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四季养生

春季有哪些养生小常识 春季更要润肠通便预防便秘

导读:因此衣着最好慢慢减少,不要一下子换上夏季的短袖短裤,寒邪伤肺,容易导致鼻塞、咳嗽、感冒等,尤其中老年人不要急于减穿衣服。

一、春季养生小常识有哪些呢

1、每天坚持多喝水

每天坚持多喝水,能够增强身体系统的循环速度,缓解紧张的身体机能,提升预警能力和能量消耗。其实喝水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减肥。如果你每天摄入16盎司的水,一年就能瘦掉5磅。

2、不要急于减穿衣服

春天因气候变化大,加上阳光普照,常让人忽略初春的善变与寒冷。因此衣着最好慢慢减少,不要一下子换上夏季的短袖短裤,寒邪伤肺,容易导致鼻塞、咳嗽、感冒等,尤其中老年人不要急于减穿衣服。大家都知道“春捂秋冻”,捂的度就是不能过汗,如果天气很热了还里三层外三层的捂着,出很多汗就不好了。

3、早上梳头、晚上泡脚

《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至夜卧时,用热汤下盐一撮,洗膝下至足方卧,以泄风毒脚气,勿令壅滞。”就是说,春天早上梳头、晚上用淡盐水泡脚,能促进人体气血运行,保健防病。

4、晚睡早起,不可恋床

春季养生在睡眠上要保持“晚睡早起”的习惯。晚点睡觉指晚上9点以后入睡。早起是指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起床,有利于气机的生发,晚点睡不是越晚越好,最好在晚11点前入睡,否则第二天容易双目赤红,容易肝火上升。

5、晨起提倡宜伸懒腰

之所以提倡晨起宜伸懒腰,是因为经过一夜睡眠后,人体松软懈怠,气血周流缓慢,故方醒之时,总觉懒散而无力,此时若四肢舒展全身肌肉用力,并配以深吸深呼,则有吐故纳薪、行气活血、通畅经络关节、振奋精神的作用,可以解乏、醒神、增气力、活肢节。

6、多晒太阳补钙

春分过后,日照时间渐渐变长。当大地脱去冬天寒冷的外衣,阳光洒在身上温暖而柔和。此时,我们应该尽情享受阳光带来的健康益处。民间素来有“学会晒太阳,胜过吃补药”的说法。最好走出家门晒太阳,不要隔着玻璃晒。

7、“躲避”紫外线,注意防晒

一般只有到了炎夏,才会想起紫外线的存在。其实在春季,紫外线就已经开始对皮肤进行伤害。尤其在中午11时至下午3时这段时间,紫外线的强度比你料想得要高许多。紫外线很容易促使雀斑的生成,黑色素的沉积。因此防晒很重要。

8、抵御春困有妙招

“春困”使人身体疲乏,精神不振,应多吃红黄色和深绿色的蔬菜,如胡萝卜、南瓜、番茄青椒、芹菜等,对恢复精力,消除春困很有好处。生活节奏要有规律,不要三天两头熬通宵、睡觉时间时早时晚。饮食忌过饱,一日三餐不要吃得太饱,否则胃过度膨胀,人容易犯困。

9、多吃甘温之品

中医学认为,“春日宜省酸删甘,以养脾性”。那是因为春季为肝气旺的时候,肝气则会影响到脾,所以春季容难呈现脾胃虚弱病症;而多吃酸味的食物,会使肝功能偏亢,故春季饮食保养,宜选辛、甘温之品,忌酸涩。性温味甘的食物:谷类如糯米、黑米、高粱、燕麦;蔬果类如南瓜、扁豆、红枣、桂圆、核桃、栗子;肉食如牛肉、鲫鱼、鲈鱼、黄鳝。

10、雾天不宜锻炼

春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锻炼的热潮中来,但雾天不宜进行锻炼。雾珠中含有大量的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锻炼时由于呼吸量增加,肺内势必会吸进更多的有害物质。

11、过敏者最好离花粉远点

春天里应尽量少到鲜花盛开的地方,避免接触到花粉。出门最好戴上纱巾,避免接触到柳絮或杨絮。有风的天气出门最好戴口罩,空气质量不好的时候(如有沙尘、浮尘或阴霾天气)最好不要出门,出门也要随身携带应急药物。如果要到户外锻炼,最好选择早晨或者雨后空气比较好的时候。

12、保健防病

春天温暖多风,最适于细菌、病毒等繁殖传播,易发生流感、肺炎、支气管炎、流脑、猩红热、腮腺炎以及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所以一定要讲卫生,勤洗晒衣被,除虫害,开窗通风,提高防御能力,传染病流行时少去公共场所,避免传染;春天又是气候交替的过渡季节,若不重视保健,或过食辛热助火之品,再被时令之邪引发,一些旧病即易复发,如偏头痛、慢性咽炎、过敏性哮喘、高血压、心肌梗塞、精神病等,应特别注意从衣食住行各方面调摄预防。

二、春季更要如何润肠通便预防便秘

导致春季便秘的原因

1、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使食物的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不足,或因摄入的食物过少、过细,尤其是缺少遗留大量沉渣的食物,使肠道刺激减少,反射性蠕动减弱而造成便秘。2、生活习惯改变、排便姿式不当、经常服用强泻剂及灌肠等,均可造成直肠反射敏感性下降,以致虽有粪便进入,而不足以引起有效的神经冲动,使排便反射不能产生而引起便秘。

