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养生保健

嗓子有痰的治疗方法 化痰止咳的食疗方

导读:风痰由风邪侵肺即伤风引起,开始痰白稀,以后可转黄黏痰,病人怕风,舌苔初起白,后转薄黄,杏苏饮加减:杏仁10克,苏叶6克,荆芥6克,前胡10克,桔梗lo克,白前10克。

一、嗓子有痰怎么办

1、寒痰

由寒邪犯肺,使肺内津液凝聚成痰。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热饮,舌苔薄白或腻,小青龙汤加减:桂枝6克,制半夏10克,干姜6克,细辛3克,杏仁10克,白芥子6克。有气喘加炙麻黄6-9克。

2、风痰

由风邪侵肺即伤风引起,开始痰白稀,以后可转黄黏痰,病人怕风,舌苔初起白,后转薄黄,杏苏饮加减:杏仁10克,苏叶6克,荆芥6克,前胡10克,桔梗lO克,白前10克。痰色转黄,加胆星6克,连翘1O克,银花12克。

3、热痰

由热邪侵肺或先受风或寒邪而发高热数天后,使津液烧灼而转化为黄黏痰,病人怕热喜凉饮,舌红苔黄腻,泻白散化裁:桑白皮10克,地骨皮10克,甘草5克,生石膏30克,黄芩1O克,杏仁10克,胆星6克。

4、湿痰

湿邪侵人人体(如居潮湿环境),使肺、脾功能失调或饮食不节而运化失调引起。痰为白色稀水样,病人有身重、倦乏或便溏等症,舌苔薄白或白腻,二陈汤加味:制半夏10克,橘红10克,茯苓lO克,炙甘草5克,杏仁10克,苡仁15克,苍白术各10克。

5、燥痰

由久旱气候干燥、燥邪侵肺,痰黏稠不易咳出或有咳血,病人觉口鼻咽燥等症,舌苔薄黄,清燥救肺汤出入:北沙参15克,天麦冬各lO克,生石膏30克,炙杷叶10克,杏仁10克,生地15克,浙贝10克,玉竹15克。

二、喉咙有痰吃什么水果好

1、梨子

在人们的眼中,梨子是属于比较降火的食物,这一类食物一直被人们当做止咳的好食材。一般情况下,宝宝咳嗽时,我们都会为宝宝准备冰糖雪梨汤。就是将冰糖和处理好的雪梨放进炖锅中炖煮。冰糖雪梨汤是传统止咳的良方,当宝宝出现咳嗽有痰的现象时,还是可以选择饮用冰糖雪梨。

2、柿子

现在正好是柿子上市的季节。柿子具有清热以及止咳的功效。关键是柿子松软香甜,非常适合宝宝食用。柿子还具有润肠的作用,宝宝食用还能够防消化不良的现象。因此,选择食用柿子也是止咳化痰的方法。

3、苹果

苹果的好处比较多,也是属于比较常见的水果。有很多的妈妈可能还不知道苹果具有止咳的效果。苹果具有补心益气的效果,当宝宝出现咳嗽现象时,食用苹果泥,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4、甘蔗

甘蔗是属于比较降火的水果,有滋阴润燥的功效。宝宝出现咳嗽症状,很可能是由于内火太旺的原因。宝宝可以利用甘蔗降火,清热。甘蔗可以有效缓解咳嗽有痰的现象。但是甘蔗比较硬,难食用,我们建议妈妈们可以制作甘蔗汁,方便宝宝食用。

5、荸荠

荸荠具有降火的功效,能够清热解毒。新妈们也可以将其作为止咳祛痰的好良方。

6、枇杷

枇杷的镇咳化痰效果很好,觉得喉咙怪怪的好像有痰,剥几颗新鲜枇杷来吃,可以舒缓喉咙不适。

三、有痰按摩什么穴位好

1、咳嗽痰黄

痰黄说明是肺热之证,选择的穴位当然要有泻肺热的作用,鱼际是手太阴肺经的荥穴,少商为手太阴肺经的井穴,两穴都有泻肺热的功效。

鱼际穴位于手掌大鱼际部的中点处,靠近第一掌骨的边缘,点此穴时,拇指要立起用指尖用力点按,更易出现明显的酸胀感。

少商是手太阴肺经的最后一个穴位,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处,掐之可泄肺中之热。由于穴区窄小,不好用力,故改用指甲掐按,疼痛感较其它穴位为甚,甚至会出现灼热痛感,均属正常。除掐按外,还可用三棱针刺血,而刺血的方法还可以治疗咽喉肿痛,特别有趣的是在哪一侧少商刺血,几乎同时,同侧的咽喉疼痛就会明显缓解。

注意这两个穴位在刺激时手法一定要重一些,因为轻柔的手法为补,而重刺激的手法则有泻的作用。

2、咳嗽痰白

很典型的风寒咳嗽,一般发生在冬天,特点是咳嗽,咽痒,咳痰清稀,痰白稀薄,鼻塞流清涕,舌苔白等,要想防止风寒咳嗽,一定要加强抵御寒气的能力。

低头时,摸到颈后最突起的高骨,在这块高骨的下方就是大椎穴,这里是人体所有阳经汇聚之处,阳气聚集。用手掌搓热颈后的大椎穴,以皮肤发热发红这度,帮助振奋阳气,抗御外邪。如果能洗上热水澡,那么就用热水多冲冲这个部位吧,哪怕只用热气腾腾的毛巾晤晤大椎,都能抵御寒气的侵袭。

当然,中医的特色还是在于治未病,与其生病后想办法解决,还不如彻底杜绝疾病的发生。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咳嗽的麻烦,还是要从日常生活做起,好好爱护你的肺,比任何有效的治疗都要好上千万倍。

四、什么方法可帮助排痰

孩子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时,家长首先应带孩子及时就医,让医生明确诊断后对症使用相关药物,及时应用药物治疗能够去除病因,帮助解除咳嗽、咳痰等不适症状;但家长不要凭经验自行给孩子使用镇咳药物,以免抑制咳嗽中枢而影响正常排痰。除了正确服用药物,以下方法对于排痰也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1.位置法:枕头或被子等做成一个倾斜度约为20~30度的斜面,让宝宝头低脚高地俯卧在上面,这样利用地心吸力促使肺部的痰液流出。注意时间不要太长,5分钟即可,若孩子有不适情况则应立即停止。

2.拍痰法:让孩子俯卧于床上或家长腿上,家长拱起手背呈空心状,从下往上,以适当力道拍打孩子的后背,利用振动使痰更容易沿着气管排出来。拍痰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表现,一旦出现脸色发紫或呼吸不畅等不适时应立即停止。在宝宝吃奶或吃饭前后一小时内最好不要拍痰,每次拍10分钟左右,每天拍4~6次即可。

3.蒸汽法:对于较长的孩子,还可采用蒸汽吸入法,即取杯子盛入半杯热水,让孩子的口鼻接近杯口,吸入蒸汽,以达到稀释痰液、减轻呼吸道黏膜充血和水肿的目的。但要小心烫伤,避免发生意外。

4.饮水法:咳嗽可使气道相对缺水,这可加重呼吸道炎症和分泌物稠度,使之不易咳出。因此多饮水可对咽喉部起到湿润和物理治疗的作用,稀释痰液,利于排出。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