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幼儿保健

婴儿各种症状表现 初生婴儿常见几大症状

导读:哭又可以是新生儿有病的一种征兆:当宝宝两眼发呆,哭声是突然的、短促而不婉转的尖声高音调时,常是脑部有病的迹象。

一、初生婴儿常见5大症状

一、哭

哭是宝宝寻求帮助的唯一方式。新生儿哭时一般不流泪,父母亲常无法根据他的哭声来识别他需要什么。正常新生儿的哭,常是因为饿、口渴或尿布湿、环境温度过低或过高引起的。

哭又可以是新生儿有病的一种征兆:当宝宝两眼发呆,哭声是突然的、短促而不婉转的尖声高音调时,常是脑部有病的迹象。当触及宝宝某一部位哭声加剧时,应仔细检查该部位有无异常。例如,新生儿皮下坏疽主要累及背部和骶尾部,抱起和换尿布时,哭声往往加剧。宝宝哭声无力或哭不出声,则提示病情严重。

哭还是宝宝的一种语言,正常新生儿每天总会哭几阵的。假如他很安静,不哭不闹,显得太“乖”了,反而要引起注意,要判断一下他的大脑发育是否正常。

二、呻吟

如果新生儿因呼吸道或心脏疾患,导致肺功能明显紊乱,或因脑部有疾患,呼气时有哼哼呻吟声,这是病情严重的表现。持续呻吟要比间断呻吟病情更重,应毫不迟疑地送医院诊治。

三、呕吐

呕吐是指乳汁自胃经口吐出时,有较大的冲力,常伴有腹部肌肉的强烈收缩。漾奶(吐奶)是指乳汁自食管或胃经口溢出,一般冲力不大,并不伴有腹部肌肉的强烈收缩。不论呕吐或漾奶,既可能是喂养方法不当,或食物摄入量过多引起,也可能是胃肠道功能紊乱,或先天性肠闭锁、食管闭锁等疾病造成。

一般来说,只要孩子食欲好,日见长胖,有大便,这就不要紧。但要注意喂养方法,喂奶时可取右侧卧位,防止吐出物吸入呼吸道。如果呕吐或漾奶伴有下列表现时,应引起重视,请医生检查:

食欲减退,精神委靡。

发热或前囟饱满。

体重减轻或有失水表现。

呕吐物带血或呈黄绿色。

常吐泡沫状液体或流涎。

腹胀或可见到胃、肠的蠕动波形。

便秘或出生后未排出胎粪。

四、黄疸

新生儿在出生后3~10天,大多出现轻微黄疸,称为“新生儿黄疸”,这是生理现象。但是,由于新生儿生理的特点,使得不少疾病能引起或加重黄疸。因此,当黄疸出现时,要区分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的。如果黄疸具备下列情况之一时,可能并非生理性:

在出生后24小时内黄疸即相当明显。

黄疸遍及全身,呈黄色,并在短期内明显加深。

黄疸一度减退后又加深,或出生后2~3周仍很明显。

大便颜色淡或呈白色,而尿色深黄。

全身状况不正常:发热、食欲不佳、精神不好、两眼发呆。

五、呼吸异常

新生儿正常呼吸时不费劲,每分钟40次左右。若呼吸稍有些快慢不匀、幅度时深时浅,但不伴有皮肤青紫或心跳减慢等现象,则属正常。呼吸异常是指呼吸窘迫和呼吸暂停。

呼吸窘迫:呼吸很费劲,吸气时胸廓的软组织及上腹部凹陷。呼气时发出哼哼的呻吟声,呼吸时两侧鼻翼扇动,呼吸速率明显增快(每分钟60次以上)或减慢(每分钟30次以下),常伴有皮肤青紫。

呼吸暂停:呼吸暂停是指病儿的呼吸停顿15秒以上,并且伴有面色青灰、心跳减慢。早产儿发生率较高。

二、婴儿脑瘫的各种症状

1、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这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则可诊断为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

2、身体发硬,这是肌张力亢进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可诊断为脑瘫。

3、头围异常:头围是脑的形态发育的客观指标,脑损伤儿往往有头围异常。

4、固定姿势:往往是由于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所致,如角弓反张、蛙位、倒U字形姿势等。在生后一个月就可见到。

