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养生保健

脓毒症和菌血症的护理措施 脓毒症和菌血症的症状

导读:(五)脓毒症和菌血症饮食原则脓毒症和菌血症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鼓励患者多喝水,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饮食。

一、脓毒症和菌血症的护理措施

一、脓毒症和菌血症一般护理

鼓励病人保持心情舒畅,有乐观、豁达的精神、坚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病人应卧床休息,并给予营养丰富和易消化的食物。

二、脓毒症和菌血症饮食宜忌

(一)饮食适宜:1.宜吃寒凉性的食物;2.宜吃低脂肪的食物;3.宜吃高维生素C的食物;4.宜吃清单的食物。

(二)宜吃食物宜吃理由食用建议

猕猴桃。含有维生素C,可清除氧自由基,从而缓解发热的症状。2-3个每天。剥皮后食用。

。热量丰富,对胃粘膜无刺激,容易消化,适合惊厥的孩子食用。100g每顿。

鱼肉。蛋白质丰富,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有一定的营养脑组织的作用。200g清蒸食用。

(三)饮食禁忌:1.忌吃热燥的食物;2.忌吃对大脑有刺激性的食物。

(四)忌吃食物忌吃理由忌吃建议

红牛饮料。具有兴奋中枢的作用,本品属于运动饮料,儿童是禁忌的。换吃其他果汁类的饮料。

麻椒。具有麻辣、辛燥的特性,不适合中枢病变的人群使用。换吃无刺激性的调味品。

(五)脓毒症和菌血症饮食原则

1、脓毒症和菌血症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鼓励患者多喝水,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饮食。

2、脓毒症和菌血症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含碳水化合物的点心、水果。

二、脓毒症和菌血症的症状

脓毒症(sepsis)是有全身炎症反应表现,如体温、呼吸、循环改变等外科感染的统称。是病原菌产生的内毒素、外毒素和它们介导的多种炎症介质吸收后,对机体组织造成的损害。当脓毒症合并器官灌注不足的表现,如乳酸酸中毒、少尿、急性神志改变等,则称为脓毒综合征(pyemiasyndrome)。若细菌侵入血液循环,血培养阳性,则称为菌血症(bacteremia)。脓毒症和菌血症常继发于严重创伤后的感染和各种化脓性感染,致病菌种繁杂、数量多、毒力强。一般起病急骤,病情重,变化快,常合并器官灌注不足。临床必须给予积极的综合性治疗,在抗感染的同时,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及时掌握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受累情况并积极处理。

症状体征:

主要是全身炎症反应和器官灌注不足及功能不全的表现。因致病菌种的不同,表现亦有差异。

1.革兰阳性细菌脓毒症可有或无寒战,发热呈稽留热或弛张热。病人面色潮红,四肢温暖、干燥,多呈谵妄和昏迷。常有皮疹、腹泻、呕吐,可出现转移性脓肿,如皮下脓肿、脾炎、肝肾脓肿等。易发心肌炎。发生休克的时间较晚,血压下降也较缓慢。

2.革兰阴性杆菌脓毒症一般以突然寒战开始,发热可呈间歇,严重时体温不升或低于正常。病人四肢厥冷、发绀、少尿或无尿。有时白细胞计数增加不明显或反见减少。休克发生早,持续时间长。

3.真菌性脓毒症酷似革兰阴性杆菌脓毒症。病人突然发生寒战、高热(39.5~40℃),一般情况迅速恶化,出现神志淡漠、嗜睡、血压下降和休克。少数病人尚有消化道出血。周围血象常可呈白血病样反应,出现晚幼粒细胞和中幼粒细胞,白细胞计数可达25×109/L。

三、脓毒症和菌血症的病因有哪些

常继发于大面积烧伤创面感染、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痈、弥漫性腹膜炎、胆道或尿路感染、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等。因感染病灶局限化不完全,使大量毒力强的病原菌不断或经常侵入血循环,或是局部感染产生的炎症介质大量入血,激发全身性炎症反应而引起脓毒症。

1.常见诱发因素

(1)人体抵抗力的削弱:如慢性病、老年、幼儿、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等。

(2)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癌药等导致正常免疫功能改变,或使用广谱抗生素改变了原有共生菌状态,非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得以大量繁殖,转为致病菌引发感染,如全身性真菌感染。

(3)局部病灶处理不当:脓肿未能及时引流,清创不彻底,伤口存有异物、死腔、引流不畅等。

(4)长期留置静脉导管等,有助于病原菌繁殖与直接侵入血液,激发全身炎症反应。

2.常见致病菌。导致脓毒症的致病菌种类繁多,常见的致病菌有:

