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儿科 > 儿童心理

父母到底给了孩子多少压力儿童心理

导读:人只要进入社会,就注定不会一路坦途,让孩子觉得只有“考上、考好”这一条路可走,反而会让他们厌倦学习,极大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的将来是无限光明的,所以父母都会给孩子铺设各种各样的道路,给孩子无穷无尽的意见和建议,但是殊不知,这些建议无形中却是给了孩子无尽的压力。

唠叨型:现身说法天天管

“一听到我爸说他过去的事情,我的脑袋就有要炸开的感觉。”魏铭说,无非就是自己当年差一点点错失了上大学的机会,在工作时被别人远远抛在了后面。“如果我能考上大学,一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这是魏铭父亲最常说的一句话。“你看看现在,就业多难呀,一个职位几千人挤破了头往里钻。爸爸妈妈把你养这么大不容易,就是不想你再走我们的老路。”

有很多父母,因为自己年轻时不够如意,就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他们考上重点大学,学业有成,毕业进名企,一辈子生活无忧。这种期望是好的,但父母们恰恰忽略了,孩子是活生生的人,不是用来实现父辈梦想的工具。人只要进入社会,就注定不会一路坦途,让孩子觉得只有“考上、考好”这一条路可走,反而会让他们厌倦学习,极大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这种类型的父母,往往功利心很强,希望把自己没有得到的东西,都在孩子身上找回来。时间长了,孩子会抵触与父母交流,甚至把自己不甚成功之处,都归咎于自己不甚成功的父母,丢了信心,也丢了责任心。家长一定要端正心态,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道路,一条高速公路有许多入口,如果孩子错过了一个,还有下一个入口可走。家长尽量用积极的事例和他们沟通,谈论自己经过努力获得的成功,会大大增加孩子的信心。

保姆型:一举一动监控。

严小薇从小就是家里的掌上明珠。成绩优异的她,更被全家人寄予厚望。自从上了小学,爷爷奶奶都从老家来到北京,加入她的“保姆大军”。每天早上奶奶变着花样做早;爷爷则去好几站地外的早市给她买土鸡煲汤;爸爸是每天上学放学接送她的司机;晚上在家做作业,妈妈几乎五分钟就探视一次,端茶倒水更是跑得勤快。妈妈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你什么都不用干,只管学习。”

即将参加高考或中考的孩子并不是什么特殊人群,作为一个正常的社会人,他们也有自己的日常生活。家里人的过度关注,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处于“监控之下”。不少孩子在考前难敌压力走上自杀自残的歧途,并不是因为对自己没信心,而是无法直视家人过于殷切的目光。举全家之力为孩子考试保驾护航,只会把孩子逼上“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悬崖边缘。

为孩子保证合理的营养、舒适的环境并没有错,但是一定要注意适度。可以给孩子做一些精致的菜肴,但没有必要端到他们面前;可以不让孩子干额外的家务,但收拾自己房间、上学放学这些分内事,家长还是不要代劳的好。让孩子觉得自己并不“特殊”,反而有利他们于成长。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