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的疾病多见于婴幼儿时期,由于家长的疏忽照顾,导致孩子出现营养不良的疾病,给孩子的成长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家长们一定要引起重视,营养不良看似不是什么大病。但,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的话,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发育。那么,儿童营养不良的症状表现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营养不良的的症状表现主要有
症状、体征最初表现体重不增,随后出现皮下脂肪减少,逐渐消瘦。体重减轻,毛发枯黄,精神不振,体格生长速度减慢,直至停顿,长期营养不良者除体重低于正常外,身高也低于正常同龄儿童。全身各部位的皮下脂肪消减按一定顺序发生,最先是腹部,以后躯干、臀部、四肢,最后是面部。
重度营养不良时呈老人面容,皮包骨样,肌张力低下,智力及体力均落后,食欲下降或拒食,消化、吸收功能低下,常发生呕吐、腹泻,精神抑制与烦躁交替出现,循环不良,体温低,血压低,心率慢,心电图呈低电压、T波可低平。有血浆蛋白降低者可出现营养不良性水肿,甚至胸腔、腹腔积液。
根据病情将营养不良分为轻度(Ⅰ度),即体重低于正常均值的15%~25%,腹壁皮下脂肪厚度为0.8~0.4cm。中度(Ⅱ度),即体重低于正常均值的25%~40%,腹壁皮下脂肪厚度在0.4cm以下。重度(Ⅲ度),即体重低于正常均值的40%以上,腹壁皮下脂肪消失。
检查措施
检查1、血清蛋白血清白蛋白浓度降低是最重要的改变,但其半衰期较长(19~21天)故不够灵敏。视黄醇结合蛋白(半衰期10小时)、前白蛋白(半衰期1.9天),甲状腺结合前白蛋白(半衰期2天)和转铁蛋白(半衰期3天)等代谢周期较短的血浆蛋白质具有早期诊断价值。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不仅反应灵敏且受其他因素影响较小,是诊断蛋白质营养不良的较好指标。
检查2、血清氨基酸牛磺酸和必需氨基酸浓度降低,而非必需氨基酸变化不大。
检查3、其他血清淀粉酶、脂肪酶、胆碱酯酶、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等活力均下降,经治疗后可恢复正常;胆固醇,各种电解质及微量元素浓度下降;生长激素水平升高。
通过上述文章内容的介绍,对于儿童营养不良的症状表现,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专家提醒:家长们要及时掌握儿童营养不良的症状,孩子一旦出现上述症状表现就要警惕了,根据病情状况的不同,选择适合有效的治疗方法,帮助患儿早日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