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乳腺癌 > 乳腺癌常识

乳腺癌是怎么引起的 诱发乳腺癌的原因

导读:不生孩子或者晚育怀孕的9个多月对乳房是一个休眠期,此期间体内雌激素水平较低,可以暂时避免雌激素对乳腺的促增生作用。

一、诱发乳腺癌的原因

 1、家族遗传

患有遗传性乳腺癌家族史可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为母亲患乳腺癌,女儿亦好发乳腺癌,发病年龄轻,常发生在闭经前,多为双侧性;另一种为母亲未患过乳腺癌,但在一个家庭中,至少有两个姊妹患乳腺癌,这种家庭中乳腺癌的发病率要比无家族史的家庭中乳腺癌发病率高2—3倍,且这种乳腺癌多发生在闭经后,常为单侧性。

 2、不生孩子或者晚育

怀孕的9个多月对乳房是一个休眠期,此期间体内雌激素水平较低,可以暂时避免雌激素对乳腺的促增生作用。不生孩子和晚生孩子的妇女乳腺癌发病率高于普通妇女。

3、经常服用避孕药

服用避孕药的妇女比从不服用者患乳腺癌风险稍高。但停止服用后患病风险便降至正常。

 4、产后不哺乳

母乳喂养可以略微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特别是哺乳持续1~2.5年者。哺乳同怀孕一样,可以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暂时避免雌激素对乳腺的作用。

 5、缺乏运动

每周1~3小时的有氧运动可以减少18%患乳腺癌的风险。

 6、超重或肥胖

成年后体重增加可以增加乳腺癌患病风险。原因是脂肪细胞中所含的芳香化酶可以将体内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提高体内雌激素水平,促进乳腺增生。

 7、饮酒

每日饮酒已经被证实可以增加乳腺癌患病风险1.5倍左右。

 8、绝经后激素替代治疗

这种治疗通常被用于绝经症状严重以及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患者。绝经后激素替代治疗增加乳腺癌患病风险1.5~2倍,如果确实需要使用,应权衡利弊,并且在治疗期间密切观察,防止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生。

 9、流产过多

正常自然流产不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而反复人工流产,或18岁以前多次做人工流产者,易引发乳腺疾病,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

二、乳腺癌的并发症

 一、出血

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行肿块切除或根治性切除术后均可有此种并发症的出现,出血的原因常为:

1、术中止血不彻底,遗留有活动性出血点

2、术后由于应用持续负压引流,体位改变或剧烈咳嗽等原因使电凝的凝血块脱落或结扎的丝线滑脱,导致引流出血

3、术前应用化疗或激素类药物使伤口容易渗血

术中彻底止血,尤其是胸骨旁的肋间血管穿透支应予以结扎对肌肉残端及剖面的出血点应予以注意,结扎或电凝术毕冲洗创面并仔细检查有无出活动性出血注意引流管放置的位置,适当加压包扎有助于防止术后出血此外术后要注意负压引流管的通畅及引流量,引流液的性质,对有凝血机制不良的患者应针对病因及时对症处理。

二、积液

指皮瓣与胸壁或腋窝间有液体积聚,造成皮瓣不能紧贴于创面,它也是乳腺肿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见的原因有:

1、引流不畅使创面的渗出液不能及时引出而积聚

2、创面内血液凝固形成凝血块,不能引流出,以后液化形成积液

3、解剖腋静脉周围的淋巴脂肪时,一些小的淋巴管损伤而未结扎伴引流不畅形成积液,一般发生在腋窝外侧

4、用电刀解剖腋静脉时发生积液的机会较使用手术刀为多,可能电刀对创面的愈合有一定的影响,且经电刀解剖后一些小的淋巴管暂时封闭而在负压吸引后又有开放,造成积液

此外,皮瓣张力过大使伤口不易覆盖以及引流管拔除过早等也有一定的关系。

术时腋部解剖发现有细小的渗液时应予以结扎,减少皮瓣的张力,保持负压通畅,适当加压包扎将有利于减少积液的发生,如出现积液,若量较少时可以反复用空针抽吸若量较大或多次抽吸无效时,宜重置负压吸引或皮片引流以及加压包扎。

 三、皮瓣坏死

也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由于皮片坏死愈合延迟可能影响后续的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常需切除较多的皮肤,加之皮瓣分离的范围较大,皮瓣剥离得过薄或厚薄不均,会使真皮内毛细血管破坏而影响术后皮瓣的血供或者皮瓣缝合时张力过大,术后伤口积液时也会引起皮瓣的缺血坏死有时因使用电刀操作不当造成局部皮肤烧伤或血管凝固性栓塞也容易导致皮瓣坏死,皮瓣坏死一般术后24小时即见缺血的皮肤变苍白,逐步呈青紫色水肿,表面有小水泡,3~7日后坏死区域的界限逐步清楚,皮肤逐渐呈黑色硬痂状。

