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风已经成为产妇在产褥期内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非常的高,危害性大,对女性心里和身体健康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产后风患者应重视自我饮食调节,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产后风吃什么好。
什么是产后风
产妇在产褥期内,出现肢体或关节酸楚、疼痛、麻木,称为“产后身痛”,俗称“产后风”。又称为“产后遍身疼痛”、“产后关节痛”、“产后痹症”、“产后痛风”。相当于西医的风湿、类风湿引起的关节痛、产后坐骨神经痛、多发性肌炎、产后血栓性静脉炎出现的类似症状。
产后风食疗方:
1、猪肾汤
猪肾一具糯米50克当归15克知母10克葱白7个芍药15克治产后肾虚,四肢疼痛。
制法:以水1200-1300毫升煮猪肾,待水煎成800-700毫升,去猪肾入诸药,慢火煮至400-300毫升时停火,一次服。
2、苡米粥
苡米仁150克薄荷(另包)15克荆芥(另包)15克豆豉50克
健脾祛湿,散风除湿。治风湿阻络而一身尽痛,筋脉挛急,屈伸不利。
制法:将荆芥、薄荷、葱白、豆豉洗干净后,放入干净的锅内,加水1500毫升,烧开后文火煮10分钟,滤汁去渣,将苡米仁入砂锅内,加入药液,煮至苡米仁裂开酥为度。
3、生地粥
生地25克大米75克
养阴生津,适用于阴虚痹患者。
制法:将生地切碎,用适量清水煮约半小时取汁,复煎第二次。合并两次药液去渣,浓缩至100毫升左右备用。
引起产后风的原因
中医认为本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产后营血亏虚,经脉失养或风寒湿邪趁虚而入,稽留关节、经络所致。常见病因有血虚、风寒、血瘀、肾虚。
1.血虚
素体血虚,产时产后失血过多,或产后虚损未复,阴虚亏虚,四肢百骸空虚,经脉关节失于濡养,致使肢体酸楚、麻木、疼痛。
2.风寒
产后百脉空虚,营卫失调,腠理不密,若起居不慎,风寒湿邪趁虚而入,稽留关节、肢体,使气血运行不畅,瘀阻经络而痛。
3.血瘀
产后余血未净,流滞经脉,或因难产手术,伤气动血,或因感受寒热,寒凝或热灼致瘀,瘀阻经脉、关节,发为疼痛。
4.肾虚
素体肾虚,复因产伤动肾气,耗伤精血,腰为肾之府,膝属肾,足跟为肾经所过,肾之精气血亏虚,失于濡养,故腰膝疼痛、腿脚乏力或足跟痛。
西医认为本病多由风湿、类风湿、坐骨神经痛、多发性肌炎或血栓性静脉炎引起。
产后风的症状表现
产褥期间出现肢体关节酸楚、疼痛、麻木、重着、畏寒恶风,关节活动不利,甚者关节肿胀。本病多突发,常见于冬春严寒季节分娩者。
以上是有关产后风的介绍,女性产后应更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如果出现不适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做出最及时的治疗。此外,生活当中也应重视自我饮食,才能尽快恢复健康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