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养生保健

肾炎水肿怎么治疗 肾炎性水肿的护理

导读:肾炎引起的水肿是什么原因要怎么护理肾炎引起的水肿是什么原因肾炎性水肿:主要见于急性肾炎,或部分急进性肾炎、慢性肾炎以及其他肾小球疾病。

一、治疗肾炎性水肿的方法是什么

局部处理:对于梗阻部位的病变可用局部处理解决者,如粘连分离,纤维索带切断,血管移位再吻合,结石摘除等。对于局部压迫过长已造成输尿管局部发育严重受损时,应将此段输尿管切除再吻合。

对于梗阻已造成肾脏严重积水时,需先作造瘘引流。

整形手术:必须掌握整形手术的要点:使肾盂输尿管吻合处在肾盂的最低点。肾盂输尿管吻合口应构成漏斗状。修复时应切除周围纤维、粘连、疤痕组织,但勿损伤血供。切除多余的肾盂壁,保持一定的肾盂张力。如肾积水过大,则可将较薄的肾皮质处内翻摺叠后固定,以缩小肾内容积。为减少吻合口漏尿,可置双猪尾巴导管。为避免由于漏尿及溶血郁结而形成吻合口周围疤痕纤维化,可在吻合口外放置负压吸引管充分引流。

整形手术方式很多,但目前从病因病理学角度出发认为以将病段切除再吻合为佳。

二、肾炎引起的水肿是什么原因要怎么护理

肾炎引起的水肿是什么原因

肾炎性水肿:主要见于急性肾炎,或部分急进性肾炎、慢性肾炎以及其他肾小球疾病。

而这种水肿的发病机制由于,当出现急性肾炎时,部分患者由于血容量增加、高血压等原因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加重水、钠潴留;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使毛细血管内液过多地移向组织间隙而致水肿。

对于肾病出现的水肿,患者朋友应该引起注意,在出现水肿期间,应该减少钠、钾等物质的摄入量,否则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对于患者朋友应该正确的对待水肿现象。

肾炎会导致患者很多的身体反应的,比如肾炎引起的水肿,其实肾炎会导致一个人水肿的情况也是很多见的,包括上面的两种肾病情况,都会导致一个人的水肿的。

肾炎性水肿的护理

避免过度劳累,精神压力大:过度劳累、开夜车、考学压力大等等,均可使慢性肾炎病情加重。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平时要合理安排生活作息制度,多参加适量活动,加强身体锻炼,但应避免过劳。合理营养,增强体质和机体抵抗力。注意个人卫生及环境卫生的清洁,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并随时保持心情轻松愉快,强化自我保健意识。

注意饮食营养:肾炎病人要避免高蛋白饮食,注意食品安全,多吃新鲜的瓜果和天然食品。以品种多样、搭配合理、清淡可口为原则。

注意自身监测:自觉身体不适时,如出现了夜尿多、食欲减退、腰部不舒服感或酸胀感,尤其早晨起床后出现眼睑颜面部水肿及排尿异常,则提示有得肾脏病的可能,要及时到医院检查,以便于尽早诊断和治疗,对预防本病也有重要作用。

三、肾炎水肿吃什么东西好

1、红豆

红豆中除了含有丰富的钾之外,其外皮中所含的皂苷有很强的利尿作用,对脚气病和因肾脏功能衰退引起的脸部、脚部浮肿,有不错的改善之效。红豆常被做成豆沙馅使用,但若想用于消肿,熬红豆汤是首选,用小火煮,熬到汤的分量只有加清水时总量的一半即可盛出饮用。

2、茯苓

茯苓为利水消肿的名药,有利水消肿,渗除水湿,健脾宁心之功,可治疗寒热虚实各种水肿。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或尿少、心源性水肿及肾炎水肿等患者。

3、西瓜

西瓜含有一种氨基酸类的成分,叫做瓜氨酸,有不错的利尿功效,同时也是治疗肾脏疾病的药物成分之一,还对因心脏病、高血压及妊娠引起的浮肿有效。可将西瓜皮煮水饮用。

4、蚕豆

蚕豆性平,味甘,健脾利湿,凡是肾炎水肿之人宜食。《湖南药物志》称蚕豆能“利尿”,并有“治水肿:蚕豆100克,冬瓜皮100克,水煎服”的记载。《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亦云:“治水胀,利水消肿:蚕豆50~400克,炖黄牛肉服。不可与菠菜同用”。

5、南瓜

南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能有效治疗糖尿病、高血压、肝脏和肾脏等病变,可增强肝肾细胞的再生功能。南瓜性甘温,能补中益气,消炎止痛,对于小便赤涩不利的患者,可煎南瓜根汤饮用,或吃蒸熟的南瓜也可,南瓜虽有药效,也需少食,以免腹胀。

6、黄瓜

黄瓜中90%以上的成分都是水,营养价值也不高。但是,黄瓜皮中所含的异檞皮苷有较好的利尿作用,自古以来便用于膀胱炎和急性肾炎的应急治疗。黄瓜可以连皮生吃,如果连着瓜蒂、藤蔓一起干燥后煮水喝,更能获得强力的利尿效果。但是,胃肠易寒冷的人不宜过多食用生黄瓜。

四、中医治疗慢性肾炎偏方

地黄小蓟汤治慢性肾炎

【功能主治】养阴,清热利湿。主治慢性肾炎。

【偏方组成】生地10~20克,北沙参10~20克,玄参10~20克,墨旱莲15~30克,荔枝草15~30克,小蓟15~20克,黄柏10克,白茅根30~60克。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

【加减】热毒重者,加白花蛇舌草15~30克;咽痛甚者,加蝉衣6克、射干10克;腰痛甚者,加川续断15克;乏力明显者,加太子参15克;夹瘀者,加丹皮10克、赤芍10克。

【病例验证】用此方加减共治39例患者,结果临床治愈17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9%。

益母草黄芪治慢性肾炎

【功能主治】补虚固本,活血化瘀,解毒祛邪。主治慢性肾炎。

【偏方组成】益母草30克,黄芪20克,当归20克,党参15克,川芎12克,红花12克。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连续服用。每周尿检1次,连续3次皆阴性者,可改汤剂为丸或散剂,维持用药2~6个月以巩固疗效。

【加减】若脾肾阳虚者,加茯苓18克,山萸肉、菟丝子各15克,白术12克,肉桂6克;肺脾气虚者,加山药20克,升麻12克;肝肾阴虚者,加旱莲草20克;女贞子、龟版、山萸者,肉各15克;气阴两虚者,加玄参、生地、麦冬、黄精各15克;急性发作者,加白茅根25克,公英、二花、板蓝根各15克;尿少而见肿者,加薏仁、车前子各15克,猪苓、泽泻各12克,大腹皮10克,高血压者,加夏枯草30克,生牡蛎20克,白芍、菊花各15克。

【病例验证】用此方共治54例,经治30天后进行疗效评定:显效33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9%。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