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养生保健

恶性淋巴瘤用什么药 患者不能吃哪些食物

导读: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最有效的联合化疗方案为按照mopp构成原则组成的阿霉素(a)、博莱霉素(b)、长春花碱(v)加氮烯咪胺(d),简称abvd方案。

一、恶性淋巴瘤用什么药治疗

近20年来霍奇金淋巴瘤的药物治疗有了很大进步,最主要是由于治疗策略上的改进和有效联合化疗方案的增多。目前多数研究单位对Ⅲ~Ⅳ期霍奇金淋巴瘤的治愈率已超过50%。单药对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一般在40%~70%。值得重视的是某些药物单用也能取得完全缓解,如HN2(氮芥)的完全缓解率为13%、CTX(环磷酰胺)为12%、PCB(甲基苄肼)为38%,VCR为36%、VLB(长春花硷)为30%,但疗效很少能超过半年以上。

联合化疗主要适用于ⅠB、ⅡB、Ⅲ2A、ⅢB、Ⅳ期及纵隔大肿块的病例。应用的最广泛方案是氮芥(M)、长春新碱(O)、甲基苄肼(P)、强的松(P),简称MOPP方案。要获得最佳治疗效果,药物必须足量并按规定时间给予。尽管2~3个周期治疗后大多数病人已达完全缓解,通常仍要治疗6个周期。获得完全缓解后无论如何也应再治疗2周期。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最有效的联合化疗方案为按照MOPP构成原则组成的阿霉素(A)、博莱霉素(B)、长春花碱(V)加氮烯咪胺(D),简称ABVD方案。此方案的完全缓解率为75%,与MOPP方案无交叉耐药性,对MOPP无效的病例用ABVD方案治疗75%~80%可缓解。

二、恶性淋巴瘤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恶性淋巴瘤是一组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恶性淋巴瘤表现多种多样,淋巴结肿大为其特征,以其首发者约占60%,多发于颈部,其次为腋下、腹股沟,淋巴结大,坚而有弹性,无疼痛。病变也可见于淋巴结外组织器官,引起吞咽困难,鼻出血、腹痛、腹泻、腹水、肝脾肿大、肝痛、黄疸、咯血、胸水、骨瘤、病理性骨折、中枢神经病变、皮肤溃疡等。何杰金氏病大多表现为淋巴结病变,非何杰金氏病则多表现为淋巴结外病变,二者表现不尽相同,全身症状有恶寒、发热、乏力、盗汗、消瘦,晚期有贫血及恶病质。

 宜

(1)宜多吃具有抗恶性淋巴瘤作用的食物:穿山甲、蟾蜍、田鸡、芋艿。

(2)淋巴结肿大宜吃荸荠、芋艿、核桃、荔枝、黄颡鱼、田螺、羊肚、猫肉、牡蛎。

(3)发热宜吃豆腐渣、无花果、大麦、绿豆、苦瓜、节瓜、菱、水蛇。

(4)盗汗宜吃猪心、羊肚、燕麦、高粱、豆腐皮。

(5)肝脾肿大、出血、贫血同白血病有关内容。

 忌

(1)忌咖啡等兴奋性饮料。

(2)忌葱、蒜、姜、桂皮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3)忌肥腻、油煎、霉变、腌制食物。

(4)忌公鸡、猪头肉等发物。

(5)忌海鲜。

(6)忌羊肉、狗肉、韭菜、胡椒等温热性食物。

(7)忌烟、酒。

三、恶性淋巴瘤有什么危害呢

恶性淋巴瘤用什么药 患者不能吃哪些食物

恶性淋巴瘤是指淋巴细胞发生了恶变的一种病症。淋巴细胞是人体的健康士兵,他们能抵抗外来细菌、病毒的入侵,清除机体内衰老坏死的细胞,维护着机体内环境的“整洁有序“,那么一旦发生淋巴瘤,会带来怎样的危害呢?

危害一、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大约有一半的人是非霍奇金淋巴瘤。患此病的人各个年龄段都有,但是主要是中年为主。在临床上,患者常表现为迅速增大的淋巴结,10%~15%患者有骨髓侵犯,40%~50%患者有淋巴结外病变。淋巴瘤的影响很大,病程进展迅速,如果不及时的治疗不到一年就会死亡。

危害二、

对于淋巴瘤转移来说,恶性淋巴瘤肝脾转移会引起肝脾肿大,胃肠道转移有腹痛、腹胀、肠梗阻和出血的表现,肺和胸膜是晚期恶性淋巴瘤常见转移部位,引起咳嗽、胸腔积液,恶性淋巴瘤骨骼会转移,比如骨痛、病理性骨折等,皮肤转移引起皮肤搔痒、皮下结节,恶性淋巴瘤扁桃体和口、鼻、咽部转移引起吞咽困难、鼻塞、鼻纽,另外,恶性淋巴瘤神经系统转移可引起脊髓压迫、颅神经病变等等。

危害三、

淋巴癌晚期症状恶性淋巴瘤的全身症状因疾病类型在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还有一部分人是没有明显的症状。有症状者以发热、体重减轻、盗汗为常见的症状,还有就是食欲不振、容易出现疲劳瘙痒等。这些症状与年龄、肿瘤范围、机体免疫力等息息相关。老年患者、免疫功能差或多病灶者,全身发病的症状比较明显。无全身症状者,其存活率较有症状者大3倍。

四、恶性淋巴瘤是怎么回事

恶性淋巴瘤用什么药 患者不能吃哪些食物

有关淋巴瘤的病因研究大多是从高发区或高发人群开始的。

1.病毒人类淋巴瘤最早证实的是Burkitt淋巴瘤与EB病毒感染有关。在中非此病主要发生于3~12岁的儿童,与一定气候条件有关,可占当地儿童肿瘤的半数以上,只有5%的患者年龄超过20岁。在世界其他地区虽然也有散发的病人,但均属较罕见的病例。通过细胞生物学技术业已证明在Burkitt淋巴瘤98%的肿瘤中可找到EB病毒的基因组,但在散发的Burkitt淋巴瘤中则只有15%~20%含有EB病毒。流行区病人EB病毒的壳抗原抗体全部阳性,且滴度高。壳抗原阳性的儿童中发生此种肿瘤的风险为对照组的30倍。用EB病毒感染某些猿类,可引起与Burkitt淋巴瘤相似的恶性淋巴组织增生病变。因此,目前认为本病是非洲儿童在婴幼儿期重度和持续EB病毒感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癌基因被激活,导致B淋巴细胞恶性增殖的后果。目前认为由蚊子传染的疟疾仅是一种辅助因素,疟疾感染使淋巴网状系统发生改变,对病毒的触发癌变作用易感。B细胞的感染受T淋巴细胞控制,病毒的核蛋白质(如EBNA-2,EBNA-3)和膜蛋白(如LMP-1)可诱导B细胞增殖。

在HD患者中EB病毒感染也较常见,但二者之间的关系目前尚不清楚。EB病毒感染与鼻咽癌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相关。文献中已有很多报道HD可与后者并存或发生于先前患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人。最近的研究通过PCR技术发现50%的R-S细胞表面有EB病毒的基因组成其壳RNA,在混合细胞型最为多见。因我国淋巴瘤与EB病毒的关系也很受重视。由于我国为EB病毒的高感染区,正常人群中EB病毒的感染率很高。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