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养生保健

气喘病该怎样治疗 临床表现有哪些

导读:病猪主要症状为咳嗽,以清晨喂食前后和剧烈运动时最为明显,重者发生连续的痉挛性咳嗽,症状随饲养条件、卫生条件和气候条件的变化而时轻时重。

一、气喘病的病理变化

病变局限于肺和胸腔内的淋巴结。病变由肺的心叶开始,逐渐扩展到尖叶、中间叶及膈叶的前下部。病变部与健康组织的界限明显,两侧肺叶病变分布对称,呈灰红色或灰黄色、灰白色,硬度增加,外观似肉样或胰样,切面组织致密,可从小支气管挤出灰白色、混浊、粘稠的液体,支气管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肿大,切面黄白色,淋巴组织呈弥漫性增生。急性病例,有明显的肺气病变。

猪气喘病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和气喘。病变特征是肺的尖叶、心叶、中间叶和隔叶前缘呈“肉样”或“肉样”实变。

病程主要分急性、慢性两种类型。

(1)急性型。主要见于新疫区和新感染的猪群,以乳猪、断奶前后仔猪、妊娠母猪多发。病猪呼吸困难,有明显腹式呼吸,时发痉挛性阵咳。患猪体温正常,若有继发感染则体温升高。病程1—2周,病死率高。

(2)慢性型。常见于老疫区的架子猪、育肥猪和后备母猪。病猪主要症状为咳嗽,以清晨喂食前后和剧烈运动时最为明显,重者发生连续的痉挛性咳嗽,症状随饲养条件、卫生条件和气候条件的变化而时轻时重。病程达2、3个月,甚至长达半年以上。此类猪最易发生继发感染,是夏季造成猪群死亡的主要诱因。防治措施预防和消灭本病主要在于坚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另外,辅以疫苗预防、药物控制则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对未发病地区和猪场的主要措施。坚持自繁自养的方针,可采用猪气喘病弱毒冻干苗接种,接种后反应小,此法最适于杂交猪免疫。本病免疫以细胞免疫为主,应用弱毒株肺内注射接种免疫,效果确实,其它部位免疫效果不确实或无效。疫苗用注射用水稀释,在2小时内用完。吸取疫苗的针头应每窝更换,防止针头带菌或污染。每年8~10月份给种猪和后备母猪注射猪气喘病弱毒菌苗1次,仔猪1~2周龄首免,8~11周龄二免。从外采购的猪只,无临床症状,可立即注射疫苗预防。在爆发此病猪场的未发病棚舍,可以进行紧急预防,以降低发病率。免疫期可达9个月以上。

对已发病猪场和地区的措施。加强日常隔离工作,做到对母猪实行单圈饲养,断奶仔猪按窝隔离集中育肥,病猪集中隔离饲养,育肥猪、架子猪分舍饲养;利用各种检疫方法清除病猪和可疑猪,逐步扩大健康猪群;在爆发此病猪场的未发病棚舍接种猪气喘病弱毒冻干疫苗作紧急预防。药物控制可给患猪注射治喘灵、酸土霉素、恩诺沙星、泰妙菌素、卡那霉素、林可霉素、泰乐霉素等抗菌药物控制病情,然后通过饲料投药以维持有效血药浓度,能收到较好治疗效果。

二、类症鉴别

(一)猪流行性感冒猪流行性感冒突然暴发,传播迅速,体温升高,病程较短(约1周),流行期短。而猪气喘病相反,体温不升高,病程较长,传播较缓慢,流行期很长。

(二)猪肺疫急性病例呈败血症和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症状,全身症状较重,病较短,剖检时见败血症和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变化。慢性病例体温不定,咳嗽重而气喘轻,高度消瘦,剖检时在肝变区可见到大小不一的化脓灶或坏死灶,。而气喘病的体温和食欲大变化,肺有肉样或胰样变区,无败血症和胸膜炎的变化。

(三)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猪体温升高,全身症状较重,剖检时有胸膜炎病变。猪气喘病则不然,体温不高,全身症状较轻,肺有肉样或胰样变区,而无胸膜炎病变。

(四)猪肺丝虫病和蛔虫病肺丝虫和蛔虫的幼虫可引起咳嗽,并偶见支气管肺炎病变,但仔细检查肺病变部,可发现虫体,且炎症变化多位于肺膈叶下垂部,粪便检查可发现虫卵。如果气喘与这两种寄生虫病同时存在时,可根据药物驱虫效果和特征性肺炎病变加心区别。

三、气喘病的治疗方法

1.土霉素碱油剂土霉素碱粉20-25克,充分磨细,?加入灭菌花生油(或清鱼肝油、大豆油、山茶油)100毫升,混合均匀,即可应用。按猪的大小每只每次

用1-5毫升,于肩背部或颈部等两侧深部肌肉分点轮流注射,每隔3天1次,连用6次。重者可酌量增加。

2.盐酸土霉素第日每千克体重30-40毫克,用灭菌蒸馏水或0.25%普鲁卡因或4%硼砂溶洲稀释后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5-7天为一疗程。重症可延长一个疗程。有人用盐酸土霉素每千克体重6-8毫克作气管内注射(肌注量的1/5),疗效较好。注射时,病猪应站立保定。

3.硫酸卡那霉素每日每千克体重20-30毫克,每天肌肉注射1次,5天为一疗程。也可作气管内注射。与土霉素碱油剂交替使用,可以提高疗效。

4.其他抗生素泰乐菌素每千克体重10毫克,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3天为一疗程。泰妙菌素和磺胺嘧啶每千克体重各20毫克拌料,连喂10天为一疗程。洁霉素每吨饲料200克或金霉素每吨饲料50-200克,连喂3周。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四、流行病学

一般可以根据病理变化的特征和临床症状来确诊,但对慢性和隐性病猪的生前诊断,需进行肺部的X线透视检查或做血清学试验。大小猪均有易感性。其中哺乳仔猪及幼猪最易发病,其次是妊娠后期及哺乳母猪。成年猪多呈隐性感染。主要传染源是病猪和隐性感染猪,病原体长期存在于病猪的呼吸道及其分泌物中,随咳嗽和喘气排出体外后,通过接触经呼吸道而使易感猪感染。因此,猪舍潮湿,通风不良,猪群拥挤,最易感染发病。本病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以冬春季节较多见。新疫区常呈暴发性流行,症状重,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多取急性经过。老疫区多取慢性经过,症状不明显,病死率很低,当气候骤变、阴湿寒冷、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时,可使病情加重,病死率增高。如有巴氏杆菌、肺炎双球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等继发感染,可造成较大的损失。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