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部位养生

治疗神经性皮炎的药有哪些 认识几款治疗神经性皮炎的偏方

导读:进行心理疏导:医生可与患者一起探讨引发其神经性皮炎的原因,并要让患者知道该病多半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要想治愈该病,必须消除其心理诱因。

一、治疗神经性皮炎的药有哪些

1、外用药物治疗:可外用含激素的霜剂(膏剂),如皮炎平、皮康王、肤轻松等,或含有樟脑、薄荷的酊剂(膏剂)涂抹患处。

2、内服药物治疗:患者可服用抗组胺类药物,如异丙嗪、扑尔敏等。瘙痒严重或心情烦躁焦虑的患者可加服镇静剂或抗焦虑药,如舒乐安定、眠尔通、羟嗪、多虑平等。有抑郁或睡眠不佳症状的患者可加服抗抑郁药,如百伏解、脑复康、逍遥散等。

3、进行心理疏导:医生可与患者一起探讨引发其神经性皮炎的原因,并要让患者知道该病多半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要想治愈该病,必须消除其心理诱因。患者应尽量把自己的负性情绪发泄出来。必要时可找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治疗。

需要提醒该病患者的是。久治不愈的神经性皮炎患者更应该去看看心理医生,通过心理治疗可使其神经性皮炎早日痊愈。

由于局部刺激(如衣领的摩擦、汗水的浸渍、病灶的感染等)、搔抓、过敏体质、经常食用刺激性食物等,也可引发神经性皮炎。因此,该病患者平时要注意休息,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劳累;日常饮食要清淡,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得了神经性皮炎后要避免搔抓、拍打和烫洗等,以减轻症状和减少复发。

二、中医中药如何治疗神经性皮炎

肝郁化火型:皮疹色红,心烦易始或精神抑郁,失眠多梦,眩晕,心悸、口苦咽下,舌边尖红,苔薄白,脉弦滑,治宜疏肝解郁,清热养血,方用泻肝安神丸或是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或用斩痒汤,水煎服。

血虚风燥型:皮损色淡或灰白,肥厚粗糙,常伴有心悸怔忡,气短乏力,妇女月经量过多,舌质淡,脉沉细。治宜养血润燥,祛风止痒,常选用四物消风饮或是止痒合剂加减。

脾虚湿盛型:皮损呈暗灰色,肥厚光滑,伴腹胀纳差、便溏,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厚,脉濡缓。治宜健脾除湿,常选用除湿胃苓汤加减。

风湿热型:皮损成片,呈淡褐色,粗糙肥厚,阵发性剧痒,夜间尤甚,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治宜清热祛湿、疏风上痒,常选用消风散或疏风清热饮加减。

39健康网编辑提醒,老年患者在用中医治疗调理的时候同时应该注意勤加锻炼,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皮炎的治疗以及恢复。

三、治疗神经性皮炎的外用偏方

1、醋方

材料:醋500毫升(最好用瓶装陈醋)。

做法:铁锅,倒入醋煮沸,把500毫升醋煮到剩下50毫升时装瓶子里。

用法:在用药前,先把患处用温水洗一洗,取消毒棉球蘸上醋涂抹,每天早晚各1次。

 2、鲜姜方

材料:鲜生姜250克,50度以上白酒500毫升

做法:鲜生姜洗净切碎,放入白酒瓶里,每天要摇1次瓶子,浸泡1星期。去渣取汁。

用法:棉球蘸汁涂抹患处,每天1-2次。

 3、醋鸡蛋方

材料:醋250毫升,鸡蛋3个

做法:鸡蛋打到醋里,浸泡2周时间。

用法:清洗患处,每日涂抹1-2次。

 4、

材料:藕节30克

做法:藕节洗净,放锅加水煎煮取汁。

用法:患处洗净,棉球蘸汁反复涂抹患者月2-3分钟,每日涂抹2次。

5、苦参方

材料:陈醋500毫升,苦参200克

做法:直接将苦参放入陈醋中浸泡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涂抹患处。

 6、苦杏仁

材料:醋250克,苦杏仁15克

做法:先将杏仁捣碎,然后喝醋一起加热

用法:趁热涂抹患处,每日1次,2-3天为一个疗程,然后隔一两天再用第二个疗程。

四、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方法

 一:物理治疗

神经性皮炎季节特点比较明显,一般冬重夏轻,医学研究发现,神经性皮炎的这种季节轻重变化,与不同气候的紫外线照射有关系。根据这一研究,西医采用光化学疗法等物理治疗神经性皮炎。治疗神经性皮炎常见的方法都有什么?但是光疗治疗神经性皮炎对于光波波长要求严格,而且长时间的使用也有诱发其他病的机会,光疗目前在临床应用时间较短,相应的不良作用尚不明确。

 二:中医药浴

中医药浴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常用方法之一。神经性皮炎的临床发病具有冬重夏轻的特点,冬季寒冷干燥,人体皮毛肌肤腠理闭塞,气血凝滞,皮损瘙痒、脱屑加重。通过中医药浴热气熏蒸和药物作用,可滋润肌肤,活血理气,病邪外泻。治疗神经性皮炎常见的方法都有什么?传统的中医药浴是将中药煎熬后,擦洗或浸泡全身及局部病变处。目前还有使用中药蒸气熏蒸舱治疗的方法,临床观察发现其治疗神经性皮炎比药浴更高效。

 三:内服药物治疗

西医治疗神经性皮炎除了外用药物外,也常用一些内服药物。例如治疗由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及其他部位有感染灶的神经性皮炎患者常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点滴型神经性皮炎一般西医建议内服青霉素或罗红霉素类神经性皮炎药物治疗。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