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我们身上都存在有一些“虚症”,所以需要不停地食疗进补、进补养身。但是,这样不停地吃营养品、吃补药,对我们的身体就一定有好出吗?答案是否定的,在我们的食补过程中,经常存在有以下的错误,让你一不小心就补出问题来。
误区1气虚一定要补?
什么体质的人都需要补吗?
医师说了一个例子。一个妈妈,从儿子幼年开始给他进补,现在儿子已上了中学。可是,她觉得儿子怪怪的,喜欢她拥抱,甚至会伸出咸猪手,触摸她的乳房。
中老年人服用一些传统补品,不失为一种养生之道。
医师说,这是因为这个孩子的体内积存太多的激素,使他不自觉地做出一些想入非非的动作。鹿茸、冬虫夏草等属于“壮阳”药,包含过多的雄激素,不可多吃。
补“虚”是中医许多治疗法则中之一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各人体质情况不同,某些虚不受补者不能随意进补。体弱者要晓得本身属于哪一种虚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补。
男女老少体质有别,而人参补气,西洋参滋阴,鹿茸壮阳等,各有不同。如果阴阳不辨,气血不分,补其有余,不仅无益,反而有害。所以,进补当以辨证论治为纲领,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平其有余,补其不足。有人气虚、血虚、阳虚、阴虚,各脏腑的虚况不同,无虚不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