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养生保健

什么是呼吸道感染 如何防治上呼吸道感染

导读:常于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如受寒、劳累、淋雨等情况,原已存在或由外界侵入的病毒或/和细菌,迅速生长繁殖,导致感染。

一、呼吸道感染的病状体征

呼吸道感染分为上呼吸道感染与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患,治疗时必须明确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以选择有效的抗生素。上呼吸道感染90%左右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该病四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雾滴,或经污染的用具进行传播。

常于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如受寒、劳累、淋雨等情况,原已存在或由外界侵入的病毒或/和细菌,迅速生长繁殖,导致感染。该病预后良好,有自限性,一般5-7天痊愈。常继发支气管炎、肺炎、副鼻窦炎,少数人可并发急性心肌炎、肾炎、风湿热等。下呼吸道感染临床上供选择的抗生素日益增多,耐药菌株亦明显增多,由于大剂量头孢菌素的应用,导致院内感染特别是假单孢铜绿杆菌和肠球菌感染日益增多。

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使人们对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或军团菌感染的认识有很大提高。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等已引起人们重视。无论是下呼吸道感染还是上呼吸道感染,绝大部分是由病毒引起的,称为:病毒性呼吸道感染。

多种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分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和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前者表现为急性鼻炎、咽炎和喉炎,后者表现为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炎。本类疾病发病率高,人群普遍易染,小儿、老人、营养不良及患有慢性病者更易患病。以冬春季发病较多。不少呼吸道传染病如麻疹、风疹等可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应注意鉴别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

二、如何预防呼吸道感染呢

预防孩子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提高孩子呼吸道的免疫力,增强孩子对病原体的抵抗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提倡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含有各种营养成分。母乳中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免疫细胞、溶菌酶、乳铁蛋白等,有助于增进婴儿抗感染能力。尤其是分娩后最初分泌的初乳,含有丰富的抗体及微量元素,特别是SIGA有助于预防呼吸道及胃肠道感染。因此,母乳喂养的小儿一般较少发生伤风感冒。

 2、体格锻炼。体格锻炼有利于增强小儿体质,提高对疾病的防御能力。体育活动之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进行锻炼;如开窗睡眠,使小儿汲入较冷而新鲜的空气,上呼吸道粘膜,增加呼吸道的抵抗力。待小儿习惯开窗睡眠后,可进一步实行户外睡眠。鼓励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用温水洗浴,或用冷水洗手、洗脸、洗脚等。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三浴(日光浴、水浴、空气浴)锻炼,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3、.增加营养获得各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助于提高小儿的免疫力。体内缺乏微量元素锌或维生素A,小儿容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通过适当饮食调整,增加微量元素锌或维生素A的摄入,或用锌制剂和维生素A丸治疗后,这些小儿的免疫力可明显提高,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4、按时预防接种,如:接种麻疹、百日咳、风疹等的预防针,可有效地提高小儿对这些呼吸道传染病的免疫力,从而切断这些呼吸道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流行。

三、上呼吸道感染偏方

 1、+冰糖+中药煎水方药如下:秋梨一只,约150克-200克,带皮去核切成小块;冰糖,约鸡蛋大小1-2块;百合、麦冬、沙参各30克。将此三味中药与冰糖、秋梨同置小砂锅内,加水3碗煎约一小时左右,至秋梨熟烂,弃沙参渣,将百合、麦冬、秋梨等同汁按早晚各一次分数次服下。以上为一剂用量,中药在药店有售。煮前先将中药在冷水中浸泡数小时至软,泡的水不要抛弃。沙参因枝梗粗硬不好服用,要先用小块纱布包好,煎服其汁。

 药理说明:梨有清热除烦解渴、润肺化肺止咳的作用。冰糖有润肺化痰、调和脾胃的作用。沙参能消肿排脓,治肺虚有热的咳嗽等作用。麦冬能清肺热、润肺燥、止咳嗽,可治咽干、咳嗽、吐血等症。百合有润肺、止咳、利尿的功能,可治肺热咳嗽和浮肿。

 2、土法上马赶走咳嗽治燥咳少痰、咽喉干燥之咳嗽:①大生梨1个,川贝母末5克,冰糖15克。梨去核将贝母末和冰糖放入,封口,将其包裹好煨或隔水蒸熟后一次服完。每天一服,连服二三天即愈。②薄皮甜桔一个,放在火上烤透(烤至甜汁渗出,以不烤焦为限),待不烫口时趁热食入,早晚各1个,效果甚佳。治痰多泡沫之寒咳:白萝卜1个,白胡椒5粒,生姜3片,陈皮1片,煎汤两碗,在一天中分二次服完。疗效颇好。

