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养生保健

主动脉瘤相关的临床症状

导读:对未破裂且无症状的主动脉瘤,如直径增大至一定程度或增长速率较快,破裂风险增加,则亦具有外科干预的指征。

一、主动脉瘤临床表现

 1.症状

一般都在动脉瘤逐渐增大时发生疼痛,性质为深部钻孔样,部位胸主动脉瘤多在上胸部或者背部,肩胛下向左肩、颈部、上肢放射。腹主动脉瘤则主诉下背部疼。如果疼痛的强度增加可能预示着即将破裂,压迫邻近组织如上腔静脉、肺动脉、气管、支气管、肺和左喉返神经、食管,可引起上腔静脉综合征、呼吸困难、咳嗽、喘鸣,甚至继发感染、咯血、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呕血等,降主动脉瘤可侵袭椎体,压迫脊髓引起截瘫。

2.体征

主动脉弓动脉瘤可在胸骨上窝触及异常搏动,胸主动脉可在腹部正中偏左触及一韧性包块,搏动明显,在瘤体部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如弓部瘤影响主动脉根部,引起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听诊主动脉瓣区可闻及舒张期杂音。如压迫上腔静脉可出现颜面、颈部及上肢水肿。

二、主动脉瘤的治疗方法

 1.内科治病

控制高血压,治疗伴随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及心功能不全等。

2.外科治疗

对已发生破裂的主动脉瘤,应急诊尽快行外科治疗。对未破裂的主动脉瘤,如出现腹痛、腰背痛等症状,则具有手术干预的指征。对未破裂且无症状的主动脉瘤,如直径增大至一定程度或增长速率较快,破裂风险增加,则亦具有外科干预的指征。如在腹主动脉瘤,一般直径大于4.5cm,或半年增长大于5mm,即具有外科治疗的指征,目前外科治疗方法主要有两大类:

(1)开放手术

即开腹或开胸,行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管,为传统的治疗方法。手术创伤大、风险高,对患者的身体条件相应的要求也较高。

(2)腔内修复术

经动脉穿刺或小切口,在主动脉内植入覆膜支架,隔绝瘤腔并原位重建血流通路。因无需开胸、开腹,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三、老人有主动脉瘤会出现的症状

一、压迫症状

老年人得了主动脉瘤回出现压迫症状,主动脉弓动脉瘤可刺激、压迫气管或阻塞支气管引起咳嗽和呼吸困难,压迫上腔静脉可出现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的表现,压迫喉返神经出现声音嘶哑或失音。降主动脉瘤可压迫食管出现吞咽困难。腹主动脉瘤压迫幽门或十二指肠可出现恶心呕吐,肠系膜动脉受压可出现麻痹性肠梗阻症状,若压迫脊髓可出现不同节段脊髓受压征象。

 二、腹部肿物

腹部搏动性肿物是腹主动脉瘤最明显的体征,常见于中上腹或脐部,触诊有扩张搏动的特点,并在瘤体部位有时可听到血管性杂音或伴有震颤,则诊断常可确立,但需与正常主动脉的搏动相鉴别,尤其在体形较瘦的女性患者需特别注意。如腹部肿物出现明显压痛,提示瘤体接近破裂。

 三、疼痛

疼痛是主动脉瘤患者最为常见症状,疼痛性质多为胀痛和跳动,可能系动脉壁内神经受扩张性牵拉或动脉瘤压迫周围组织所致。胸主动脉瘤引起的疼痛多位于胸骨后或背部,如压迫侵蚀胸骨、肋骨或脊椎及神经时疼痛可加重。

 四、心功能不全

主要见于升主动脉根部动脉瘤,由于常伴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反流,可逐渐出现左心室扩大心功能不全的表现,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舒张期及收缩期杂音。一旦出现心力衰竭后心脏功能可迅速恶化。

五、破裂

瘤体破裂见于30%~50%的病人,可为初发的致命性症状。胸主动脉瘤破裂时病人可突发胸部疼痛加重,为剧烈撕裂样痛,不能被止痛剂缓解,破裂至气管、支气管可发生咯血,破裂的症状。

