在流行高峰前半个月进行。

(3)疫苗接种

对高发疫区的青壮年,特别是高危人群(10岁以上),应在流行前一个月内完成全程注射,于次年加强注射一针。

 2、个体预防

尽量加强个人防护,防止接触传染。为此必须做到:

(1)整治环境卫生,投放毒饵,堵塞鼠洞,防止野鼠进家。

(2)避免与鼠类及其排泄物(尿、粪)或分泌物(唾液)接触。

(3)不吃生冷特别是鼠类污染过的食物、水和饮料等。

(4)避免皮肤粘膜破损,如有破损,应用碘酒消毒处理。在清理脏乱杂物和废弃物(如稻草、玉米秸秆等)时,要带口罩、帽子和手套等。

四、患上出血热要做哪些检查

1.常规检查

(1)血常规

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3~4日后即明显增高,多在(15~30)×109/L,异型淋巴细胞在1~2病日即可出现,且逐日增多,一般为10~20%,部分达30%以上;血小板明显减少,低血压及少尿期最低,并有异型、巨核血小板出现,多尿后期始恢复。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在发热期开始上升,低血压期逐渐增高,休克期患者明显上升,至少尿期下降,其动态变化可作为判断血液浓缩与血液稀释的重要指标。

(2)尿常规

显著的尿蛋白是本病的重要特点,也是肾损害的最早表现。尿中还可有红细胞、管型或膜状物(是凝血块、蛋白质与坏死脱落上皮细胞的混合凝聚物)。

2.血液生化检查

(1)尿素氮及肌酐

低血压休克期轻、中度增高。少尿期至多尿期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升高程度及幅度与病情成正比。

(2)电解质

血钾在发热期可有降低,休克期仍低,少尿期上升为高血钾,多尿期又降低。但少尿期亦有呈低血钾者。血钠及氯在全病程均降低,以休克及少尿期最显著。血钙在全病程中亦多降低。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