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中医养生

血栓性浅静脉炎症状是什么 血栓性浅静脉炎有哪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导读:临床表现主要是累及一条浅静脉,沿着发病的静脉出现疼痛、红肿、灼热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常可扪及结节或硬索状物,有明显压痛。

一、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会出现什么症状

(1)肢体血栓性浅静脉炎:临床最为常见,下肢多于上肢。常有筋瘤病史。临床表现主要是累及一条浅静脉,沿着发病的静脉出现疼痛、红肿、灼热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常可扪及结节或硬索状物,有明显压痛。当浅静脉炎累及周围组织时,可出现片状区域性炎性结节,则为浅静脉周围炎。患者可伴有低热,站立时疼痛尤为明显。患处炎症消退后,局部可遗留色素沉着或无痛性纤维硬结,一般需1~3个月后才能消失。

(2)胸腹壁浅静脉炎:多为单侧胸腹壁出现一条索状硬物,长10~20cm,皮肤发红、轻度刺痛。肢体活动时,局部可有牵掣痛,用手按压条索两端,皮肤上可现一条凹陷的浅沟,炎症消退后遗留皮肤色素沉着。一般无全身表现。

(3)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多发于四肢,即浅静脉血栓性炎症呈游走性发作,当一处炎性硬结消失后,其他部位的浅静脉又出现病变,具有游走、间歇、反复发作的特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可伴有低热、全身不适等。

二、对于血栓性浅静脉炎要如何治疗

 1.辨证论治

(1)内治

①湿热蕴结证

证候:患肢肿胀、发热,皮肤发红、胀痛,喜冷恶热,或有条索状物;或微恶寒发热;苔黄腻或厚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通络。

方药:清利通络汤加减。发于上肢加桑枝;发于下肢加牛膝;红肿消退,疼痛未减者,加赤芍、泽兰、地龙、忍冬藤。

②脉络瘀阻证

证候:患肢疼痛、肿胀、皮色红紫,活动后则甚,小腿部挤压刺痛,或见条索状物,按之柔韧或似弓弦;舌有瘀点、瘀斑,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脉沉细或沉涩。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散结。

方药:活血通脉汤加鸡血藤、桃仁、忍冬藤。发于上肢加桂枝;发于下肢用牛膝,兼服四虫丸。

③肝气郁结证

证候:胸腹壁有条索状物,固定不移,刺痛,胀痛,或牵掣痛;伴胸闷、暖气等;舌质淡红或有瘀点、瘀斑,苔薄,脉弦或弦涩。

治法:疏肝解郁,活血解毒。

方药:柴胡清肝汤或复元活血汤。疼痛重者,加三棱、鸡血藤、忍冬藤等。

(2)外治

①初期可用消炎软膏或金黄膏外敷,每日换药1次。局部红肿渐消,可选用拔毒膏贴敷。

②后期可用熏洗疗法,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方用当归尾12g,白芷9g,羌活9g,独活9g,桃仁9g,红花12g,海桐皮9g,威灵仙12g,生艾叶15g,生姜60g,水煎后熏洗。有活血通络、疏风散结之功。

2.其他疗法

本病抗生素治疗无效,少数病例可采取手术切除病灶及物理疗法。针灸疗法有一定疗效。

三、生活中哪些因素会导致静脉炎的发生

1、机械性:

(1)不正当的固定方法:穿刺部位未固定牢靠,造成针管的滑动,这是静脉炎的原因。

(2)静脉炎的原因:选用的导管管径太粗,刺激血管壁。

(3)穿刺部位太靠近关节处,由于关节活动造成针管与血管壁不断地摩擦而产生发炎反应。

2、化学性:药物稀释不足、输液酸、碱度过高、溶质的浓度过高、留置针材质的差异性皆是造成化学性静脉炎的原因。

3、细菌性:通常与消毒方法不正确、穿刺技术不良、输液套管无菌状态的破坏、导管留置时间过长有关。

4、外伤:导致静脉壁的损伤,刺激静脉内膜,致使血流滞缓,诱发静脉血栓(静脉血栓【译】:是指在静脉血流迟缓,血液高凝状态及血管内膜损伤条件下,静脉发生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并继发血栓形成的疾病。)和静脉炎开成。

5、久蹲:可致血流不畅、局部缺血、缺氧,使血管爱损,内膜损伤,静脉内压力增高,导致静脉血栓形成。

6、寒冷潮湿:使体内温热之气易凝结在静脉中,受寒后血管痉挛、血管内膜损伤、血流量缓慢、血液黏度增高、凝固性增加导致静脉血栓形成。

四、生活中哪些人易患血栓性静脉炎呢

流速度缓慢的人 长期卧床、心力衰竭、肿瘤压迫、静脉曲张及静脉瘤患者,妊娠妇女的血流速度均缓慢,血小板粘集于血管壁上,易于形成血栓而导致血栓性静脉炎。

(1)血流速度缓慢的人 长期卧床、心力衰竭、肿瘤压迫、静脉曲张及静脉瘤患者,妊娠妇女的血流速度均缓慢,血小板粘集于血管壁上,易于形成血栓而导致血栓性静脉炎。

(2)血液凝固性增高的人 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或凝血因子增高,纤溶活性降低,血液凝固性增高而引起血栓形成。其他还有各种原因引起的失水、失血,也可引起血液浓缩,凝固性增高;血小板数量及粘性增加,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和其他凝血因子含量增加,可引起血液浓缩;若体内存在胰腺、肺脏的恶性肿瘤,可引起组织因子大量释放入血,能够激活凝血系统,亦可引起血液凝固性增高,导致血栓性静脉炎。

(3)血管内膜受损的人 有的患者静脉注入硬化剂、高渗溶液、抗肿瘤药物、造影剂,24小时静脉插管,肿瘤细胞侵犯及细菌感染,均可引起血管内膜受损,内膜损伤后粗糙不平,血小板易于粘集,从而引起血液凝固,促使血栓形成。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