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幼儿保健

关于婴儿出牙的小知识 出牙前有什么征兆

导读:如果你的宝宝不仅有长牙的种种迹象,流很多口水、牙龈发肿,而且他似乎还很疼,总是使劲大哭就是一种明显的迹象,那你就要带他去看医生了。

一、婴儿出牙的时间与顺序

 1、婴儿出牙时间:

宝宝6、7个月大时,乳牙开始相继萌发出来,但也可能提早到3、4个月,或延后到11、12个月才长牙,通常前牙会有前后6个月的差异,后牙的差异甚至可达1年。一般来说,宝宝出生后4~10个月开始出乳牙,1岁时萌出6~8颗,2岁至2岁半时出齐,长满完整的20颗乳牙。

 2、婴儿出牙顺序:

5~10个月,上下各长两颗乳中切牙;6~14个月,上下各长两颗乳侧切牙;10~17个月,上个各长两颗第一乳磨牙;18~24个月,上下乳尖牙各长两颗;20~30个月,上下各长两颗第二乳磨牙。

 3、婴儿长牙特点:

孩子出生时,乳牙长在牙床内,已经做好了长牙的准备。但开始长牙的时期和牙齿长全之前的速度各人差异很大。

小贴士:如果到了1岁时,你的宝宝还没有长牙的迹象,就需要在宝宝的12个月体检时向医生咨询一下。早产儿可能要晚几个月长牙。

如果你的宝宝不仅有长牙的种种迹象,流很多口水、牙龈发肿,而且他似乎还很疼,总是使劲大哭就是一种明显的迹象,那你就要带他去看医生了。长牙对宝宝来说,不应该是一种极为痛苦的折磨。

二、婴儿出牙的8种常见症状

 1、流口水:

宝宝约从十周到三、四个月大左右开始流口水,长牙尤其会刺激口水的分泌。下巴或面部起疹。宝宝的下巴及脸部皮肤可能因和唾液长期接触而过敏发疹。要避免这种现象,应该常擦拭宝宝流出的口水。当皮肤呈现干燥时,不妨擦上温和的乳液来滋润。

 2、轻微的咳嗽:

过多的唾液会使宝宝出现反胃或咳嗽的现象。只要不是感冒或过敏,那就无所谓。啃咬。长牙的宝宝可能见人(或物)就咬──从他自己的手到妈妈的乳头、甚至陌生人的手指头──无非是想借啃咬的施力来减轻牙床下长牙的压力。

 3、疼痛:

发炎是柔缓的牙床纤维对付迫近的牙齿唯一的办法,对某些宝宝它会造成剧痛,有些宝宝则丝毫没有感觉。尤其是长第一颗牙及臼齿时最不舒服(不过臼齿大约是在一岁以后才会长)。

 4、易怒:

当齿尖愈来愈逼近牙床顶端,发炎的情形愈严重,不断的疼痛使宝宝变得易怒。拒绝进食。长牙的宝宝在喂奶时常变得浮躁不定。他可能因为很想塞个东西进嘴巴而显得急欲吸奶,但一旦开始吸奶又会因为吸吮的动作而使牙床疼痛,于是又显得对吸奶毫无兴趣。已经开始吃固体食物的宝宝也会拒绝进食固体食物,那就得靠喂母乳或配方奶粉来补充营养。如果宝宝拒绝进食的情况严重,就要带去看医生了。

5、腹泻:

有些医生认可腹泻与长牙有关联──可能是吞下太多的口水造成大便松软;有些医生则否决此说。无论有无关联,父母都不应该轻忽宝宝腹泻的现象。

6、轻度发烧:

发烧和腹泻一样,也是医生们各持其说。不过,牙床发炎的确会引起轻度的发烧(低于38.3度C)。如果发烧持续三天以上,还是该去看看医生。

7、不眠:

宝宝常会因牙不舒服而整夜不眠。如果宝宝突然惊醒,不要急着哄他或喂食,看看他自己能否安定下来。这种情形多发生在长第一颗牙及臼齿时。

8、牙床出血:

有时候,长牙会造成牙床内出血,形成一个瘀青色的肉瘤。这没什么好担心的,多数医生建议它们自然分解还原。冷敷可以降低疼痛并加速内出血的消失还原。

三、婴儿出牙期的护理常识

1、牙齿的发育需要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D、C)和矿物质(如钙、磷、镁、氟等),因此,宝宝出牙期间的饮食调理很重要,富含蛋白质、钙质、维生素类的食物,如蛋、牛奶、豆浆、豆腐、水果、蔬菜等,都有助于宝宝牙齿的健康发育。甜食是影响牙齿的大敌,糖果、带黏性的甜食或碳酸饮料都会引起蛀牙,还会影响食欲,因此要避免宝宝就餐前尤其是睡前吃零食或糖果。

2、要有良好的喂养习惯。每次给宝宝喂养食物后,再喂几口白开水,以便把残留食物冲洗干净,如有必要父母可戴上指套或用棉签等清除食物残渣。

3、经常带宝宝到户外活动,晒晒太阳,这仅可以提升宝宝免疫力,还有利于促进钙质的吸收。

4、发现宝宝有出牙迹象,如爱咬人时,可以给些硬的食物如面包、饼干,让他去啃,夏天还可以给冰棒让他去咬,冰凉的食物止痒的效果更好。

5、入睡前不要让宝宝含着奶头吃奶,因为乳汁沾在牙齿上,经细菌发酵易造成龋齿。睡前喂牛奶,不要加糖。

6、注意纠正宝宝的一些不良习惯,如咬手指、舐舌、口呼吸、偏侧咀嚼、吸空奶头等。

提示:宝宝萌牙后,应经常请医生检查,一旦发现龋齿要及时修补,不要认为反正乳齿将来被恒齿替代而不处理。

四、防止宝宝乳牙患龋的清洁妙招

“有数据显示,从出生到5岁前,宝宝致龋率高达70%,像含着奶瓶睡觉等都容易诱发“奶瓶龋”。”专家介绍,父母平时可用清洁的纱布裹住手指轻轻按摩宝宝的牙床。当宝宝吃完奶后,用沾过清水的棉花棒清洁宝宝口腔内残留的奶块,也可以有效防止牛奶中的糖在口中酸化。

“孩子在长乳牙阶段致龋的主要原因就是口腔环境污染、清洁不得当。”专家表示,那么从宝宝第一颗乳牙萌出,直到其三四岁学会刷牙前,该如何帮助孩子清洁牙齿呢?专家介绍,父母应该将食指裹上纱布,蘸生理水或蒸馏水轻轻擦洗牙齿,喝过奶后给孩子喂一些温开水,用以清洁口腔,早晚各一次,预防“奶瓶龋”的发生。“喂食清水看似可有可无,但是对于稀释口腔中残留的奶汁、清洁内部环境有很大的作用,是这个阶段比较简单可行的方法,因为还要顾及宝宝的配合程度。”

另外,当孩子上下牙全部萌出后,可用小型软质牙刷沿牙齿的缝隙上下刷,也可用牙刷沿牙颈部做小旋转轻刷,在洗刷中注意不要使刷毛伤及口腔黏膜和牙龈;为预防龋齿,应喂不含蔗糖的饮料与流食;喂药或其他营养品后应用清水帮助洁牙;婴幼儿的餐具、毛巾等用品应定期消毒;母亲喂奶之前应清洁奶头。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