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儿科 > 儿童心理

面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 父母要怎么做儿童心理

导读:一面是自己在工作中经常分神,一面却对孩子注意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是不是有点不公平?那就别再指责孩子!行动起来,和孩子一起把注意力找回来。

(3)没有养成好的习惯。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应该在学龄前开始。有些孩子边玩玩具边看电视,或者边吃东西边看书……这样玩玩具就顾不上看电视,看电视就顾不上玩玩具,吃东西就顾不上看书,看书就顾不上吃东西……导致孩子在干一件事的时候总想着另外一件事情,这样怎么可能集中注意力?一些家长,忽视对学龄前学孩子注意力的培养,致使这些孩子上小学后,很难适应学校正规的学习。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做作业拖拉,严重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

(4)过量的刺激。我们知道孩子的注意力是短期、单一型的,一屋子充满诱惑力的玩具,你让孩子注意哪个呢?孩子肯定是看看这个又摸摸那个,最后一项完整的工作都不会完成。在这个有过量刺激的环境里,他能注意力集中反而是怪事。

(5)看电视、玩游戏过多。当个体沉溺于某些狭窄的事情或意识范围时,注意范围会随之相应缩小,继而引起对其他事物的注意力下降。比如看电视,电视节目的特点是画面生动活泼,孩子习惯了热闹,到了儿童园就不习惯静静地听老师的讲课。电视内容对于孩子来说完全是被动的学习,没有思考,没有互动,不利于创造思维的培养,语言也容易发展迟滞。美国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儿童时期看电视越多的孩子,长大一些后注意力不集中的比例越大。

(6)对孩子干涉太多。举这样一个例子:孩子一个人玩玩具,你发现他在用一种很愚蠢的方式解决问题,你会帮助他吗?答案是“是”对不对?再回忆下,过去的日子里,你有多少次主动帮助孩子的行为呢?如果您骄傲地说您就是这样乐于助孩子的家长,那么很遗憾的告诉您,您的孩子如果注意力不集中那就是您造成的。调查发现,当孩子游戏或学习时,家长在孩子没有主动请求帮助的情况下一会儿给孩子送水,一会儿送食物,一会儿掺和下孩子在做的事情……这样十有八九会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7)对孩子呵护过度。家长太溺爱孩子,任何事情都替孩子代劳。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什么事也不想自己去做,只要是需要动手动脑的事,他都会懒得做。而这样的懒直接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很多时候,集中注意力是需要意志力来配合完成的,比如做一项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时,在意志力的作用下才能集中注意力去完成任务。而一个什么都懒得自己去做的人肯定没有意志力,没有意志力,也就难于培养出持久的注意力。

(8)经常否定孩子的行为。总是对孩子使用否定性语言,会起到负强化作用。比如孩子比较爱动,注意力不够集中,家长逢人便说,我们家孩子啊,什么都好,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刚开始孩子会不高兴,会觉得你说的不对,可是你还是老这样对别人说,他便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注意力不集中,久而久之,这样的语言造成了孩子的认同心理,他就会认为自己就是个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一旦孩子形成这样的心理,更加难以改变。

(9)环境对孩子的注意力也很重要。孩子以无意注意为主,一切新奇多变的事物都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干扰他们正在进行的活动。较小的孩子的房间颜色鲜艳一点、成人经常跟他们说话会有助于孩子视知觉、听知觉的发展。但是需要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候,这样的房间设计显然就不合适了,如果孩子活动的房间噪音太大、杂乱的东西太多,颜色太丰富……这些无关刺激都可能导致孩子注意力无法集中。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