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养生保健

家庭面部刮痧的方法 家庭面部刮痧的穴位

导读:用刮痧板点按面部穴位:印堂、发际、攒竹、发际、鱼腰、发际、丝竹空、发际、太阳、医肉、听会、听宫、耳门。

一、家庭面部刮痧的方法

1、均匀上面部精油。

2、用刮痧板轻按面部穴位,由下往上:承浆、两地仓、两迎香、巨髎、颧髎、两鼻通、睛明、印堂、攒竹、鱼腰、丝竹空、瞳子髎、球后、承泣、四白、太阳。

3、用刮痧板点按面部穴位:印堂、发际、攒竹、发际、鱼腰、发际、丝竹空、发际、太阳、医肉、听会、听宫、耳门。

4、开始刮痧,刮痧路线起止点及顺序如下:

1)承浆——听会2)地仓——听会3)人中——听会4)迎香——听会5)鼻通——耳门6)晴明——耳门7)攒竹以下——太阳穴8)额头分三段——太阳穴

5、用刮痧板轻轻按抚全脸。

6、按4所述刮痧路线,再由额头刮至下颌,即由8线至1线。提拉左边脸颊,提拉右边脸颊。

7、用刮痧板轻轻按抚全脸。

8、颈部路线:由神经沿着淋巴走向,从耳后至锁骨轻刮,向下排颈部淋巴液。

脸部刮痧时需注意:手法一定要轻柔,手持鱼形刮痧板沿经络轻盈刮拭,不可用力过猛。

二、家庭面部刮痧的穴位

头部为诸阳之会,而面部则是十二条经络中有六条手足三阳经经过,并有督脉所主。

其分布大致如下:

1、手足阳明经:正面眼睛以下大部分区域;

2、手足少阳经:耳部上下旁测区域;

3、手足太阳经:眉上额部及头顶、后枕部。

常用穴位:

1、承浆(任):主治:癫狂、歪嘴、脸肿、牙痛、强壮身体、平衡内分泌、润肌、对经期前后暗疮有极佳的抑制作用。

2、大迎(胃):主治:发热恶寒、面浮肿、眼闭不合、颈痛、瘰疮等,对恢复面部光泽有直接充实作用。

3、颊车(胃):主治:歪嘴、牙关紧、牙痛、暗疮、失音、脏躁、扁体炎症。有疏风活络、止痛作用。

4、下关(胃):主治:耳鸣、耳聋、牙齿痛、重听。能润肌肤.消除暗疮。

5、地仓(胃):主治:流口水、失音不语、腹腔痛胃院痛。流通经脉,扶正镇痛,润泽肌肤,消除眼袋。

6、颧(小肠):主治:目下部肿痛、三叉神经痛。眼睑眨不止,有镇痛镇痉。抗皱消疮、散瘀祛皱作用。

7、听会(胆):主治:耳鸣、耳内流脓、下颔关节炎、牙痛、腮肿、疏经活络、活跃面部细胞、开窍益聪。面色红润。

8、人中(督):主治:癫狂、昏迷、牙关紧闭。嘴歪、腰酸痛。强壮身体、对笑肌、面部表情肌有良好的连带作用,消除皱纹好。

9、巨髎(胃):主治:口眼歪斜、目下眶部肿痛鼻塞、唇颊肿痛、三叉神经痛、本穴能贯通内外肌肉皮毛,修复受损细胞,改善暗疮去除斑痕好。

10、听宫(小肠):主治:耳聋、耳鸣、腹腔满痛、通经络、开耳窍、止痛、益聪令皮肤光泽。

11、迎香(小肠):主治:歪嘴、鼻痛、脸痛,消除眼袋、明目。

12、四白(胃):主治:头痛、目眩、目赤肿痛、眼睑瞬动不息、鼻炎等症。

三、面部刮痧手法

面部刮痧手法1、点:用鱼形刮痧板的鱼吻部或鱼尾部在穴位上轻轻用力向下点压。

面部刮痧手法2、扭:用鱼形刮痧板的鱼吻部进行旋式点扭穴位,顺向或反向扭动。

面部刮痧手法3、刮:用鱼形刮痧板鱼腹的头部棱面,沿经络轻盈刮拭。

面部刮痧手法4、点叩:用鱼形刮痧板的尾部点叩面部的七条经络线。

面部刮痧手法5、按:用鱼形刮痧板头部的平面在穴位用力缓缓向下按压。

面部刮痧手法6、揉:用鱼形刮痧板头部平面在穴位或经络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揉动。

面部刮痧手法7、托:用鱼形刮痧板的头部的平面,用力向上提托肌肉。

面部刮痧手法8、放气:用鱼型刮痧板头部的平面,按揉后拖至同一条经络线上的下一个穴位上松板放气。

面部刮痧手法9、摩游:用鱼形刮痧板的鱼腹棱面在穴位或经络进行轻、柔、慢的游游弋滑动

四、家庭面部刮痧的注意事项

首先,我们要知道面部精油刮痧有两种流派,一种流派的刮痧方法是使用棉花进行刮痧,这种刮痧方法不会对面部造成过多的伤害,但是刮痧的效果相对于另外一种就有一些局限性。而另外一种刮痧流派这是使用刮痧板进行刮痧,运用刮痧板进行面部刮痧的时候一定要事先做好准备工作,并且刮痧的手法以及力度都要做到很好的控制。

其次,如果是进行棉花刮痧的话,最好是先用化妆水浸湿脱脂棉,减少它与肌肤的阻力。而如果用刮痧板进行刮痧的话,一定要检查刮痧板边缘是否圆润平滑,避免有凸起的缺口刮伤脸部。

最后刮痧的时候,要从听宫穴顺着脸颊轮廓向下向前至脸颊中下处进行轻柔适中的刮痧按摩,并且刮痧的过程当中要不断的补充精油,促进皮肤对精油的吸收。然后顺着腮腺部位由脸颊轮廓向上向后刮至听会穴。注意锁骨处应该由内向外进行刮痧。这样左右两边反复进行,就起到正确刮痧的效果了。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