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幼儿保健

牙齿不齐怎么修复 乳牙不齐的原因下排牙齿不齐怎么办儿童换牙不齐怎么办好呢

导读:妊娠初期患病,如风疹、中毒、内分泌功能失调及其他传染病也会影响胎儿骨的钙化程度、牙齿的萌出、乳牙根的吸收,甚至会导致牙齿发育不全或牙齿畸形。

一、儿童换牙不齐怎么办好呢

1、从母亲怀孕的时候就应注意,因为如果准妈妈孕期营养不良,缺少胎儿生长发育必须的钙磷铁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B,C,D等,都可能造成胎儿发育不良或发育异常。妊娠期间,母亲受外伤或受大剂量放射线的辐射,也可引起胎儿发育异常。胎儿的器官发育是贯穿孕期始终的,身体的发育异常有可能表现在牙齿上,造成先天的口腔缺陷。妊娠初期患病,如风疹、中毒、内分泌功能失调及其他传染病也会影响胎儿骨的钙化程度、牙齿的萌出、乳牙根的吸收,甚至会导致牙齿发育不全或牙齿畸形。

2、小孩仅有牙列不齐,无颌骨发育异常,最佳的牙齿矫正时间应为12岁左右,此时第二恒磨牙初萌或尚未萌出。如小孩既有牙列不齐又伴有颌骨发育异常,如“地包天”,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一般在小孩4—5岁即可接受牙齿矫正治疗。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上颌前突或下颌后缩,临床表现为门牙朝外,俗称“龅牙”,绝大部分患者是由于上颌过度发育或下颌发育不足引起,牙齿矫正的最佳时机应在12岁以前。

二、儿童换牙齿的顺序

相信大家都知道,人的牙齿有乳牙和恒牙两个阶段,乳牙期贯穿了幼儿和儿童阶段,而在接替乳牙的恒牙却几乎能够陪伴人走完一生。乳牙20只,通常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2-3岁长齐,恒牙28-32只(智齿的数目0-4),通常6岁前后开始长出,12-13岁长齐28只(智齿因人而异),那么换牙期通常是在孩子6-12岁期间。

换牙有一定的规律,简单来讲就是"一定时间,一定顺序,左右对称,先下后上",左右对称先下后上是对于同名牙而言的。第一颗乳牙的生理性脱落多数发生在6岁左右,但也有早在4岁多,或者迟至7-8岁的,不必担心。自然脱落的乳牙没有根,脱落面呈蚕食状,父母应该注意观察,不要跟乳牙牙根折断相混淆。

孩子最先长出的恒牙到底是哪颗,有两种不同说法,一种是说,通常6岁左右长出的第一个恒磨牙是紧靠最后一个乳磨牙长出来的,叫做六龄磨牙,比下中切牙的萌出稍早或同时。另一种说法是孩子先换的是下排正中间的两颗门牙,牙医说每个孩子可能会有不同。然后呢,孩子7-8岁时长上中切牙和下侧切牙,8-9岁长上侧切牙,9-12岁长第一,二双尖牙,10-12岁长恒尖牙。

三、下排牙齿不齐怎么办

当出现下排牙齿不整齐的时候,可以到医院去做详细的检查,医生会根据牙齿的情况推荐有针对性的矫正方法,矫正的方法有多种,所以患者需要结合自身情况来选择。

一、建议去口腔科门诊或口腔医院正畸科检查一下,可以通过做矫正或烤瓷修复使牙齿变齐。一般做矫正最少需要一年或一年半的时间,烤瓷只需要一周时间,各有利弊,请慎重考虑。祝健康

二、这种情况可以通过牙齿矫正纠正过来。但是在做牙齿矫正之前必须弄清楚矫正3大问题,即1牙齿矫正的时间问题。2牙齿矫正前的拔牙问题。3牙齿矫正的费用问题。牙齿矫正的时间大概需要1年至2年左右(在这期间至少每隔一个月就要去医院复诊一次);牙齿矫正需要根据每个患者具体的牙齿情况考虑要不要拔牙,一般情况下来说牙齿矫正的费用在几千元左右。

三、最好的办法就是矫正牙齿,整牙,也就是牙齿矫正,说白了就是把牙齿移动到理想的位置,达到美观的目的。可以矫正的,虽然已经过了最佳的矫正年龄,如果决定去矫正的话,建议去当地的正规医院矫正,在矫正之前让医生给仔细检查下,制订矫正的具体方案,时间大致要一年半。

四、下排牙如果很不齐而且觉得牙位不够的话可能就需要拔牙了,而且一拔就是四颗,上下左右各4号牙都要拔,就是从中间数第四颗牙齿。矫正不痛的,但是每次钢丝加力后3天都会有点酸,建议吃些软食。

四、乳牙不齐的原因

牙齿不齐其形成的因素及机理是错综复杂的。发病因素一般为遗传性因素和获得性因素两大类。遗传因素主要为种族演化和退化,遗传因素大约占30%。获得性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乳牙早失。出现间隙不足,产生拥挤错位,恒牙萌出时出现错位和无法萌出。

2、不良习惯。多数为吮指习惯、舌习惯、咬唇习惯、咬物习惯、伸下颌习惯、不良吞咽习惯、偏侧咀嚼习惯等,可以引起各种各样的错合。

3、多生牙。多生牙能引起牙、颌系统的形态动能紊乱,中切牙间多生牙可导致中切牙间隙的形成等。

4、先天性缺失牙。多为发育和胚胎原因,第三磨牙的缺失多为种系发生的退化现象。

5、乳牙滞留。个别牙逾期不脱落为乳牙滞留,可导致继替恒牙萌出被阻而呈埋伏,或错位萌出。

6、乳尖牙磨耗不足:因为儿童吃的食物过软,所以有的乳尖牙不如其他牙齿磨耗多,可造成前方或侧方移动,形成反合。七、全身因素和局部疾病因素,如传染病、营养不良、内分泌因素、唇腭裂等。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