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养生保健

支气管炎发热怎么办得了支气管炎怎么办

导读:支气管炎发热怎么办?这些方法来解决西医治疗日常服用茶碱,阿斯美,博利康尼,发作了就挂水,喘定加地塞米松,严重就用甲强龙。

一、支气管炎发热怎么办才好

一、支气管炎一定不要慢慢治,最好还是中西结合,中药很好,可以久用,但是要早治,免得拖到后面变成严重的支气管扩张,那就更严重了,呼吸方面的疾病影响人们的生活,令人痛不欲生啊,一定要重视。

二、不要把感冒不当回事,可能会发展成支气管炎的,常出门走走,运动运动,同时,要加强营养,泡点枸杞水喝,不能吃橙子,会容易上火引起咳嗽,阴虚、肾虚会引起痰盛,所以要吃些补肾或养阴的药物(同时消炎)。

支气管炎发热怎么办?这些方法来解决

三、西医治疗日常服用茶碱,阿斯美,博利康尼,发作了就挂水,喘定加地塞米松,严重就用甲强龙。平时多选用具有健脾、益肺、补肾食物。消炎的:头孢地尼化痰的:桉柠蒎抗过敏的:顺尔宁、地氯雷他定。

四、儿童得了支气管炎,要查看是什么引起的,有的是病毒感染,需要服用抗生素的药,而且同时选用扛病毒的药,双管齐下。最好到医院做一下血常规检查,确定起因,对症下药。还有着急上火是一定要避免的

五、发烧的情况下,需要采用物理退热法,用热毛巾擦宝宝的身体,但室温需要26度,以防宝宝身体受风不适,在引起感冒或其他症状。可以口服双黄连口服液,虽然药苦点但效果很好。这个药是治疗抗病毒的。一次一支,一日2次,如果出现不适,请立即停止服用。

六、现在的药物和治疗设备都很先进,最好采用中药的方法治疗,平时在饮食上为宝宝做清淡、宜消化的食物,平时多喝水,补充水分,防止嗓子干。在换季节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护好宝宝,避免冷空气刺激宝宝的气管。

二、患上支气管炎怎么办呢

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的支气管患者,它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主要的症状表现是长期咳嗽、咳痰以及伴有喘息反复发作的疾病,会影响到人们身体健康以及正常的生活,那么得了支气管炎要怎么样治疗比较好呢?看看下面所介绍的治疗方法。

其实支气管炎是一种慢性疾病,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是长期用药物控制治疗的,除此之外还是需注意一下自己的日常饮食,因为饮食的调理也不能忽略,因为健康饮食才能够更好地治疗。

1、得了支气管炎的人免疫功能基本是比较低下的,所以平时要吃些鸡鱼肉等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来提高自身的免疫功能

2其次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吃刺激性太大的食物,比如辣椒什么的,或者太凉,太热的最好也不要吃

3还有就是要多喝水,支气管炎的人会经常咳嗽,痰多,喝水有利于排痰,也可以用些中草药,比如干贝草茶能有效的清肺止咳,而且营养价值高

4平时要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特别是绿色的蔬菜,里面的无机盐和维生素含量非常高,对提高身体的免疫力,特别有好处

得了支气管炎绝对不要掉以轻心,认为只要不严重就不及时治疗,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要是不注意的话,很容易给身体带来更大的伤害,所以建议大家一定要注重支气管护理治疗,尽快的恢复健康。

三、支气管炎的食疗有哪些

萝卜胡椒汤

取白萝卜1个,白胡椒5粒,生姜4片,陈皮1片。加清水50

0毫升,煎煮30分钟后,去渣留液,再加入水250毫升煎煮15分钟,摇匀后分别装在两个碗中,备用。每天饮用2次,每次1碗,早晚各1次。适用于抑郁胸痞(情志不畅、痰多以及痰黏难以咳出)者。

蜂蜜白萝卜汁

取白皮大萝卜1个,蜂蜜100克。把萝卜洗净后,挖空中心,放入蜂蜜,放入大碗内,加清水蒸煮20分钟,熟透即可食用。每天早晚各1次,适量服用。适用于急性支气管炎之痰多、黏稠以及咯痰不爽者。

在进行上述食疗的同时,患者饮食宜清淡,多吃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如米粥、烂饭、面条、面包和鲜奶等),不要暴饮暴食,也不要吃生冷、肥腻和辛辣煎炒食物,并要忌烟酒。

杏仁粒大米茶

取杏仁120克,大米30克,白糖150克。把杏仁用开水浸泡15分钟,去掉外衣,洗净,切成小粒状,再用冷水浸泡;大米洗净,用冷水浸泡30分钟;然后将杏仁粒和大米搅匀磨烂后,加入清水600毫升,过滤去渣,倒入沙锅中,将沙锅置于火上,加水500毫升,加入白糖,把杏仁浆慢慢倒入沙锅中,边煮边搅,直至煮成浓汁,盖上锅盖,熄火闷5分钟即可。可随意饮用,适用于内伤咳嗽(咳嗽、痰白以及纳呆)之久咳者。

金荞麦瘦肉

取猪瘦肉250克,金荞麦100克,冬瓜子30克,桔梗15克,生姜3片,红枣5枚。将猪肉洗净切块,沸水过水;金荞麦、冬瓜子、桔梗、红枣(去核)洗净,放入炖盅内,加入温开水盖好,小火隔水炖3小时即可。可佐餐食用,每天1~3次,每次150~250毫升。适用于内有热毒(发热、咳嗽、痰多)者。

四、支气管炎的几种类型分型呢

1。急性发作期指在一周内出现脓性或粘液脓性痰,痰量明显增加,或伴有发热等炎症表现,或“咳”、“痰”、“喘”等症状任何一项明显加剧。

2。慢性迁延期指有不同程度的“咳”、“痰”、“喘”症状迁延一个月以上者。

3。临床缓解期经治疗或临床缓解,症状基本消失或偶有轻微咳嗽少量痰液,保持两个月以上者。

临床实践表明,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发病最高时段一般出现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1月,这三个月的发病率约占全年的50%。气象资料分析发现,“慢支”发病人数与月极端最低气温成反相关,即温度越低,发病人数越多;而与偏北风的频率成正相关,这是因为我国属季风气候,“偏北风”常常说明北方冷空气南下,一般都伴随着降温过程。此外,在冬季气压增高的过程中,气压正变量在3毫巴左右时以及湿度高于80%或低于30%时,均容易引起“慢支”发病。

我国传统中医将“慢支”归于“喘证”之一,认为此病虽为宿痰,但诱因有风、寒、燥、湿等。冬季寒冷,外寒引动内发之伤,故生咳喘之病。现代医学早已阐释清楚寒冷与支气管炎病发作的关系:冷空气使呼吸道局部温度降低,毛细血管收缩,局部血液减少;寒冷又导致黏膜上皮的纤毛活动减慢,使气管排出进入呼吸道的细菌的功能减弱,外界的或寄生于呼吸道中的病毒和细菌就会乘机肆虐,导致支气管炎病的发作。所以,在寒冷的冬季,“慢支”或肺气肿患者,病情最易复发。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