手术前合理的设计切口,避免一侧皮瓣过长注意皮瓣分离的层面,减少皮瓣张力,必要时予以植皮避免积液,适当的包扎等措施将有助于减少皮瓣的坏死,如果发生皮瓣坏死,在坏死区域界限明显后可将坏死皮瓣去除,如为切口边缘性坏死,面积小于2cm,在清创后予以湿敷,换药,常可自行愈合坏死面积较大者应予以植皮若坏死面积大而患者又不愿接受植皮时,常使伤口愈合延迟,且以后生长的表皮常呈白色菲薄,摩擦后易破损。

 四、上肢水肿

乳腺癌根治术后,由于上肢的淋巴及血液回流受障碍易引起上肢的水肿,上肢水肿的发生率各家报道自5%~40%不等,近年来严重上肢水肿的发生率已明显下降,不超过5%,造成上肢严重回流障碍的原因:

1、腋窝清扫范围不当,破坏了局部的侧枝循环、以往对腋静脉周围的淋巴脂肪解剖,常同时将腋鞘一并删除,亦影响术后的淋巴回流,因而手术时如未见有明显肿大淋巴结时,可不必将腋血管鞘拨除,实际上腋窝如有肿大淋巴结侵犯腋鞘时,常已非手术所能完全达到根治目的。

2、腋区有积液或感染,造成局部充血,纤维化,疤痕形成防碍了侧枝循环的建立。

3、术后锁骨上,下区及腋区的放射治疗,引起局部水肿,结缔组织增生,局部纤维化继而引起水肿。

上肢水肿可在术后数天以致数年后出现,肿胀部位往往在上臂,亦可在前臂或手背,术后经常锻炼上肢功能,避免上肢进行过重的体力劳动以及避免上肢的感染可以减少上肢水肿的发生,一旦上肢出现水肿仅能应用对症治疗以减轻水肿。

五、上肢及手部肌肉萎缩

常因手术时损伤臂丛神经或其鞘膜所致,常见有小鱼际肌的萎缩。

三、乳腺癌的检查

 1、X线检查:

乳腺照相是乳腺癌诊断的常用方法,常见的乳腺疾病在x线片上表现一般可分为肿块或结节病变,钙化影及皮肤增厚征群,导管影改变等,肿块的密度较高,边缘有毛刺征象时对诊断十分有助,毛刺较长超过病灶直径时称为星形病变,x线片中显示肿块常比临床触诊为小,此亦为恶性征象之一,片中的钙化点应注意其形状,大小,密度,同时考虑钙化点的数量和分布,当钙化点群集时,尤其集中在1厘米范围内则乳腺癌的可能性很大,钙化点超过10个以上时,恶性可能性很大。

 2、超声显像检查:

超声显象检查无损伤性,可以反复应用,对乳腺组织较致密者应用超声显象检查较有价值,但主要用途是鉴别肿块系囊性还是实性,超声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正确率为80%~85%,癌肿向周围组织浸润而形成的强回声带,正常乳房结构破坏以及肿块上方局部皮肤增厚或凹陷等图像,均为诊断乳腺癌的重要参考指标。

 3、热图像检查:

应用图像显示体表温度分布,由于癌细胞增殖块血运丰富则相应体表温度较周围组织高,用此差异可做出诊断,但是这种诊断方法缺乏确切的图像标准,热异常部位与肿瘤不相对应,诊断符合率差,近年来渐少应用。

 4、近红外线扫描:

近红外线的波长为600~900&mum,易穿透软组织,利用红外线透过乳房不同密度组织显示出各种不同灰度影,从而显示乳房肿块,此外红外线对血红蛋白的敏感度强,乳房血管影显示清晰,乳腺癌常有局部血运增加,附近血管变粗,红外线对此有较好的图像显示,有助于诊断。

 5、CT检查:

可用于不能捫及的乳腺病变活检前定位,确诊乳腺癌的术前分期,检查乳腺后区、腋部及内乳淋巴结有无肿大,有助于制订治疗计划。

6、肿瘤标志物检查:

癌变过程中,由肿瘤细胞产生,分泌,直接释放细胞组织成分,并以抗原,酶,激素或代谢产物的形式存在于肿瘤细胞内或宿主体液中,这类物质称肿瘤标志物。

(1)癌胚抗原(cEA):为非特异性抗原,在许多肿瘤及非肿瘤疾病中都有升高,无鉴别诊断价值,可手术的乳腺癌术前检查约20%~30%血中cEA含量升高,而晚期及转移性癌中则有50%~70%出现CEA高值。

(2)铁蛋白:血清铁蛋白反映体内铁的储存状态,在很多恶性肿瘤如白血病,胰腺癌,胃肠道肿瘤,乳腺癌中有铁蛋白的升高。

(3)单克隆抗体:用于乳腺癌诊断的单克隆抗体cA,15-3对乳腺癌诊断符合率为33.3%~57%。

 7、*组织检查:

乳腺癌必须确立诊断方可开始治疗,目前检查方法虽然很多,但至今只有活检所得的病理结果方能做唯一肯定诊断的依据。

(1)针吸活检:针吸细胞学检查由Gutthrie于1921年建立,现已发展为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其方法简便,快速,安全,可代替部分组织冰冻切片,阳性率较高在80%~90%之间,且可用于防癌普查,若临床诊断恶性而细胞学报告良性或可疑癌时,需选择手术活检以明确诊断。