3、精神抑郁或过于激动,使条件反射发生障碍而引起便秘。

4、不良的生活习惯、睡眠不足、持续高度的精神紧张状态等,也可造成结肠的蠕动失常和痉挛性收缩而引起便秘。

便秘病人要经常保持心情愉快,不要动辄生气上火,以避免便秘的发生。适当地参加体育运动,特别是要进行腹肌锻炼,以便增强腹部肌肉的力量和促进肠蠕动,提高排便能力。此外,还可从通过食物防治法来防治。

 香蕉

香蕉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糖分,具有很好的润肠通便功能。不过,这种作用只有熟透的香蕉才具有,生香蕉可能会起到反作用。

苹果

苹果含有丰富的水溶性食物纤维——果胶。果胶有保护肠壁、活化肠内有益的细菌、调整胃肠功能的作用,所以它能够有效清理肠道、预防便秘。同时,苹果里的纤维,能使大便变得松软,便于排泄。另外,苹果里的有机酸,能刺激肠道蠕动,有助排便。

核桃

核桃仁含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磷、铁、β-胡萝卜素、核黄素等,除了润肠通便外,还有补肾固精、温肺定喘之功能,可治疗肾虚喘嗽、腰痛脚弱、阳痿遗精、小便频数、大便燥结等。长期服用疗效更佳。

葡萄柚

午晚饭后,吃半个或一个葡萄柚,坚持吃可起到通便顺畅的效果。

红薯

味甘性温,能滑肠通便,健胃益气。含有较多的纤维素,能在肠中吸收水分增大粪便的体积,起到通便的作用。

糙米

糙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淀粉、维生素B1、维生素A、维生素E、纤维素、钙、铁和磷等矿物质,其中丰富的纤维素有助排便。

三、应对回南天侵袭有妙招

 1、早晚关窗

回南天到来时,早晚关窗是最直接的防潮方法。回南天气不需要长时间开窗通风,反而一定要紧闭家中的窗户,特别是关闭朝南和东南的窗户,这样就能很好的避免潮湿空气进入室内。早晚湿气重,若不及时关上门窗,水汽将严重渗透至家居的每个角落。如果害怕空气无法流通的话,建议在中午的时候短暂开窗。

2、挂干燥剂

除湿干燥剂能有效帮助防潮。常见的防潮除湿的干燥剂一般有吸湿盒和除湿包两种。回南天里,购买一些除湿干燥剂放在在客厅、房间、洗手间和厨房等日常生活的大空间里,能帮助吸附空气中的水分,而且不少干燥剂还有各种香味,能让室内飘香。

而衣柜、鞋柜等密闭的空间可以挂一些除湿包,这些以吸水树脂和木炭为制作原料的除湿包能帮助吸附衣柜、鞋柜等空间的水分,防止衣服受潮。

3、除湿仪器

如今,许多家用电器都有除湿作用。如一般家庭使用的空调,但是空调除湿的效果比较缓慢,而且容易让人感到寒冷。那么可以选择取暖的暖风机,只是暖风机的有效辐射范围小,无法起到立竿见影的除湿效果。

4、铺报纸

在家中地板或者桌子上铺上一些报纸能够帮助吸湿,能防止家里变得湿漉漉。

5、辣椒干、炮仗、火盆

传统的防潮方法是在家里放上一些辣椒干,或者是防止一些可靠的炮仗,因为炮仗内有硫黄,不但可除湿还可除虫。还可以烧上一盆火炉来提高室内的温度,使水汽无法凝结,从而减轻室内湿度,但要注意通风。

6、用热水加盐拖地板

这种方法能够加速水分挥发,在拖完地之后,在家门口铺上一些废旧纸箱或报纸,减少鞋底把水分带入。

四、回南天祛湿吃什么

1、鲜土茯苓煲猪瘦肉

材料:鲜土茯苓200克、马蹄10个、红萝卜、连须玉米各1条,蜜枣3个,陈皮1/3个,猪瘦肉400克,生3片。

做法:各物分别洗净。鲜土茯苓切块,马蹄去皮,红萝卜、玉米切段,蜜枣去核,陈皮浸泡。一起与猪瘦肉、姜下瓦煲,加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下盐便可。

功效:土茯苓有祛湿热、利筋骨、健脾胃的功效,以新鲜的土茯苓配爽甜鲜美消滞的马蹄、宽中益气滋润的红萝卜煲猪瘦肉汤,有清热祛湿解毒、健脾养胃润肺之功。

2、白鲫鱼煲汤

材料:白鲫鱼、陈皮3克、香菜20克、生姜10克。

做法:用油将鱼两面煎黄,用开水猛火煲汤,煮成白色乳状。然后陈皮3克、香菜20克、生姜10克,稍滚三分钟,加入调料调味即可。

功效:鲫鱼性甘平,补而不燥,健脾去湿,而且还含有丰富的营养。是健脾祛湿的良方。

3、鲜芡实白果煲猪肚

材料:鲜芡实150克,白果肉、腐竹各50克,陈皮1/3个,猪肚1个,生姜3片。

做法:各物分别洗净。猪肚以生粉反复揉擦,再洗净,其各物稍浸泡。一起下瓦煲,加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改文火煲2个半小时,下盐便可。

功效:芡实性味平和而甘、微涩,中医认为有补脾祛湿、益肾固精之功。《神农百草经》说它“主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南方的春日尤为湿困,且前段时间料峭春寒、春雨连连,春寒春湿易伤脾胃。以鲜芡实配白果煲猪肚,清润可口,有健脾祛湿、养胃益肾的功效。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