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养生保健

母乳喂养有何好处?

导读:那么,抛开这些争议不谈,单纯从医学角度分析,母乳喂养究竟有没有好处呢?按照生理特征,人的一生可以分为数个阶段。

最近,“母乳喂养”又一次成为了话题。起因是某位博主在新浪微博上发表了“地铁内有人当众喂奶”的照片,指责其不遵守公序良俗。一石激起千层浪,众网友纷纷加入战团,旁征博引,论证社交网络时代的隐私权、哺乳权和道德规范。那么,抛开这些争议不谈,单纯从医学角度分析,母乳喂养究竟有没有好处呢?

按照生理特征,人的一生可以分为数个阶段。其中,自出生到一周岁之前,称之为婴儿期。

这一时期,是青春期外,人体生长发育最为迅速的时期。各种组织、器官,尤其是神经系统和淋巴系统,都在以惊人的速度进行完善。体重也从出生时的三公斤左右(男婴平均体重:2.94kg~3.72kg;女婴平均体重:2.85kg~3.63kg)增加到十公斤上下。但是,此时的消化系统仍旧不够成熟,无法应对常规化的饮食。这就需要一种既富含营养,又易于吸收的食物。

母乳,恰好具备这些特点。

母乳的主要成分是乳糖、蛋白质(乳清蛋白和乳酪蛋白)和脂肪(脂肪酸)。不仅涵盖了婴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而且比例十分均衡、消化吸收十分容易。母乳中的乳糖比其他乳类更多,可以提供更多能量;牛乳或配方奶中缺少婴儿必需的脂肪酸,而这些脂肪酸对婴儿的脑、眼、血管发育十分重要;牛乳和母乳都含有丰富的铁,但是母乳中的铁吸收度更高,达到50%,相比之下,牛乳中的铁元素只有10%可以被吸收,这对预防贫血,有着重要帮助。

因此,对婴儿进行纯母乳喂养可以大大促进其生长发育。国内学者的统计表明,纯母乳喂养4个月的婴儿和非纯母乳喂养儿相比,在身高、体重等各项评分中都胜出,发育迟缓的危险度也较小。

其次,婴儿期的人体,整体而言是脆弱的。一方面脱离了母体的保护,直接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另一方面,婴儿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免疫系统,和成年人比,差距较大,很容易受食物、空气中的致病微生物影响,产生疾病。

母乳中含有多种免疫球蛋白。以往认为,这些免疫球蛋白对于预防婴儿呼吸道感染有着重要意义,但也有研究认为,二者的关系十分复杂——母乳对新生儿时期女孩的呼吸道感染有保护作用,对男孩则不明显,这可能与男女婴儿的生理特点有关。

不过,母乳对预防腹泻、保护消化系统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人乳中的溶菌酶能够水解、破坏革兰阳性菌胞壁中的乙酰基多糖,并增强抗体的杀菌效果。配合乳汁中的双歧因子,可以很好地维护婴儿的肠道环境,抑制大肠埃希菌、痢疾杆菌等致病菌的增长。

此外,人在出生时,口周、手掌等部位的触觉已经很灵敏,因而,有学者认为,母乳喂养是一种母亲和婴儿间的交流手段,加之母乳中含有丰富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促进婴儿的认知发育。

对于某些婴儿,比如早产儿,母乳更是其他食物、乳类所无法取代的。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有880万名5岁以下的儿童死亡。这些死亡,约有40%,发生在新生儿时期,而早产,正是新生儿死亡的三大杀手之一。

和足月儿相比,早产儿的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对低氧、高碳酸血症反应不敏感,细胞内缺乏碳酸酐酶,碳酸分解为二氧化碳的数量减少,因而不能有效地刺激呼吸中枢;吸吮力差,吞咽反射弱,胃容量较小,胆酸分泌少,对于脂肪的消化吸收较差。因此,常因缺氧、喂养不当等原因,引起坏死性小肠结膜炎

美国新生儿协作网调查了1272例超低出生体质儿在住院期间的母乳喂养情况,记录出生后14天内的母乳摄入量和14天后坏死性小肠结膜炎的发生率与病死率。结果发现,母乳摄入量与未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膜炎的存活率之间,存在剂量和效应关系,即,母乳摄入量越多,坏死性小肠结膜炎发生率越低,存活率越高。

在进化之路上,人类没有选择爬行动物那种放任后代自生自灭的繁衍方式。这种选择,一方面让我们有能力通过学习完成科技和文化的承接,使人类成为人类,站在进化最高点;另一方面,要求母亲们做出巨大的牺牲。

而哺乳,对于母亲本人而言,可以促进产后子宫收缩,有利于子宫向正常状态恢复;婴儿吸吮乳头可以使母体产生各种激素,抑制月经回潮和排卵,有一定的避孕效果,还能带来心理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满足,对于预防产后抑郁,大有帮助。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食物与运动热量消耗转换

相关菜谱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