(2)切取活检:由于本方法易促使癌瘤扩散,一般不主张用此法,只在晚期癌为确定病理类型时可考虑应用。

(3)切除活检:疑为恶性肿块时切除肿块及周围一定范围的组织即为切除活检,一般要求从肿瘤边缘至少1厘米左右尽可能完整切除,从下列切除标本的切面检查可初步判断恶性:

①髓样癌的质地较软,切面呈灰白色,可有出血点,坏死和囊腔形成。

②硬癌的切面呈灰白色,收缩状,有如疤痕感,向四周放射状伸出,无包膜。

③管内癌的特点累及多处导管,甚至可向乳头方向浸润,切面呈灰白色,有时可挤出粉刺样物。

④小叶癌的质地较软,外形多不规则,切面呈灰白,粉红色,有时瘤块不明显,仅见乳腺增厚。

四、预防乳腺癌措施

1、建立早期癌的新概念:在日常受检的病人中,早期癌并非少见,而且理应多于常见的中晚期癌,因为在乳腺癌生长的自然病程中,临床前期约占全程的2/3,尽管如此,早期癌却甚少被检出,表明在检查时大多数早期癌从检查者手下漏过,究其原因,主要由于检查者对早期癌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迄今绝大多数检诊者仍沿用以乳房肿块作为诊断乳房癌首要体征的传统概念,而前述早期癌未必都形成明显的肿块,在此概念指导下,早期癌必然难得检出,因此应重新认识早期癌的新概念。

2、认真查询乳腺癌易患因素:乳腺癌的易患因素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项:(1)乳癌家族史,特别是受检者的母亲和姊妹曾否患本病(2)月经初潮过早(小于12岁),或闭经过迟(大于50岁)(3)大于40岁末育(4)一侧乳房曾患癌,对侧乳房也属易患部位等等,凡有这些因素的人都应视为易患乳癌者,应作为重点检查对象。

3、对乳房出现的任何异常均应查明原因。

(1)乳头溢液,特别是血性溢液,较多与乳癌并存,尤其50岁以上妇女出现血性溢液时,约半数以上可能为恶性。

(2)乳房腺体局限性增厚,这是临床上甚为常见但又不被重视的体征,此种情况如出现在未绝经的妇女,尤其随月经周期有些大小变化时,多属生理性,如果增厚组织长期存在,与月经周期变化无关,或日益增厚及范围增大,尤其出现在绝经后妇女时,必须予以重视。

(3)乳头糜烂经反复局部治疗无效,多应考虑派杰病,作细胞涂片阳性率很高,均应及时作出诊断。

(4)乳房痛,在绝经前妇女,尤其随月经周期改变,痛的程度也有或轻或重的不同变化时,多属生理性,如痛为局限性,有固定的部位,与月经周期无关或为绝经后妇女,均应查明原因。

(5)不明原因的乳晕皮肤水肿,乳头回缩以及乳房皮肤局限性凹陷等,均需认真查清原因。

总之,早发现和早治疗无疑是乳癌防治的发展方向,当前迫切需要的是,大力普及早期乳癌的检诊知识,广泛开展乳癌普查和妇女自查乳腺,以期早日实现提高生存率和降低病死率的目的。

 健康教育

1、研究认为,高脂肪饮食与乳腺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应减少脂肪类食物的摄入,如肥肉、奶油、黄油、蛋黄等,少食油煎、油炸食品。此外过量的咖啡和含有*的饮料,避免抽烟。平时应多食绿色蔬菜、水果等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

2、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工作紧张、精神压力过大、生活节奏紊乱等可引起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有利于肿瘤的生长,因此应当合理安排工作、生活和*。经常放松自己,多参加体育锻炼和社会活动,可以调整生活节奏,减轻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

3、经常进行乳房自我检查。成年女性应当经常进行乳房自我检查,一般每月一次较好,一乳腺癌旦发现不同于平时的异常情况,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请医生排除乳腺癌。40岁以上的妇女应每年进行一次临床体格检查和乳腺钼靶摄片,以便发现早期病变。

4、避免大量长期服用雌激素。雌激素缺乏者可以出现乏力、疲乏、烦躁、多汗、失眠等更年期综合症表现,适当的雌激素替代治疗可以缓解上述症状,使患者重新充满活力。但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应用,不能擅自服用,更不能长期大量服用。在服用期间应定期进行乳房检查高危人群尤要重视乳房健康所谓高危人群是指乳腺癌的危险性较正常人群为高的群体,这一群体更应高度重视自己的乳房健康状况,以早期发现乳腺癌。目前比较确定的高危因素包括未婚和未生育、初产年龄>35岁、未哺乳、月jing初潮较早(<12岁)、闭jing较晚、一级亲属中有乳腺癌病史、有一侧乳腺癌病史、乳腺囊性增生病伴上皮细胞中度和重度不典型增生(尤其是细胞有异性、长期服用雌激素类药物)等。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