四、主动脉瘤的并发症

 1、脑积水

是主动脉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急性脑积水在手术同时行脑室外引流即能解决,而慢性脑积水需行手术分流。

2、动脉瘤再破裂

是血管内栓塞术的严重并发症,因血压急剧波动、术中机械刺激、术后抗凝治疗凝血机制改变引起的。瘤体的破裂与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病人可突然出现精神紧张、痛苦表情、躁动、剧烈头痛、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小便失禁。急查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腰穿可见血性脑脊液。护理病人随时一定要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术后入神经外科ICU仔细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瞳孔变化、肢体活动情况、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和呼吸改变。对血压高者控制性降低,将血压降至16/1lKpa左右。对清醒病人,指导其绝对卧床48~72h,48h内勿剧烈晃动头部,保持情绪稳定及大便通畅。

3、脑梗塞形成

术后血栓形成或血栓栓塞引起脑梗死是手术的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因脑动脉闭塞、脑组织缺血而死亡。术后应早期严密观察语言、运动和感觉功能的变化,经常与患者交流,以便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如术后发现一侧肢体无力、偏瘫、失语甚至神志不清等。应考虑脑梗塞的可能,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术后患者处在高凝状态,常规给予短期48h肝素化,配合长期阿斯匹林治疗,以防脑梗塞。治疗时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每10~30min测血压一次,并详细记录,观察牙龈、结膜、皮肤有无出血点,大小便颜色,以及头痛、呕吐等颅内出血症状。

4、脑血管痉挛

是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若病人出现一过性神经功能障碍,如头痛、血压下降、短暂的意识障碍及肢体瘫痪,可能是脑血管痉挛所致。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扩容、解痉治疗。持续低流量吸氧,改善脑组织缺氧。护理病人随时要特别注意神经系统症状的改变,并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血管造影、栓塞所至的痉挛常可持续3~4周,为防脑血管痉挛,临床上常用尼莫同持续微量泵泵入。尼莫同是一种高度选择性作用于脑组织的钙离子拮抗剂,它既能直接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又可作用于神经元细胞,增强其抗缺血、缺氧的能力,加速其正常生理活动恢复。在应用尼莫同时应严密监测心率、血压变化,如血压下降、面色潮红、心悸等反应,应及时减慢滴速或停药。同时给予补液、扩容与支持治疗。

 5、迟发性过敏反应

应用离子造影剂易发生过敏反应,但有的病人应用非离子造影剂仍可发生过敏现象。造影剂进入人体时间长、剂量大时,可发生类似过敏症状。轻度的过敏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皮肤搔痒、荨麻疹等,重者出现休克、呼吸困难、四肢抽搐等。因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熟悉造影剂过敏反应的处理。

 6、下肢血栓

栓塞治疗中,不同程度的血管内皮受损均可造成下肢动脉血栓的形成。表现为术侧下肢皮肤不同程度发绀或下肢疼痛明显,足背动脉搏动较对侧明显减弱,提示下肢栓塞的可能。术后每15~30min触摸足背动脉1次,观察下肢末梢循环情况,如足背动脉搏动有无减弱或消失,皮肤颜色、温度、痛觉是否正常。术后因患者处于高凝状态,肢体瘫痪,精神紧张,缺乏适当的活动,一旦造成下肢静脉血栓,嘱病人绝对卧床、抬高患肢、利于静脉回流、限制肢体活动,遵医嘱给予溶栓、抗凝药物治疗。

 7、穿刺部位血肿

血肿易发生在术后6h内,原因是动脉血管弹性差、术中肝素过量或凝血机制障碍,术后穿刺侧肢体活动频繁、局部压迫力度不同等。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瘀紫。病人手术毕安全回病房后,一定嘱病人平卧24h,伤口沙袋压迫6h,同时穿刺部位侧下肢禁屈曲、制动。随时观察穿刺点局部渗血、血肿情况。小血肿一般不与处理,几天后可自行消退。如出血量大,血压下降,出现大血肿,除压迫股动脉加压包扎外,24h后可热敷局部,足部抬高,以利于静脉回流,并注意观察病人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