5、体重增加不良、哺乳无力。

6、斜视:3-4个月的婴儿有斜视及眼球运动不良时,可提示有脑损伤的存在。

二、预防

预防脑瘫应该注意以下方面

1、首先是孩子出生前。

(1)孕妇要积极进行早期产前检查,做好围产期保健,防止胎儿发生先天性疾病。

(2)应戒除不良嗜好,如吸烟、饮酒,不能滥用麻醉剂、镇静剂等药物。

(3)预防流感、风疹等病毒感染,不接触猫、狗等。

2、胎儿出生时,即分娩过程中。因分娩引起的胎儿窒息和颅内出血是造成小儿脑瘫的一个重要原因。应预防早产、难产。医护人员应认真细致地处理好分娩的各个环节,做好难产胎儿的各项处理。

3、胎儿出生后一个月内要加强护理、合理喂养,预防颅内感染、脑外伤等。

4、有下列情况的孕妇应尽早做产前检查。

(1)大龄孕妇(35岁以上)或男方50岁以上。

(2)近亲结婚。

三、婴儿湿疹有什么症状

1.婴儿湿疹的主要表现症状为,皮肤表面出现红斑、疱疹、糜烂结痂等现象,并且患儿还会感到皮肤局部有灼热以及瘙痒的感觉。

2.通常在宝宝的头、面颊、外耳部,甚至可以遍及整个颜面部和颈部,严重的手、足和胸腹部都可见到。

3.湿疹起初为鲜红色,略带水肿,边界清楚,表面湿润,继而转成主要症状。

4.在我们生活中,婴儿湿疹常常被成为奶癣,主要是因为婴儿对具有高蛋白食物的敏感所引起的,如乳类、鸡蛋、鱼虾等。不过有时候吸入粉尘或者是花粉也是会引起这个的过敏。

5.母乳喂养的孩子如果母亲进食这些容易过敏的食物,通过乳汁诱发患儿得湿疹。婴儿湿疹常见于1-3个月的婴儿,6个月后逐渐减轻,1岁后能够自愈,初起时湿疹主要集中在面部,随着病情加深,逐渐蔓延至颈、四肢甚至全身。

小儿湿疹的治疗方法

虽说治疗小儿湿疹大多数都是药用进行治疗,但是除了药物之外,以下这些方法也是可以治疗小儿湿疹的哦。

四、新生儿心律失常有哪些症状

1.一般临床表现心律失常时由于心率过快、过慢以及房室收缩不协调等而引起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程度视心脏是否正常及心脏代偿功能如何而定。常见的症状有心悸、乏力、头昏,严重的可发生晕厥、休克、心力衰竭。婴儿可突然出现面色苍白、拒食、呕吐、嗜睡等。阵发性心动过速的患儿常有反复发作的历史。

有些心律失常除频率、节律等的改变,还可出现心音的改变。如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时,第1心音常减弱。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时第1心音加强。心房颤动时心音强弱不一,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第1心音有时很响称为"大炮音"。

2.窦性心动过速

引起窦性心动过速常见原因:新生儿窦性心动过速多为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体内肾上腺素活性增强的结果,常见于生理因素:健康新生儿于哭叫、活动增多、喂奶后。

全身性疾病病理因素为:新生儿发热、贫血、各种感染、休克、心力衰竭及某些药物如阿托品、肾上腺素等应用后。器质性心脏病病理因素为:某些器质性心脏病如病毒性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

窦性心动过速频率:新生儿窦房结发放激动过速,频率超过正常范围上限称为窦性心动过速。一般认为足月儿窦性心率上限为179~190次/min,早产儿上限为195次/min。新生儿窦性心动过速时,心率可达200~220次/min,有作者报道新生儿窦性心动过速最快心率可达260次/min。

3.窦性心动过缓新生儿窦房结发放激动过缓,频率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称为窦性心动过缓。一般认为足月儿窦性心率下限为90次/min。有报道足月儿入睡时心率可慢至70次/min。早产儿略低于足月儿。心电图具备窦性心律的特点。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