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部位养生

多发性骨髓瘤的晚期表现 确诊多发性骨髓瘤需做的6项检查

导读:高血钙:广泛的溶骨性病变,可引起血钙和尿钙增高,表现为厌食、恶心、多尿、烦渴、烦躁、心律失常,甚至昏迷。

一、多发性骨髓瘤的晚期表现

1、骨骼病变:骨髓瘤细胞浸润,并分泌破骨细胞激活因子,可导致溶骨性损害,2/3以上患者,以骨痛为主要的首发症状,常见于胸部及腰背部,随活动而加重。受累的骨骼局部可隆起,按之有弹性或声响,易发生病理性骨折,引起神经根或脊髓压迫。

2、高血钙:广泛的溶骨性病变,可引起血钙和尿钙增高,表现为厌食、恶心、多尿、烦渴、烦躁、心律失常,甚至昏迷。

3、肾脏损害:由于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沉积于肾小管内、高粘滞血症、淀粉样变性、骨髓瘤细胞浸润以及合并肾盂肾炎等因素,50%患者在诊断时已存在“骨髓瘤肾病”,可表现为蛋白尿、肾病综合症,但多不伴高血压。骨髓瘤肾病和高血钙,是造成肾功能不全和尿毒症的主要原因,脱水可加剧肾功能损害。

4、贫血和出血:骨髓内骨髓瘤细胞增殖,正常造血功能被抑制,可导致全血细胞减少。同时,由于肾功能不全、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继发感染、M-蛋白引起高粘血症所致血浆容量增加等多种因素,几乎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血小板生成减少、M-蛋白对血小板与凝血系统功能的干扰、血管壁淀粉样变等均可能是出血的重要原因,患者多表现为粘膜和皮下出血,晚期可有内脏和颅内出血。

5、反复感染:本病易发生反复感染,尤以肺炎球菌性肺炎多见,其次是泌尿系感染和败血症。

6、高粘滞综合征:血中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异常增多

7、高尿酸血症:血尿酸升高>327mmol/L者在MM常见。

8、神经系统损害:瘤细胞浸润、瘤块压迫、高钙血症、高粘滞血症、淀粉样变性以及病理性骨折造成的机械性压迫均可成为神经系统病变和症状的原因。

9、淀粉样变性:免疫球蛋白的轻链与多糖的复合物沉淀于组织器官中即造成本病的淀粉样变性。受累的组织器官较广泛,舌、腮腺、皮肤、心肌、胃肠道、周围神经、肝、脾、肾、肾上腺、肺等均可被累及。

二、确诊多发性骨髓瘤需做的6项检查

 1、对外周血的检查

贫血见于绝大多数患者,随病情进展而加重。一般属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但可有大细胞性贫血伴骨髓幼红细胞巨幼样变,也可因有失血而表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常呈缗钱状排列,此因异常球蛋白包裹红细胞表面使红细胞表面负电荷之间排斥力下降而相互聚集的结果。红细胞聚集现象可能给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正常值及临床意义】)、血型检查造成困难。

2、肾功能常受损的检查

尤多见于病程中期、晚期。排泄试验、放射性核素肾图等检查可确定肾功能是否受损及受损程度。晚期可发生尿毒症,成为死因之一。当患者有大量本-周蛋白尿时,应避免进行静脉肾盂造影,因造影剂可能与本周蛋白发生反应而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3、血液生化异常

血钙常升高,国外报告高钙血症在MM的发生率为30%~60%,国内报告发生率为15%~20%。血磷一般正常,肾功能不全时磷排出减少可引起血磷升高。胆固醇可正常、升高或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多见于IgA型骨髓瘤,低胆固醇血症多见于IgG型骨髓瘤。高尿酸血症在本病常见,可并发泌尿道结石。

4、骨髓瘤细胞检查

骨髓瘤细胞的出现是MM的主要特征。骨髓一般呈增生性骨髓象,各系统比例与瘤细胞数量有关,当瘤细胞所占比例较小时,粒细胞和红细胞系比例可大致正常,巨核细胞数也可在正常范围;当瘤细胞数量较多,所占比例较大时,粒细胞系、红细胞系及巨核细胞均可明显减少。

 5、免疫荧光检查

应用抗免疫球蛋白的重链抗体和抗免疫球蛋白轻链抗体,进行免疫荧光法检查,可发现骨髓瘤细胞呈阳性,但仅含有一种重链和一种轻链,与其血清中M蛋白的重链、轻链类型一致。血清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引起的高球蛋白血症是本病的重要特征之一。血清清蛋白减少或正常,A/G比例常倒置。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大量增多的同时,正常免疫球蛋白常明显减少。

