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部位养生

眼睛也会得肿瘤 如何检查眼部肿瘤

导读:眼眶的肿瘤可谓多种多样,包括血管瘤、脑膜瘤、神经鞘瘤、恶性淋巴瘤、横纹肌肉瘤等泪腺也是一个肿瘤好发的部位,如混合瘤、腺样囊性癌、恶性淋巴瘤等。

一、眼睛也会得肿瘤

与其他器官一样,眼肿瘤分为恶性和良性。无论良性或恶性均可损害眼部组织及其功能,恶性肿瘤可损害眼球及视功能,并可向眶周、颅内扩散或全身转移,威胁患者生命,造成严重后果。

眼恶性肿瘤即癌依据原发部位分为原发性(起源于眼部)和继发性(转移)癌。转移癌中多来源于乳腺癌和肺癌,也见于前列腺、肾脏、甲状腺、皮肤、结肠等部位的癌肿。眼部的肿瘤主要长在三个部位:眼睑和结膜、眼眶包括泪腺、眼球内。

最常见的眼睑肿瘤是基底细胞癌,这种肿瘤生长在眼部,但极少向全身转移。其他常见的眼睑肿瘤还有鳞状细胞癌、皮脂腺癌和恶性黑色素瘤。眼眶的肿瘤可谓多种多样,包括血管瘤、脑膜瘤、神经鞘瘤、恶性淋巴瘤、横纹肌肉瘤等;泪腺也是一个肿瘤好发的部位,如混合瘤、腺样囊性癌、恶性淋巴瘤等。最常见的眼眶恶性肿瘤是眶淋巴瘤。眼球内长的肿瘤绝大多数为恶性,成人最常见的是葡萄膜黑色素瘤,这种肿瘤可发病于脉络膜、虹膜和睫状体。其次常见的是原发性眼内淋巴瘤,多为B细胞型。对于儿童,最常见的恶性眼内肿瘤是视网膜母细胞瘤,若早期发现治愈率可达95%。其次为髓上皮瘤,多见于睫状体。在眼良性肿瘤中,眼眶皮样囊肿最为常见。大型眼眶深部皮样囊肿可对肌肉和视神经造成压力影响,导致复视、视力丧失。

眼肿瘤的发病情况有年龄特点,儿童多发生视网膜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毛细血管瘤、神经母细胞瘤等;成人多发生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泪腺混合瘤、炎性假瘤及脉络膜黑色素瘤等。眼睑的基底细胞癌和睑板腺癌多见于老年人。眼眶肿瘤和眼眶病也有单侧和双侧之分,例如眼眶淋巴瘤、炎性假瘤、绿色瘤及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等常在双侧眼眶发生。

眼部肿瘤尤其是眼睑、结膜、角膜的肿物位于体表,易被患者和家属发现,眼眶肿瘤常引起视功能变化,眼突和眼球位置异常,常促使患者到专科就诊。而眼内肿瘤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多发展到较晚阶段才有不适出现。例如眼内的黑色素瘤在早期阶段可能没有症状。随着肿瘤的生长,症状可为视力模糊、视力下降、复视、视力减退等,最终生长的肿瘤可引起视网膜脱离,有时肿瘤可通过瞳孔可见。而儿童最常见的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晚期表现包括斜视(斗鸡眼)、瞳孔白色或微黄色辉光、视力减退等,有时可能仅是眼红和眼痛。因此,对于眼部一些改变如眼皮上或眼睛表面长出异常的东西,眼球突出、移位或出现单眼的视力下降等,都需要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检查,以免延误。

二、如何检查眼部肿瘤

1.诊断检查

(1)注意肿瘤发生时间、部位及发展经过,有无家族史。

(2)注意肿瘤位置、大小、境界、色泽、形状、坚度,有无压痛及波动,有无破溃,与深部或邻近组织粘连情况,能否移动,眼睑和眼眶附近听诊有无杂音等。

(3)检查有无局部及远处转移,如脑、骨骼、胸部及腹部脏器等。必要时,请有关科会诊,区别眼部为原发性或转移性。

(4)检查视力、视野,眼球突出方向、突出度,眼球运动,眼压,眼底,必要时作巩膜透照或放射性核素P测定,B型超声检查。

(5)X线摄片检查眶骨及视神经孔。有条件时可作眶静脉造影及CT扫描、磁共振成像(MRl)检查。

(6)检查全身情况,必要时查肝功及肾功。

(7)治疗前后照正面及侧面照片。

(8)情况许可时取*组织送病理检查。

2.CT检查

(1)眼内高密度肿块;