(1)革兰阴性杆菌:当代外科感染中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已超过革兰阳性球菌,常见为大肠杆菌、拟杆菌、绿脓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其次为克雷伯菌、肠杆菌等。这一方面由于抗生素筛选的结果,另外由于创伤所致的坏死组织利于此类细菌繁殖生长。革兰阴性杆菌的主要毒素为内毒素,是一种脂多糖(LPS),在细菌死亡后自胞壁释出,作用于吞噬细胞引起细胞因子释放,由此激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腹腔感染、泌尿生殖系统与会阴等邻近部位感染常难避免受其污染。

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脓毒症一般比较严重,可出现三低现象(低体温、低白细胞、低血压),发生感染性休克者也较多。

(2)革兰染色阳性球菌:其主要致病毒素是外毒素,如肠毒素、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等。较常见的致病菌种有:

①金黄葡萄球菌:因近年出现多重耐药性的菌株,包括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甙类均耐药,这类菌株还倾向于血液播散,可在体内形成转移性脓肿。有些菌株局部感染也可引起高热、皮疹,甚而休克。

②表皮葡萄球菌:多年被划归“非致病菌”。由于易黏附在医用塑料制品如静脉导管等,细菌包埋于黏质中,可逃避机体的防御与抗生素的作用。近年的感染率明显增加。

③肠球菌:是人体肠道中的常驻菌,可参与各部位的多菌感染,有的肠球菌脓毒症,不易找到原发灶。

(3)无芽胞厌氧菌:无芽胞厌氧菌用普通细菌培养无法检出,易被忽略。腹腔脓肿、阑尾脓肿、肛旁脓肿、脓胸、脑脓肿、吸入性肺炎、口腔颌面部坏死性炎症、会阴部感染等多含有厌氧菌。在厌氧菌感染中约有2/3合并需氧菌感染。两类细菌有协同作用,能使坏死组织增多,易于形成脓肿,脓液可有粪臭。常见的无芽胞厌氧菌是拟杆菌,梭状杆菌、厌氧葡萄球菌和厌氧链球菌。

(4)真菌:条件致病菌,常发生在持续应用广谱抗生素,细菌被广泛抑制,使真菌得以过度生长,成为一般细菌感染后的二重感染;基础疾病重,加上应用免疫抑制剂、激素等,使免疫功能进一步削弱;长期留置静脉导管。

外科真菌感染(fungalinfection)中常见致病真菌为白念珠菌、曲霉菌、毛霉菌和新型隐球菌等。

四、脓毒症和菌血症的治疗方案

脓毒症应在原发感染灶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全身的综合治疗措施。

1.处理原发感染灶.及早处理原发感染病灶及迁徙病灶。脓肿应及时切开引流;急性腹膜炎、化脓性胆管炎、绞窄性肠梗阻应及时手术去除病因;伤口的坏死组织、异物应予去除,敞开死腔,充分引流;静脉导管感染时,拔除导管是首要措施。

原发灶一时难以找到时,应注意潜在的感染源和感染途径,如静脉插管、留置尿管和肠源性感染等。疑为肠源性感染的危重病人,应及时纠正休克,尽快恢复肠黏膜的血流灌注;通过早期肠道营养促使肠黏膜的尽快修复;口服肠道生态制剂以维护肠道正常菌群等。

2.抗菌药物的应用。可根据原发感染灶的性质,经验性选用抗菌药物。通常选用广谱或联合应用两种抗生素。随后根据治疗效果、病情演变、细菌培养及药敏测定等,有针对性地选用抗感染药物。治疗剂量要足,静脉给药。通常在体温下降、白细胞计数正常、病情好转、局部病灶控制后停药。对全身真菌感染,应停用广谱抗生素并选用酮康唑、两性霉素B等抗真菌药物。

3.支持疗法。病人应卧床休息,给予营养丰富和易消化的食物。对不能经口进食者,可静脉输注葡萄糖、氨基酸和电解质溶液,必要时可应用静脉高营养。对贫血、低蛋白血症者可给予新鲜血、血浆以改善病人状况,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代谢失衡。原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肝硬化等给予相应处理等。

4.对症处理。高热者酌情药物或物理降温。严重病人,可用人工冬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减轻中毒症状。但应注意人工冬眠对血压有影响,而激素只有在使用大剂量抗生素下才能使用,以免感染扩散;发生休克时,则应积极和迅速地进行抗休克疗法。

5.重症病人应加强监护。注意生命体征、神志、尿量、动脉血气等。有血容量不足的表现应扩充血容量,必要时给予多巴胺、多巴酚丁胺以维持组织灌流。

6.抑制炎症介质形成或阻断介质作用的治疗方法。尽管介质抑制剂治疗在动物研究中证实有效,然而临床对照研究对其有效性未获确切的结论。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