6、尿液检查

多发性骨髓瘤的尿液检查,常规检查常发现有蛋白尿、镜下血尿,但管型少见,有时可见到浆细胞。具有诊断意义的是尿中出现本周蛋白,又称凝溶蛋白,但进一步加热则又溶解。本周蛋白就是自肾脏排出的免疫球蛋白轻链。尿中出现大量单一轻链,而另一种轻链含量减低甚至检测不出,是多发性骨髓瘤的检测之一。

三、多发性骨髓瘤的饮食原则

多发性骨髓瘤属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典型症状是骨痛,刚开始时疼痛往往比较轻且呈间歇性和游走性,晚期疼痛加重。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建议多食用有抑制骨髓增生作用的食品,如海带、紫菜、裙带菜、杏仁等。

如果患者同时伴有贫血、骨折、脾肿大等症状,应多食用紫菜、韭菜、山楂、海蜇、鳖肉、核、蟹、虾、猪肝、芝麻、海鳗等食物。有肾功能损伤者,应低盐饮食;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译】:一种原因未明的骨髓增殖性疾病,常有反复自发性皮肤黏膜出血、血栓形成和脾脏肿大。)的患者,应多食用花生、葡萄等食品。

对症选用抗血栓、补血、壮骨和减轻脾肿大的食品,如海带、紫菜、裙带菜、海蛤、杏仁、桃仁、李子、蛤、统鱼、韭菜、山植、海蜇、龟甲、鳖肉、牡断、核桃。猪肝、蜂乳、芝麻、花生甲鱼、泥鳅、海鳗。戒禁烟酒,忌食肥甘厚味以及生冷、辛辣之品。以杜绝生疾之源,可适当饮用牛奶。有肾功能损伤者、还应采用低盐饮食。若件发真性细胞增多症及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时,应加食花生、葡萄等增加凝血功能的食品。

此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饮食应把握以下标准: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尽量要清淡,海带、紫菜、裙带菜等可适当多吃。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饮食宜新鲜、营养丰富、容易消化为主。忌食煎炸燥热、辛辣刺激、肥甘厚味及生冷腥气之品,戒烟戒酒。在接受放化疗后,常可出现气血亏损、阴阳失调和脾胃功能减弱等病理反应。此时饮食应以营养丰富而易于消化为原则,多食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食物,如鱼、瘦肉、蛋类、蔬菜、水果等,以补充机体的生理需要。

由于本病患者多伴发肾功能不全,故应对此类患者限制蛋白质摄入量,仅予高质量蛋白质如牛奶、鸡蛋等,忌食植物蛋白如豆浆、豆腐之类,以免加重肾脏负担。在治疗、康复期内,可根据病人病情和口味偏好,选用相应的中药和合适的食物组成药膳,再经合理的加工烹饪,使之不仅营养丰富,色、香、味俱佳,而且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如选用黄芪、龙眼肉、枸杞子与猪脊骨、鳝鱼等,加水久炖,和盐调味,可达到益气养血、健脾补肾的目的,有助于康复。

四、多发性骨髓瘤的四大疗法

1、支持疗法:对患者出现的伴随症状,对症或紧急处理输红细胞及注射雄激素促进正常造血以纠正贫血(贫血【译】: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臧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高血钙症应用大剂量强的松或/和加用降钙素等。血粘滞度增高者用青霉胺或考虑血浆分离,控制感染,改善肾功。脊髓压迫者应用大剂量激素,局部放疗或紧急行椎板切除减压术。骨痛应用止痛药物、放疗等。对有病理性骨折者按一般骨折治疗原则处理。可做内固定术。四肢病变累及软组织者可考虑行姑息性截肢。

2、化学疗法: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是化疗最有疗效的药物。VAD方案被认为是一种用药少、疗效高、药效快的诱导方案。并且不损伤干细胞,不影响以后的骨髓移植。

(1)马法仑(melphalan)每日6~8mg,口服5~7天;泼尼松每日40~60mg,口服5~7天,每4~6周重复一次,应坚持用药一年以上,有效率为50%。

(2)CTX400~600mg,静注,第1日:BCNUO.5~1mg/kg静注,每1日;马法仑每日6~8mg,口服5~7天;泼尼松每日1mg/kg,7天后渐减量至21天停服;VCR2mg,静注,第21日,休息两周后再开始下一疗程。

3、放射疗法:本病对放疗较敏感。局部骨痛或有病理性骨折者,局部照射可减轻症状,但对病程经过帮助不大。

4、其他疗法:除传统治疗方法外,人们开始探索治疗本病的新方法,如α-干扰素治疗此病,体外研究证实α-干扰素与马法兰联合具有协同作用,与强的松全用具有加强作用。另有学者开始研究骨髓移植治疗此病,同种同基因BMT有良好效,但不能避免晚期复发,这一问题如何解决,仍有待进一步探讨。骨髓瘤的常规治疗包括化疗及干扰素等治疗,但常规治疗方法无法治愈本病,只是延缓疾病的发展。近年来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取得一定效果,使一部分病人获得完全缓解。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