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女性 > 女性保健

揭秘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的护理方法 了解克里米亚刚过出血热的检查事项

导读:重症病程短,仅2~3天即可死亡,死于严重出血,休克及神经系统并发症,有些患者可发生脑膜脑炎而伴有颈项强直,神志不清乃至昏睡。

一、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发病原因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rimean-Congohemorrhagicfevervirus)属于布尼亚(布尼奥罗)病毒科(Bunyaviridae)的内罗病毒属(Nairovirus),病毒颗粒呈圆形和椭圆形,直径约85~120nm,外被包膜,光学镜下在鼠脑的感染组织中可见到吉姆萨染色呈嗜碱性的有如红细胞大小的胞质包涵体,而在电镜下的超薄切片中可辨认包涵体所集聚的核糖体样致密颗粒,这些可能是抗原或病毒亚单位结构。

成熟的病毒颗粒是从核周围的高尔基体囊泡壁上芽生出来的,分子量为(3.26±0.46)~108,蔗糖浮密度为1.16~1.18g/cm3,该病毒对温度的变化以及酸和*均甚敏感,56℃30min可完全灭活,置于普通冰箱中4℃24h,可使感染滴度显著下降,但在冰盒内50%中性甘油盐水中,则可保存半年以上,利用冷冻真空干燥法能保存病毒长达数年之久。

 (二)发病机制

血管内皮损伤较严重,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高,发生皮疹,脱水,凝血功能障碍乃至极度贫血,重要器官出现病变,肺,肝,肾等细胞变性或坏死,发生肺水肿,肝脏大面积坏死,脑实质水肿,脑出血等,可见肺和肾功能障碍。

二、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的症状及检查事项

症状

1.潜伏期2~12天。

2.症状和体征

起病急骤,恶寒战栗,体温上升至39~41℃,头痛剧烈,尤以前额和颞部剧痛难忍,颜面呈痛苦表情,周身肌痛,四肢关节酸痛剧烈,甚至难以行走,病程早期颜面和颈项部皮肤潮红,眼结膜,口腔黏膜以及软腭均见明显充血,呈醉酒貌,表面黏膜和皮肤在早期即可见到出血点或瘀血斑,恶心,呕吐持续数天,起病后2~3天即出现鼻出血,有时持续不止,病程中期见有呕血,严重时连续大量呕血,同时发生血尿和血便,可见黑便,多有肝大,脾大者少见。

重症病程短,仅2~3天即可死亡,死于严重出血,休克及神经系统并发症,有些患者可发生脑膜脑炎而伴有颈项强直,神志不清乃至昏睡。

检查

对诊断有一定价值,如用患者血液早期进行乳鼠接种分离病原体,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试验或间接荧光抗体试验为阳性者,即可确诊,本病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明显减少,有时可减少至1×109/L,血小板减少,尿常规检查多有蛋白尿和血尿。

发病早期可出现轻度的肝功能异常,部分患者血清胆红素升高。

三、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的治疗

 1、一般治疗

如果发现有相关的症状,应及时送医院检查确诊,需住院治疗时应当住院;并且需要作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不必太过于担心,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缓解病情,加快恢复。

2、对症治疗

(1)输血小板、血浆以防止出血。

(2)注意保护心、肺,预防并发症,需要时给输氧。

(3)适当的补充液体和电解质,以免因心肌损害和肺血管通透性增高而发生水肿。

(4)恰当地使用洋地黄、毒毛花苷K(毒毛旋花子甙)等强心剂。

 3、特别注意

(1)阿司匹林以及有抗血小板或抗凝血的药物均应禁忌。

(2)多巴胺是抗休克有效药物,但应慎重使用。

本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原则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而以控制出血和抗休克为主。为防止出血可输入血小板、血浆,并用止血剂。阿司匹林以及有抗血小板或抗凝血的药物均应禁忌。对易于引起继发感染的处理措施要加强监控,尽量避免采取静脉内途径、导管及类似的损害性措施。注意保护心、肺,预防并发症,需要时给予输氧。对脱水、低血压和休克应采取得力措施。适当的补充液体和电解质,以免因心肌损害和肺血管通透性增高而发生水肿。多巴胺是抗休克有效药物,但应慎重使用。应恰当地使用洋地黄、毒毛花苷K等强心剂。

四、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的护理与预防

日常护理

1、忌烟:香烟中的有害物质可以直接刺激呼吸道,烟雾会给周围人群的健康带来危害,所以,应彻底杜绝烟草。

2、忌寒凉食物:寒冷食物会刺激肠胃,所以为了更好的恢复,应少吃或不吃。

3、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生蒜、胡椒粉等。

饮食保健

根据不同的症状,有不同情况的饮食要求,具体询问医生,针对具体的病症制定不同的饮食标准。

1、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充足维生素;

2、多食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

3、多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

1、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2、忌油腻、煎炸类食物;

3、忌过咸、生冷饮食;

4、忌吸烟酗酒。

 预防

1、远离传染源

防蜱灭蜱。

2、阻断传染途径

(1)一般是通过患者带病毒血液传播,因此要做好对患者的隔离;要严格隔离患者,谢绝家属探视,以避免与患者及病毒污染物接触。

(2)气溶胶也可传播感染。

3、易感人群

加强对牧民和农场职工宣传教育,使其具有预防蜱类叮咬的知识。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