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养生保健

中医食疗方法治多发性神经炎 多发性神经炎的预防和治疗

导读:感染常伴发或继发于各种急性和慢性感染,如痢疾、结核、传染性肝炎、伤寒、腮腺炎等,少数可因病原体直接侵犯周围神经所致,如麻风神经炎等。

一、多发性神经炎的病因

1.中毒

如铅、砷、汞、磷等重金属,呋喃西林类、异烟肼、链霉素、苯妥英钠、卡马西平、长春新碱等药物以及有机磷农药等有机化合物。

2.营养代谢障碍

如B族维生素缺乏、糖尿病、尿毒症、慢性消化道疾病、妊娠等。

3.感染

常伴发或继发于各种急性和慢性感染,如痢疾、结核、传染性肝炎、伤寒、腮腺炎等,少数可因病原体直接侵犯周围神经所致,如麻风神经炎等。

4.过敏、变态反应

如血清治疗或疫苗接种后神经炎等。

5.其他

如结缔组织疾病,遗传性疾病如腓骨肌萎缩症、遗传性共济失调性周围神经炎、遗传性感觉性神经根神经病等。此外,躯体各种癌症也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炎,且可在原发病灶出现临床症状之前数月发生,应引起警惕。

除少数病因(如麻风)所致者周围神经有炎性改变外,病理改变主要是周围神经的节段性脱髓鞘改变和轴突变性,或两者兼有。少数病例可伴有神经肌肉连接点的改变。

二、多发性神经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临床表现

1.肢体远端对称性感觉

感觉异常(疼痛、麻木、过敏、减退)常呈手套、袜套式。

2.运动障碍

肌力减退、肌张力低下、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晚期有以肢体远端为主的肌肉萎缩。

3.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肢端皮肤发凉、苍白、发绀或出汗障碍,皮肤可粗糙变薄等。

诊断

1.病史及症状

多有重金属(砷、汞、铅)接触史或呋喃西林、异烟肼等药物服用史,或维生素缺乏、糖尿病、尿毒症等病史。

2.体检

(1)可有肢体远端为著的对称性感觉异常(疼痛、麻木、过敏、减退)常呈手套、袜套式。

(2)运动障碍肌力减退、肌张力低下、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晚期有以肢体远端为主的肌肉萎缩。

 (3)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肢端皮肤发凉、苍白、发绀或出汗障碍,皮肤可粗糙变薄等。

三、中医食疗方法治多发性神经炎

1.血虚风痹

症见手足麻木,不能握物(触物即麻木剧痛),足跟着地则痛不可忍,手足无力,大小鱼际肌萎缩,脚趾肿胀苍白,足底肌肉萎缩。应养血活血,祛风通络。

(1)黑芝麻丸

黑芝麻250克,野黑豆100克。黑芝麻、野黑豆蒸三次后晒干,炒熟研细,用炼蜜或枣泥为丸。每次吃20~25克,黄酒送下。本方以野黑豆补肝,健脾除湿,黑芝麻补血,黄酒行血。

(2)黄芪血藤鳝鱼羹

黄芪、鸡血藤各30克,黄鳝500克。前二种煎水取汁;黄鳝去头、尾、骨、内脏切丝,用植物油炒过,同前汁共煮熟,以盐、姜调味。分2次服。本方黄鳝养血、祛风通脉,黄芪益气生血,鸡血藤补血活血、通络。

2.湿热痿痹

症见手足麻木,烧灼胀重,四肢筋脉弛缓,身热而重,苔黄腻,脉滑数。应清热化湿、通络。

(1)大麦薏米

大麦(去皮)60克,薏苡仁30克,土茯苓10克。土茯苓煎水取汁,与大麦、薏苡仁加水煮粥。分2次服。本方以大麦健脾利湿,薏苡仁清热利湿、健脾,土茯苓除湿、利关节。

(2)赤豆苡仁汤

小豆30克,薏苡仁50克,土茯苓15克,桑枝25克。赤小豆、薏苡仁捣烂加水煮汤,土茯苓、桑枝煎水取汁,加入汤中,以蜂蜜调味。分2~3次吃。本方赤小豆利水除湿,薏苡仁健脾利湿,土茯苓除湿,桑枝祛风通络。

四、多发性神经炎的预防和治疗

多发性神经炎的预防: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抗感染能力。

(2)合理调整饮食,既要保障营养全面又要防止营养过剩导致肥胖,忌烟酒。

(3)避免长期接触化学毒物,对于长期服用异烟肼苯妥英钠氯喹磺胺等药物的病人,一旦发现本病征兆应立即停药。

(4)日常护理及保健过程中肢端需保暖又要预防烫伤,急性感染期除四肢瘫痪,还可伴呼吸肌麻痹应立即送医院抢救。

 多发性神经炎的治疗:

1.积极治疗原发病(糖尿病、尿毒症等)改善营养,纠正维生素缺乏,避免有害金属及药物接触。

2.对症选用营养神经药物维生素B12、B1、B6、胞二磷胆碱、辅酶Q10、神经生长因子等。

3.改善末梢循环可用地巴唑、川芎嗪注射液,706代血浆或低分子右旋糖酐等。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