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部位养生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日常护理怎么治疗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导读:胡萝卜、南瓜、西红柿、青菜、杏、柚子、大枣、橘子、瘦肉、蛋黄、动物肝脏、大豆等, 饮食禁忌:忌食油腻、肥甘、辛辣之品,严格戒烟。

一、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日常护理

 1、适宜饮食:在饮食上应选择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及低脂肪食物。富含维生素A、C食物。胡萝卜、南瓜、西红柿、青菜、杏、柚子、大枣、橘子、瘦肉、蛋黄、动物肝脏、大豆等,

 2、饮食禁忌:忌食油腻、肥甘、辛辣之品,严格戒烟。忌热性助火食物、刺激性食物。韭菜、芥菜、大蒜、香葱、生姜、辣椒、水产品、猪头肉、酒等。忌揉眼,忌酗酒。

3、给予高维生素(芹菜、韭菜、粗粮、豆类)、高蛋白(肉类、鱼类、乳制品类)、高热量(牛奶、蛋糕、鸡蛋、甜食)、低脂(禁用肥肉、蛋黄、脑)饮食。

4、提供流质或半流质清淡的饮食,防止过硬、过咸、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损伤和刺激口腔粘膜。

5、宜喝热牛奶或听轻音乐,使大脑放松,促进睡眠。

6、忌食辛甘肥腻之品,以免增加血液粘稠度,加重病情。

7、睡前避免喝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

二、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因

(一)发病原因

腋-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通常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大类。

 1.原发性致病原因原发性的致病原因在血管外,一般因上肢的体位改变或强力活动,造成血管受压,可伴有或无解剖异常所致的胸廓出口压迫征,如锁骨下静脉在穿过肋锁三角时,受到肋锁韧带,锁骨下肌,前斜角肌和突出的斜角肌结节等压迫,当上肢做强有力的活动(游泳,攀登,举重,垒球,网球等),或者因某些职业造成上肢的不习惯动作等,均可使锁骨下静脉遭受反复损伤而内膜增厚,最终导致血栓形成,这就是传统所称的Paget-Schroetter综合征,又称“受挫性”静脉血栓形成(effortthrombosis)。

 2.继发性致病原因继发性原因较多,如在血管内置入导管,钢丝,刺激性药物注入等,静脉置管后,约有1/3的患者可发生血栓形成,其中1%~5%有临床症状,此外,还有心力衰竭,妊娠,口服避孕药,凝血和纤溶功能障碍,血透的动静脉瘘等,另一些致病原因在血管外,如癌肿,放射治疗,第1肋或锁骨骨折等。

 (二)发病机制

Molina根据病程将腋-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分为3型。

Ⅰ型:急性血栓,病程在1周内,又可分为3个亚型:Ⅰa型,首次发病,过去无血栓形成病史。Ⅰb型,过去曾因血栓形成接受过治疗。Ⅰc型,曾因血栓形成仅做第1肋切除术。

 Ⅱ型:亚急性血栓,病程1~2周,按Ⅰ型中3个亚型的标准,再分为Ⅱa,Ⅱb,Ⅱc型。

Ⅲ型:慢性血栓,病程2周以上,患者静脉内无血栓块,多由静脉慢性纤维性狭窄引起,伴有静脉高压和患肢运动障碍等症状,通过静脉造影可分为短段狭窄(<2cm)和长段狭窄(>2cm)2类。

三、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症状

常见症状

静脉曲张静脉血栓皮肤青紫色改变迁徙性浅静脉血栓形成上肢水肿血管搏动或波形的改变静脉石

男,女和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继发性者常有发病原因可追溯。而Paget-Schroetter综合征则以中青年男性多见,2/3病变发生于右上肢,这可能与右上肢用力较多有关,4/5的患者在发病前24h有受挫病史,如上肢强有力的活动或长时间上肢处于不习惯的姿势,约1/10的患者可无任何诱因,只是经过一夜睡眠后,清晨醒来时发现。

上肢肿胀,疼痛,皮肤青紫和浅静脉曲张是4大主症,上肢肿胀是最早出现的症状,从手指到上臂延及整个上肢,而以近侧较为严重,疼痛可与肿胀同时出现,或者仅表现为酸胀,活动上肢时加剧,有时可扪及条索状,有触痛的血栓静脉,约有2/3的患者因静脉淤血,患肢呈紫红色或青紫色改变,浅静脉曲张多在1~2天后形成,以肩部和上臂最明显,多数患者的肿胀和疼痛等急性症状,几天或几星期或可自行缓解,但尚难达到完全复原,约2/3以上的患者残留后遗病变,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肿胀和酸痛,或者是活动后出现肿胀和疼痛。

四、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

治疗

腋-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包括3个方面:急性血栓治疗、血管外压迫治疗和血栓后遗的静脉管腔狭窄的治疗。

急性血栓形成而无明显临床表现者,可不予治疗,血栓多在短期内消散。有明显症状和体征者,则需做抗凝和纤溶治疗;溶栓成功后症状不改善,仍有患肢疼痛、肿胀和青紫者,应考虑做手术治疗。病因为受第1肋压迫者,应做压迫段肋骨切除和受压静脉段松解术。若静脉有短段狭窄或闭塞,应加做静脉补片成形。如果锁骨下静脉病变段十分靠近心端,术中不能有效地控制出血,可在后期做静脉内球囊扩张成形术。完全闭塞或严重狭窄而不能施行各种静脉成形术者,可做颈内静脉移位术。

