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养生保健

心脑血管健康知识介绍 心脑血管疾病分类说明

导读:营养的利用率高达98%以上,其中钙、磷、铁和维生素a含量很高,b族维生素也很多,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一、心脑血管健康知识都是什么

高血脂、高胆固醇的人躲鸡蛋就像躲“炸蛋”,的确,出于健康考虑,他们不能多吃鸡蛋,但是并不等于这些人每天连一个鸡蛋都不能吃,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肿瘤科主任李佩文教授指出:蛋黄中的卵磷脂其实对防治心脑血管是有益的!对胆固醇不高的人来说,每天一个鸡蛋刚刚好,而且鸡蛋清还有软化血管的作用。

鸡蛋的营养价值相当丰富:一个鸡蛋含蛋白质7克、脂肪6克、产生热能82千卡。营养的利用率高达98%以上,其中钙、磷、铁和维生素A含量很高,B族维生素也很多,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许多人只看到鸡蛋中含有高浓度的胆固醇,但是却忽视了这样一些事实:鸡蛋当中同样也含有许多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因素。比如鸡蛋黄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它有助于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把胆固醇带出血管等组织。此外,鸡蛋黄中所含有的维生素B6、维生素B12和叶酸,都有助于降低血液中同半胱氨酸的浓度,从而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李佩文教授说,在文献资料中,民间用于体质恢复和保健的鸡蛋良方,竟达几十种。鸡蛋的营养与人体有亲和性,容易吸收,所以是小儿、老人、产妇以及肝炎、结核、贫血患者、手术后恢复期病人,鸡蛋是必不可少的补品。

常人如果每天进食一个鸡蛋,会保护生命,延长寿命。鸡蛋含有人体需要的几乎所有的营养物质,故被人们称作“理想的营养库”,营养学家称之为“完全蛋白质模式”。不少长寿老人的延年益寿经验之一,就是每天必吃一个鸡蛋。

不仅如此,鸡蛋中含有丰富的DHA和卵磷脂等,对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有很大的作用,能健脑益智,避免老年人智力衰退,并可改善各个年龄组的记忆力。

从中医角度看,“鸡蛋乃血肉有情之物”,就是说,它可以补肺养血,鸡蛋清有清肺利咽的功效。鸡蛋蛋白质对肝脏组织损伤有修复作用,蛋黄中的卵磷脂可促进肝细胞的再生。

鸡蛋中还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2,它可以分解和氧化人体内的致癌物质,鸡蛋中的微量元素也都具有防癌的作用。作为肿瘤专家,李主任进一步说明:肿瘤患者手术以及放化疗后体质虚弱,可用鸡蛋相补。

二、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说明

1.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可使动脉血管壁增厚或变硬,管腔变细,进而影响心脏和脑部供血。高血压可使心脏负荷加重,易发生左心室肥大,进一步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当血压骤升时,脑血管容易破裂发生脑出血;或已硬化的脑部小动脉形成一种栗粒大小的微动脉瘤,当血液波动时微动脉流破裂而造成脑出血;或高血压加快动脉硬化过程,动脉内皮细胞受到损伤,血小板易在伤处聚集,又容易形成血栓,引发心肌梗死或脑梗死

2.血液黏稠

现代生活节奏紧张,家庭、事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情绪也愈来愈不稳定;同时,过量饮酒、摄入太多食物脂肪、缺少必要的运动,加之生活环境的污染,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急剧下降,摄入体内的负离子也就不足,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减慢,血液流速会减慢,血黏度迅速升高,造成心脑供血不足,如果不及时预防、调理,将会引发冠心病、高血压、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

3.吸烟

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发病率高得多,在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人中,冠心病的发病率为不吸烟者的3.5倍,冠心病、脑血管病的死亡率为不吸烟者的6倍,蛛网膜下腔出血多3~5.7倍。在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中,吸烟占第一位。烟碱可促使血浆中的肾上腺素含量增高,促使血小板聚集和内皮细胞收缩,引起血液黏滞因素的升高。

三、心脑血管疾病的分类

 一、脑血栓:

脑栓塞的治疗应包括对于原发病即栓子来源器官病变的治疗和脑栓塞的治疗两部分。脑栓塞的治疗主要在于改善脑循环,减轻缺血缺氧所致的脑损害。各种治疗措施与脑梗死大致相同,由于脑栓塞极易发生梗死后出血,故抗凝治疗必须慎重。这是介绍治疗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1.一般处理:

①卧床及镇静处理。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心脏功能。③注意营养状况,保持水和电解质的平衡。④加强护理防止肺炎、泌尿系感染和褥疮等并发证的发生。

2.脱水降颅压:

是治疗脑栓塞的主要措施之一,目的在于减轻脑水肿,防止脑疝形成,以降低病死率。常用的是高渗脱水剂、利尿药和肾上腺皮质激素。

二、脑动脉硬化:

一般治疗:应注意劳逸结合,生活有规律、避免情绪激动和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对出现痴呆、精神障碍和行动不便的病人要加强生活护理。

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1.积极治疗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脑动脉硬化等。2.抗血小板聚集:可选用肠溶阿司匹林或氯比格雷等。3.改善脑微循环:如尼莫地平、桂利嗪(脑益嗪)等。

四、心脏病:

对病因已明确的患者,积极治疗病因可收到良好效果。

四、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办法

荤素菜合理搭配

以新鲜蔬菜为主膳食中的动物油、肥肉和一些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猪脑、猪肝、皮蛋、鱼子、蟹黄、鱿鱼、奶油等,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多量摄入会导致血胆固醇增加,促使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而植物性油脂含有的是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血胆固醇、预防冠心病的作用。有数据提示,通过严格控制饮食中动物脂肪的摄入总量,降低饱和脂肪比例,增加不饱和脂肪的成分,可使血清胆固醇降低约10%,甘油三脂降低30%。

少吃多餐

控制好进食量人体的热量主要来源于蛋白质、脂肪及碳水化合物,其中蛋白质多存在于动物类食物如瘦肉、鱼虾、禽类、蛋类、乳类等,植物性食品如豆类及豆制品中含量也很高。脂肪多存在于食用油及肥肉中。碳水化合物多存在于谷类及根茎类蔬菜中。如放纵食欲,进食量超过了身体的热量需要,就会转化为脂肪积存体内,使人发胖,血脂增高,致生动脉硬化。中医格言“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说的是经常饱食,会损伤胃肠功能,导致胃肠病的发生。还应看到,长期的饮食过量,体内的脂肪过剩,会使血脂增高,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因此要根据体重的不同,控制进食量。超体重者一定要减低热量。据推算,50克富强面粉大米可产生热量175千卡,如果每天食用0.4千克,则可产生热量1400千卡,再加上适量的肉食、豆类制豆、蔬菜等副食,差不多够一天的热量。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