3、热敷后背和前胸干咳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它是身体受凉之后引起的咳嗽,不发烧、无痰,但严重时咳得难受,晚上睡不好觉,还影响家人休息,就是到医院打针吃药,花钱多效果却不好。在此,介绍一种简便省钱的治疗干咳的方法:干咳病人在晚上睡觉时,在被子里用电热暖手器热敷后背和前胸20分钟左右,当晚症状就可减轻,咳的次数也会减少,连敷3-5天就基本不咳了,若再吃点消炎药效果会更好。热敷用具还可以用热水袋、水瓶或热毛巾。不过用暖手器、热水袋或盐水瓶时要隔层睡衣,以免烫伤皮肤,热毛巾要在天气不太冷时使用,并要家人帮忙。

4、白醋煎鸡蛋具体方法:一次用一个鸡蛋,打入碗内搅匀,将白米醋一勺倒入锅内,小火煮开,把鸡蛋放入醋内煎炒,炒好后,加少许白糖,装入碗内,放凉后一次吃完,每天早晚各吃一次,即可见效。

5、丝瓜梗米煮具体方法:丝瓜500克,粳米100克,虾米15克,姜葱适量。将丝瓜连皮洗净切块备用。把粳米煮粥,待其将熟时加入丝瓜、虾米及姜葱,适当调入食盐即成。每日早、晚食用,连食一周为一疗程。

要注意的是:若孩子体弱或脾虚,经常腹泻便溏,则需慎用丝瓜。咽喉疼痛者则应减去虾米。

6、蔬菜煮水具体方法是:①鲜茼蒿150克,用水煎,去残渣,加冰糖适量,待溶化后,分早、晚两次饮用,至好为止。②白萝卜洗净,带皮切丝,加入适量冰糖及少量清水煮,熟后连萝卜带水服下。早晚各一次,至好为止。

四、上呼吸道感染治疗

1.治疗原则

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目前尚无特殊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休息、戒烟、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治继发细菌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严重或年老体弱者。

 2.具体治疗方珐

(1)对症治疗:高热与身体疼痛较重者可用解热镇痛药,但应防止出汗较多所致的虚脱,在儿童中禁用阿司匹林,防止Reve综合征的发生。干咳者可用咳必清、棕色合剂或可待因。高热、中毒症状较重者,应予以输液与物理降温,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处理并发症,如有继发细菌感染时,针对病原菌及早使用适宜的抗菌药物。中药如感冒冲剂、板蓝根冲剂在发病最初1~2日使用,可减轻症状,但无抗病毒作用。

(2)抗生素治疗:如有细菌感染可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

 1)青霉素640万~960万U/d,分为2~4次静脉滴注。

 2)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轻氨苄每次0.5g,口服,每日3次;或头孢唑林4-6g/d,分为2~3次静脉滴注;或头孢拉定3-4g/d,分为2~3次静脉滴注。

3)大环内酯类:红霉素2g/d。分4次口服;或1~2g/d。静脉滴注;或罗红霉素0.15g,口服,每日2次;或阿奇霉素0.5g,口服。每日1次:

 4)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每次0.4g。静脉滴注,每口1次;或环丙沙星,每次0.4g,静脉滴注,每日1次。

 (3)抗病毒药物治疗:早期应用抗病毒药有一定效果。可减少病毒的排毒量,抑制病毒复制,减轻临床症状,并防止病毒向下呼吸道蔓延导致肺炎等并发症:

 1)金刚烷胺:为M2离子通道阻滞剂,可阻断病毒吸附于敏感细胞,抑制病毒复制,对甲型流感有效。发病48小时内用药效果好。

用量:成人为每日100~200mg,老人每日100mg,儿童为4—5mg/(kg·d);

用法:分2次口服,疗程5日;

不良反应:口干、头晕、嗜睡、共济失调等神经系统症状。

2)甲基金刚烷胺用量:100-200mg/d,分2次口服,其抗病毒活性比金刚烷胺高2-4倍,且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少。

(4)中医中药治疗:可选用中成药有清热解毒口服液每次10ml,口服,每日3次;或双黄连口服液每次10-20ml,口服,每日3次。流行性感冒

(5)可能有用的药物或疗法

1.维生素C:有报道称大剂量的维生素C(8.0g/L)可缩短病程,减轻症状。

2.葡萄糖酸锌锭剂:体外实验显示其对鼻病毒有抑制作用,有临床对照试验表明症状持续时间缩短,但不良反应较多。

3.呼吸加热湿化气:因为鼻病毒复制的最适宜温度是33℃,故提倡呼吸加热湿化气治疗感冒。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