各种静脉外压迫所致的血栓形成,采用保守治疗后,有患肢功能显著障碍者占40%。因此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1.抗凝和纤溶腋-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确诊后,则应采用抗凝和纤溶治疗。虽然全身给药效果良好,但大多数学者主张,将溶栓导管置于血栓内注入溶栓药物,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可经臂静脉或股静脉插入导管,做诊断性静脉造影,然后输入溶栓药物。临床广泛应用的溶栓药物首推尿激酶,首次剂量为3000U/h,然后再以3000U/(kg·h)做持续灌注,同时给肝素500U/h,直至血栓消融为止。一般需要12~24h,但有些患者的血栓在数小时内即溶解。血栓消散后即停用尿激酶,将肝素增加为1000U/h,使用3~5天后改用华法林5~10mg/d;如做各种静脉修复术,术中肝素剂量为100U/kg,并同时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ml,以后以每小时15~20ml持续灌注48h。术后给双嘧达莫(75mg/d)和华法林(5~10mg/d),使凝血酶原时间维持在15~20s或国际正常比值1.7~2.0,出院后维持2~3个月。

 2.第1肋切除和静脉松解术手术途径包括经锁骨下、经腋和经锁骨上3种,常用的是经锁骨下途径。操作方法:患者平卧,肩部垫高。于锁骨下做一长约3cm的切口,显露胸大肌并切断胸小肌腱。切开肋锁韧带和锁骨下肌以游离锁骨下静脉。于第1肋中点下方分离一小段肋间肌,仔细游离第1肋和胸膜间的组织,避免损伤胸膜。将第1肋和肋间肌向前方分离到肋软骨处,向后分离到肋颈,注意保护胸长神经。依次横断前、中斜角肌后,在第1肋中点将肋骨剪断,再用咬骨钳切除肋骨,向后仅保留2cm左右的残端,向前切除部分肋软骨,以完成静脉松解术。

经锁骨上途径不能较好地显露锁骨下静脉并做静脉松解术,因此已较少采用。经液途径能较好地显露第1肋的前段,常用于神经性的“胸廓出口综合征”并有静脉症状者,术后瘢痕不明显。经锁骨下途径不但能更好地显露锁骨下静脉,并利于进行各种静脉修复术,其缺点是难以切除第1肋的肋颈部,且术后瘢痕显露。

 3.静脉取栓和成形经锁骨下途径游离锁骨下静脉,全身给肝素5000U。阻断血栓段后,沿静脉纵轴方向切开,并稍越过病变段,在直视下切除血栓。放松远侧阻断钳,观察静脉血回流,如无静脉血回流或静脉造影显示其远侧有残余血栓,可用橡皮驱血带自上肢远侧向近侧缠绕,使远侧血栓从静脉切口处排出。如回流不畅,则可用球囊取栓导管或取栓钳,取尽残余血栓。如发现静脉管腔狭窄,应做补片成形术。使用标准的锁骨下途径游离锁骨下静脉,对80%的患者能完成静脉取栓和静脉补片成形术。倘若显露不满意,特别是无名静脉的内侧部分时,可扩大手术切口,钝性游离胸骨后的纵隔组织,沿第1肋胸骨残端水平劈开达胸骨正中线,然后,垂直向上至胸骨切迹,仔细解剖纵隔及结扎乳内静脉,就可清楚地显露无名静脉、锁骨下静脉及腋静脉。Molina认为,这种方法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并且避免了经锁骨或胸锁关节导致的术后肩部不稳定现象。术后随访如发现遗留的管腔狭窄,应做球囊扩张成形术。Machleder报道,21例球囊扩张成形术,12例未做第1肋切除,5例不能扩张,7例扩张后不久即管腔闭塞;另9例于第1肋切除后遗留管腔狭窄,其中7例球囊扩张成形成功,并保持远期通畅。Molina报道,补片成形术后管腔狭窄的4例患者,2例采用球囊扩张成形术,另2例于扩张后放置血管内支架,术后3~6年仍保持通畅。Meier认为,锁骨下静脉溶栓或术后遗留的管腔狭窄,特别是在球囊扩张成形术失败后,置入血管支架可取得良好的近期疗效,但其应用价值和远期疗效评判有赖于前瞻性研究的结果。

 4.锁骨下静脉转流术锁骨下静脉严重狭窄或闭塞,而不能采用补片成形或球囊扩张成形术时,可做各种静脉转流术,如锁骨下-上腔静脉搭桥术、锁骨下-颈外静脉转流术、头静脉交叉转流术、腋-颈内静脉转流术等。一般认为,以颈内静脉移位术操作最简便、效果较好。具体方法为经锁骨下途径,显露并解剖锁骨下静脉,另于锁骨上和颌骨下方做横切口,游离颈内静脉,在其进入颅骨处切断,远端结扎,近心端倒转,经锁骨后通道与锁骨下静脉做端-侧吻合。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