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食疗养生

恶心想吐没有食欲乏力 夏季出现没食欲乏力的现象怎么办

导读:夏季气候炎热,人们大量出汗,汗液带走了很多水及盐分,使身体的电解质失去平衡,所以就出现了浑身酸懒无力等症状。

一、恶心想吐没有食欲乏力

夏季出现的这种现象,大多是属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引起的,而并非器质性病变所致。由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发生功能障碍,影响产热和散热功能,于是就引起了功能性低热。病人除低热波动在37℃~37.4℃外,还多伴有全身倦怠无力、食欲不振、腹胀纳差、心悸、出汗、失眠、多梦等神经衰弱症状。少数病人还可伴有月经不调、白带增多、腰酸、浮肿等一系列症状。

造成这一现象另一原因是身体和气候不相适应的一种生理反应的结果。众所周知,水和都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正常生理机能所必须的基本物质。夏季气候炎热,人们大量出汗,汗液带走了很多水及盐分,使身体的电解质失去平衡,所以就出现了浑身酸懒无力等症状。另外,人们吃进的食物,在胃肠道里消化、分解和吸收,在这个过程中,胃肠壁黏膜血管扩张,需要的血液也相应多一些。但是由于天气闷热,排汗使皮肤的血管扩张,这时皮肤所需要的血液也要多一些。这样就使胃肠壁黏膜血管的血液相对缺乏,胃液、胃酸的分泌也随之减少,所以影响了食欲和消化。

二、夏季出现没食欲乏力的现象怎么办

出现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影响身体发育和健康,也不至于带来不良后果,所以不必背上思想包袱。症状较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谷维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b1,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改善症状。中医认为本病多由阴虚而引起,因此服用滋阴中药可以清热退烧。临床上服用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等滋阴清热的中成药,常收到满意的效果。

出现这种情况时也可从饮食及睡眠上进行自我调适,首先应从饮食开始。为了增加食欲,可做一些可口诱人食欲的菜,以清淡少油易消化为主。另外,可喝些淡盐水等,补充体内的水分和盐分,保证排尿通畅,起到内洗作用。其次,保证睡眠也很重要,在高温的夏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能量消耗大,容易疲劳,大脑更容易疲劳。因此,要注意保证足够的睡眠,夜间睡眠不足可用午睡来补充。此外,还应适当进行一些水浴等,以提高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体质。

三、中医教你怎么治疗恶心想吐没食欲

中医治疗食欲不振

分型论治

1,感受寒邪

主证:外感寒邪,胃脘痞胀,隐痛,嗳气吐清水,大便溏薄,食少纳差,泛恶欲吐,脘腹胀闷,腹痛肠鸣,或头重如裹,身重或肿,畏寒肢冷,或身目黄而晦暗,舌胖苔薄白,脉紧。

治法:散寒温中,和胃进食。

方剂:藿香正气散加减。

2,湿浊犯胃

主证:腕中痞闷,身重乏力,思睡昏重,倦怠懒言,口甘黏腻,不思饮食,舌苔白腻,脉濡。

治法:芳香化浊。

方剂:神木散合藿香正气散加减。

3,饮食所伤

主证:过食甘肥油腻及醇酒厚味之品,脘腹发胀,纳呆,恶食,嗳气酸腐,呕吐食臭,大便秘结或不畅,厌油腻,恶心欲吐,心烦,全不思食,见食物则恶心,苔黄腻,脉滑而数。

治法:消食导滞。

方剂:保和丸加味。

4:肝气犯胃

主证:不思饮食,嗳气频作,两胁苦满,胸胁胀闷或胀痛,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脉弦。

治法:疏肝和胃。

方剂:抑气散加味。

5:湿热内蕴

主证:纳呆,不思饮食,厌恶油腻,脘腹痞闷,或胸胁胀痛,口苦,大便粘腻,泻下不爽,气味臭秽,身目俱黄,色泽鲜明或身热不扬,阴囊湿疹,或睾丸红肿疼痛,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滑。

治法:清化湿热,导滞理气。

方剂:黄连平胃散合枳实导滞丸加减。

6:脾胃虚弱

主证:面色黄白少华,肌瘦不荣,胃纳欠佳,食欲不振,多纳则饱胀,嗳气时作,大便溏薄,或有闻食则恶心欲吐者,苔薄白,脉沉弱无力。

治法:健脾和胃。

方剂:异功散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四、引起恶心想吐的原因有哪些

 原因一:

因为感冒所以身体不适所引发的想吐。如果是胃肠型的感冒就容易引起恶心想吐,也就是是感冒引起的肠胃不适,胃口不好,东西吃少了,胃酸分泌多了,就会感觉恶心,想吐。

原因二:

可能是肠躁症,有的人在吃早餐时也会想吐,但吃完后就会好一点。肠燥症病人的典型表现就是排便的困难,正因如此,积蓄在胃肠道的食物会越来越多,于是患者会感到很难受,觉得恶心,想吐。

原因三:

胃病,其实恶心是一种主观感觉,是想将胃内容物经口吐出,通常是呕吐的前驱症状,这种感觉主要是在咽喉部和上腹部。急慢性胃炎、胃溃疡等都容易引起呕吐是指胃内容物经过食道从口中排除的现象。当某些刺激性事物经入胃内时,人体就可以通过呕吐将这些物质排除,对人体产生保护作用。引起呕吐的原因很多。因为胃病引起的呕吐通常先会出现恶心。

如果都不是以上原因的话,那么引起您吃完饭后恶心想吐的原因就另当别论了,这时,建议去医院做个详细的检查。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