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部位养生

老年性耳聋的自测方法 引起老年性耳聋的原因

导读:一段时间内发现自己的听力越来越差,而且对声音的分辨能力也下降,有时可以听见声音,但就是听不清内容,需要别人给自己重复。

一、老年性耳聋的自测方法有哪些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年轻人在跟老年说话的时候,嗓门特别的大,那样子看上去像在冲着老年吼,非常不礼貌。老年性耳聋是老年经常会患上的一种疾病,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老年性耳聋的常见症状表现有哪些。

1、老年常常出现听觉重振现象,别人说话他们听不清,把音量提高他们又嫌太吵,这是老年性耳聋症状。

2、一段时间内发现自己的听力越来越差,而且对声音的分辨能力也下降,有时可以听见声音,但就是听不清内容,需要别人给自己重复。

3、嘈杂环境中,老年对语言的理解力更差,即使老年的听敏度损失不大,但在有噪声的环境中,其理解语言的困难度要比听力正常的年轻人大得多。

4、部分老年性聋患者伴有耳鸣的症状,初期耳鸣表现为间接性的,往往在夜深人静时出现,慢慢会变为持续性的,白天也可以听见。

5、语言分辨率与纯音听力不成比例,表现为许多老年尽管纯音听力基本正常,但仍不能理解讲话的内容。

众所周知,老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听力和视图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作为老年性耳聋患者的子女,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父母听力不好而冷落了他们,对他们不闻不问,对待老年性耳聋患者我们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让他们感到孤独。

二、老年性耳聋的治疗误区

误区一、老年性耳聋是自然现象:很多老年人都有听力下降,他们往往因此把听力下降认为是正常的,而不愿主动就医,并认为老年性耳聋是自然规律,不可逆转,干脆“耳不听为净”。人对信息的交流是以语言为主的,无论人与人的对话,还是看电视听收音机,如果听力受影响,交流肯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甚至逐渐丧失这种能力、严重影响到自己和身边人的交流。现实中,很多长寿的老人耳朵并不聋,这表明老年性耳聋虽然多见,但年龄性老化并不是致聋的主要因素,积极采取治疗甚至还有康复希望。

误区二、耳鸣会变聋:与有些耳聋也不就医的人不同,也有不少老人一出现耳鸣就开始紧张,甚至担心会变耳聋。殊不知在出现听力下降的症状后过度担忧,可导致内分泌失调,血管紧张素增多、血压升高,可加重内耳病变。因此,有点耳鸣就过度紧张也是不正常的。

误区三、耳聋什么时候治都一样:很多老人都不知道,刚出现明显听力下降是可以积极治疗的。造成老年人听力骤降的常见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因血液供给受影响;另一种是因病毒感染所致。他指出,如果是在出现症状一个星期内就医,前者可用物做抗凝和扩血管的治疗;后者可做抗病毒治疗。当然,并不是随便找点消炎或抗病毒物吃了就行,这类人用还需尽量注意保护内耳血管以免二次受损。

三、引起老年性耳聋的原因是什么

一.长期接触噪音据Rosen调查,苏丹地区偏僻部落人的听力,比城市居民听力好,特别是65岁以上老人,多能保持较好的高频听力。Weston(1964年)调查城市居民老年聋发病比乡村早。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长期噪音损伤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二.不同饮食习惯的影响据苏联(1976年)普查莫斯科及格鲁吉亚两地区居民听力发现,后者地区多吃素食,冠心病发病率少,老年人听力多保持较好,而莫斯科居民以肉食为主,血胆固醇较高,心血管病发病率高,老年人听力亦差。Rosen(1962年)发现吃低饱和脂肪饮食的老人平均血胆固醇为5.2mmol/L,而吃饱和脂肪饮食者血胆固醇可升高达6.76mmol/L。Weston(1964年)调查老年耳聋中70%患有动脉样硬化,耳聋轻重与动脉硬化程度呈正相关。

三.遗传因素Lowell(1977年)将耳聋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65岁以下有家族耳聋史,为平坦型或盆式听力曲线;65岁以上无家族耳聋史,为下坡型听力曲线,语言识别率低,遗传基因占主导地位。在遗传上,男女性别亦有不同,女性组织耐受性比男性强,而且男性接受恶劣环境和噪音的损伤机会也比女性者多,吸烟饮酒比女性多,故老年性耳聋男比女多两倍。

四.缺乏锌元素:锌是人体必需的14种微量元素之一,被称为"生命元素",耳蜗内锌的含量高于其他器官。据调查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人,耳蜗内锌的含量偏低,影响到耳蜗的功能,进而导致听力减退老年性耳聋的病人,血清中的锌浓度偏低者占1/3。

四、老年性耳聋的症状表现

1.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

老年性耳聋大多是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双侧耳聋程度基本一致,呈缓慢进行性加重。

 2.高频听力下降为主

听力下降多以高频听力下降为主,老人首先对门铃声,电话铃声,鸟叫声等高频声响不敏感,逐渐对所有声音敏感性都降低。

3.言语分辨率降低

有些老人则表现为言语分辨率降低,主要症状是虽然听得见声音,但分辨很困难,理解能力下降,这一症状开始仅出现在特殊环境中,如公共场合,有很多人同时谈话时,但症状逐渐加重引起与他人交谈困难,老人逐渐不愿讲话出现孤独现象。

4.重振现象

部分老人可出现重振现象,即小声讲话时听不清,大声讲话时又嫌吵,他们对声源的判断能力下降,有时会用视觉进行补偿,如在与他人讲话时会特别注视对方的面部及嘴唇。5.耳鸣多数老人伴有一定程度的耳鸣,多为高调性,开始时仅在夜深人静时出现,以后会逐渐加重,持续终日。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