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肝病 > 肝病诊断

乙肝患者要怎么进行正确的诊断呢

导读:它们主要分布在肝脏的肝细胞内,如果肝细胞坏死,alt和ast就会升高,其升高的程度与肝细胞的受损程度呈正相关。

乙肝患者要怎么进行正确的诊断呢?有很多慢性乙肝患者在平时是没有什么症状表现出来的,也不会有什么不适的情况出现,所以患者会忽视对这种疾病的治疗的。那么乙肝患者要怎么进行正确的诊断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慢性乙肝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1、丙氨酸转氨酶(ALT)与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它们主要分布在肝脏的肝细胞内,如果肝细胞坏死,ALT和AST就会升高,其升高的程度与肝细胞的受损程度呈正相关。因此是目前最常用的肝功能检测指标。

2、乙肝病毒DNA水平(HBV-DNA):血清中乙肝病毒DNA水平是乙肝病毒复制的可靠定量指标。这种被医生称为“多聚酶链”(DNA)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测乙肝病毒DNA的方法。如果血清中检测到的HBV-DNA≥105拷贝/ml,说明乙肝病毒复制较活跃,体内的病毒量较多。但是乙肝病毒不会直接引起肝细胞损伤,而是由于病毒诱导的免疫功能紊乱造成肝损伤,病毒复制的量并不代表肝细胞损伤的程度,许多HBV-DNA阳性的乙肝病毒感染者肝功能是正常的。

3、乙肝五项:乙肝病毒有三种抗原成分,表面抗原(HBsAg)、核心抗原(HBcAg)和e抗原(HBeAg)。这三种抗原在人体内可引起机体免疫反应,产生相应的三种抗体,即:抗-HBs、抗-HBc、抗-HBe。这些抗原和抗体可作为乙肝病毒感染的诊断标志。但由于用一般的方法在血清中很难检测到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BcAg),只能检测到其它五项指标(即乙肝五项或乙肝两对半)。以往主要通过定性检测明确是否存在乙肝病毒感染,现在定量检测则成为判断疗效的一个重要的检测指标。

4、甲胎蛋白(AFP):是由胎儿肝细胞合成、在胎儿血清中正常存在的一种特殊蛋白。一般在妊娠后开始升高,胎龄16-20周时达到最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至胎儿出生后1-5周完全消失。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AFP常明显升高,一般超过400微克/升,甚至达到1000微克/升以上或呈进行性升高。因此临床医生常把AFP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辅助检查、疗效考核和判断预后的检测指标。但AFP升高不一定都是肝癌,由于AFP是胎儿肝细胞发育时的一种特殊蛋白,因此在肝炎活动期和肝硬变时,伴随肝脏的修复和肝细胞的再生,也可产生和分泌AFP,但通常仅轻度升高,一般小于400微克/升,这种AFP的升高不一定是坏事,重型肝炎升高,常提示肝细胞再生活跃;在使用一些刺激肝细胞再生的药物后(如促肝细胞生长素),也可出现AFP升高。

5、上腹部B型超声波(B超):B超的发明,给广大患者带来了最常用、最方便、最经济和无创伤的肝病影像学检查技术,使医生隔着肚皮就看清了你的肝脏和其他脏器,他能帮助我们医生诊断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血管瘤、肝囊肿、肝脏肿瘤、寄生虫、胆囊炎和胆结石病等,尤其是肝脏肿瘤简单、易行的初筛方法。

乙肝患者要怎么进行正确的诊断呢?有关慢性乙肝的诊断方法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广大患者一定要去医院定期检查乙肝的相关指标,针对不同的病情发展,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正确早日的恢复身体健康。希望上述内容可以帮助大家。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