(2)肿块内钙化斑,30%~90%病例有此发现可作为诊断根据;

(3)视神经增粗,视神经孔扩大,说明肿瘤向颅内蔓延。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早期即动脉期,肿瘤即显荧光,静脉期增强,且可渗入瘤组织内,因荧光消退迟,在诊断上颇有价值。

3.尿化验

患者尿中香草扁桃酸(VMA)和高香草酸(HVA)24小时排泄增多。故当尿中VMA和HVa阳性时有助于诊断,但阴性仍不能排除肿瘤。乳酸脱氢酶(LDH)的活力测定:当房水内LDH值高于血清中值,二者之比大于1.5时,有强烈提示视网膜母细胞瘤可能。其他:尚可作同位素扫描、巩膜透照法、癌胚抗原等。

三、眼部肿瘤的临床症状

根据肿瘤的表现和发展过程一般可分四期。

1.眼内生长期

开始在眼内生长时外眼正常,因患儿年龄小,不能自述有无视力障碍,因此本病早期一般不易被家长发现。当肿瘤增殖突入到玻璃体或接近晶体时,瞳孔区将出现黄光反射,故称黑蒙性猫眼,此时常因视力障碍而瞳孔散大、白瞳症或斜视而被家长发现。眼底改变:可见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单发或多发,白色或黄色结节状隆起,表面不平,大小不一,有新生血管或出血点。肿瘤起源于内核层者,向玻璃体内生者叫内生型,玻璃体内可见大小不等的白色团块状混浊;起源于外核层者,易向脉络膜生长者叫外生型,常使视网膜发生无裂孔性实性扁平脱离。裂隙灯检查,前房内可能有瘤细胞集落,形成假性前房积脓、角膜后沉着物,虹膜表面形成灰白色肿瘤结节,可为早期诊断提供一些临床依据。

2.青光眼期

由于肿瘤逐渐生长体积增大,眼内容物增加,使眼压升高,引起继发性青光眼,出现眼痛、头痛、恶心、呕吐、眼红等。儿童眼球壁弹性较大,长期的高眼压可使球壁扩张,眼球膨大,形成特殊的所谓“牛眼”外观,大角膜,角巩膜葡萄肿等,所以应与先天性青光眼等鉴别。

3.眼外期

(1)最早发生的是瘤细胞沿视神经向颅内蔓延,由于瘤组织的浸蚀使视神经变粗,如破坏了视神经孔骨质则视神经孔扩大,但在X线片上即使视神经孔大小正常,也不能除外球后及颅内转移的可能性。

(2)肿瘤穿破巩膜进入眶内,导致眼球突出;也可向前引起角膜葡萄肿或穿破角膜在球外生长,甚至可突出于睑裂之外,生长成巨大肿瘤。

4.全身转移期

转移可发生于任何一期,例如发生于视神经乳头附近之肿瘤,即使很小,在青光眼期之前就可能有视神经转移,但一般讲其转移以本期为最明显。

转移途径:

(1)多数经视神经或眶裂进入颅内。

(2)经血行转移至骨及肝脏或全身其他器官。

(3)部分是经淋巴管转移到附近之淋巴结

四、眼部肿瘤的病因

1.未分化型

瘤细胞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形。胞核大,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染色深,有1~2个以上核样结构体。核内常见1~2个不规则核仁。胞质少,有丰富的细胞器,主要为游离的核糖体及线粒体。瘤细胞围绕着一个血管形成的细胞柱,其中可见部分瘤细胞坏死及钙质沉着,此称为假菊花型。该型分化程度低,恶性度较高,但对放射线敏感。

2.分化型

又称神经上皮型,由方形或低柱状瘤细胞构成,细胞围绕中央腔环形排列,称菊花型。其中央腔内的“膜”为酸性粘多糖物质。胞核较小,位于远离中央腔一端,有一个核仁。胞质较多,主要细胞器为线粒体、微管、粗面内质网及高尔基器等。此型分化程度较高,恶性度较低,但对放射线不敏感。

还有一些病例瘤细胞分化程度更高,已有类似光感受器的结构,恶性程度最低。瘤细胞簇集似莲花型,又称感光器分化型,最近称此型为视网膜细胞瘤,以别于一般的视网膜母细胞。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