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部位养生

病毒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症状

导读:近年来由于免疫抑制药物广泛应用于肿瘤、器官移植,以及艾滋病的发病人数逐年增多等,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都可引起严重的肺炎。

一、病毒性肺炎

由于免疫抑制药物广泛应用于肿瘤、器官移植,以及爱滋病的发病人数逐年增多等,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都可引起严重的肺炎。病毒性肺炎为吸入性感染,通过人与人的飞沫传染,主要是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常伴气管-支气管炎,家畜如马、猪等有时带有某种流行性感冒病毒,偶见接触传染。

病毒性肺炎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可散发流行或暴发。在非细菌性肺炎中,病毒感染约占25%~50%,患者多为儿童,成人相对少见。近年来由于免疫抑制药物广泛应用于肿瘤、器官移植,以及艾滋病的发病人数逐年增多等,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都可引起严重的肺炎。

肺炎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发热、胸痛的,这些症状的表现强度有何大差异,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很多肺炎的临床表现已很不典型,较为多见的症状为发热,老年人或衰弱者可完全不发热。

人体免疫球蛋白被动免疫对易感的病人,特别是针对水痘与麻疹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特异性免疫接种对流行性感冒、腺病毒、麻疹等虽有保护作用,但不能完全防止发作。因此,要预防病毒入侵人体,需要注意增强自身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

二、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症状

病毒性肺炎是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的支气管肺炎。常见是流行性感冒病毒,其次是副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和某些肠道病毒,如柯萨奇、埃可病毒等,以及水痘、风疹、麻疹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感染从上呼吸道开始,气道上皮有广泛的破坏,粘膜发生溃疡,被覆纤维蛋白性膜。气道的防御功能降低,容易招致细菌感染,免疫状态低下者,尚可合并真菌、原虫特别是卡氏肺孢子虫感染。单纯性病毒性肺炎引起间质性肺炎,肺泡间隔有大单核细胞浸润。肺泡水肿,被覆含血浆蛋白和纤维蛋白的透明膜,使肺泡弥膜距离增厚。肺炎可为局灶性或广泛弥漫性,甚至实变。肺泡细胞和巨噬细胞内可见病毒包涵体。细支气管内有渗出物。病变吸收后可留有肺纤维化,甚至结节性钙化。

继发性细菌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病人病情逐渐加重,或在暂时的改善后临床症状进一步加重,咳嗽,咳脓痰,并且出现肺部实变体征,X线发现肺部有片状和斑片状阴影。

三、单纯疱疹病毒肺炎治疗

阿昔洛韦证明有确切疗效的预防和治疗hsv感染的药物。该药为一种非环状嘌呤核苷类似物,为hsv-1、hsv-2和vzv的抑制性药物。药物须被病毒特异的胸腺嘧啶核苷激酶(thymidinekinase,tk)磷酸化后才能抑制病毒dna聚合酶,而对无感染的细胞则无此作用,从而可相对特异地阻滞病毒增殖,这亦可解释该药的相对低毒性。

阿昔洛韦静脉使用耐受性较好,但可引起局部疼痛和静脉炎。9mg/kg的剂量给药后血浆峰值浓度大约9μg/ml,而敏感hsv-1和hsv-2的id50常低于1μg/ml。口服阿昔洛韦吸收较差,其生物利用度仅20%,血浆半衰期约3h,85%~90%以原形从尿中排出。口服阿昔洛韦可引起恶心,持续用药可消失。

局部用5%的阿昔洛韦可引起烧灼感,患者一般能耐受,局部用药仅限于皮肤(如口唇,面部,外生殖器),不能用于黏膜表面。5%的病人静脉应用每8小时5mg/kg可引起可逆性的肾功能损害,为阿昔洛韦在肾小管结晶所致。该药亦可有神经毒性,包括嗜睡、震颤、谵妄和脑电图异常。

阿昔洛韦的神经毒性常可通过静息性或意向性震颤预知。每克阿昔洛韦用800~1000ml的液体水化可避免其毒性。严重的初次感染的病人应静脉应用,每8小时5mg/kg,共用5天。疱疹性脑炎和广泛脏器播散的病人,每8小时10mg/kg,共用14~21天。

阿昔洛韦口服用于不严重的病例,及用于治疗和抑制一些非住院病人的复发,剂量为1000mg/d,分5次口服,共5天。也有局部使用的阿昔洛韦,有报道指出:停用阿昔洛韦后,hsv感染可复发,尤其在骨髓移植患者。但是发生严重感染已明显减少,只有1/3患者需要重新应用阿昔洛韦治疗。

四、病毒性肺炎的辅助检查有哪些?

(一)x线胸片,两肺呈网状阴影,肺纹理增粗,模糊,严重者两肺中、下野可见弥漫性结节性阴影,实变者少见。

(二)血液检查: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也可稍高或偏低,继发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

(三)病原学检查:病毒培养较困难,不易常规开展,肺炎病人的痰涂片仅发现散在细菌及大量有核细胞,或找不到致病菌,应怀疑病毒性肺炎的可能。

(四)血清学检查:急性期和恢复期的双份血清,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或血清抑制试验抗体滴度增高4倍或以上有确诊意义。近年用血清监测病毒的特异性igm抗体,有助早期诊断。免疫荧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酶标组化法,辣根过氧化物酶-抗辣根过氧化物酶法等,可进行病毒特异性快速诊断。

这就是病毒性肺炎的辅助检查。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