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养生保健

心脑血管食谱 怎么治疗心脑血管

导读:平时尽量控制高脂食品,即富含胆固醇的食品,如蛋黄、鱼籽、动物的油脂、内脏、牛油、奶油等,应多吃低脂食品,如蔬菜、水果、豆类、豆制品、粗粮。

一、心脑血管食谱

食疗方一

1.海带50克,切成丝用醋、适量调拌,分2~3次吃完,每日1次。2.丝瓜60克,竹笋60克。去皮、切片,加酱油、醋适量,调拌后食用,每日1~2次。3.花生米30克,粳米50克煮粥食用,每日2~3次。4.黑木耳6克,冰糖适量。将黑木耳浸泡10小时,蒸1小时后加冰糖,睡前服,疗程不限。

食疗方二

1.洋葱30克,菠菜50克炒着吃,每日1~2次。2.黄瓜2根,大蒜头1个,拌凉菜吃,每日1~2次。

食疗方三

1.西红柿2个,绿豆20克。将绿豆煮烂,用其汤送西红柿,一次吃完。每日2~3次,前空腹服用可防治心悸。2.大枣3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煮至烂熟成粥,加入冰糖,搅拌均匀即可食用,用于心悸症。3.莲子30克,粳米50克。加水800毫升,煮粥吃,每日1~2次,用于气短。

二、心脑血管的病因

主要原因

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原因就是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非正常代谢造成的,血管组织和人体的其他组织在一定周期内完成新陈代谢的过程,但是由于新的细胞组织不能正常的形成,使血管壁本身存在“缺陷”因此就容易产生炎症血管收缩不畅,就像是一条破烂不堪的旧管道,随时都有阻塞或破裂的可能。血管是血液流通的重要通道,同时它也受神经系统的支配,因此神经系统不正常也能够导致供血的紊乱。

次要原因

再者由于长时间饮食习惯问题,饮食中脂类过多,醇类过多。同时又没有合理的运动促进脂类醇类的代谢,导致体内脂类醇类物质逐渐增多;加上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分泌抗氧化物酶(例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能力减低,导致体内自由基水平升高,使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氧化后沉积在血管壁,久之使毛细血管堵塞,随着时间的推移,脂类醇类物质容易和体内游离的矿物质离子结合,形成血栓,产生心脑血管疾病。

三、心脑血管的症状

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的症状(包括心绞痛、心肌梗塞):

胸闷、心悸不宁、心慌气短;心率不齐;胸痛、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气紧、晕厥、虚弱、嗳气;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

更甚;舌质紫暗、脉沉弦为主症的冠心病心绞痛、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上腹痛、恶心、呕吐;左后背痛、左手臂痛。

脑血管疾病,如缺血性脑中风的症状(包括脑血栓、脑栓塞等):

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失语。或者交叉性瘫痪、交叉性感觉障碍、外眼肌麻痹、眼球震颤、吞咽困难、共济失调、眩晕等。

肢体无力、麻木,面部、上下肢感觉障碍;单侧肢体运动不灵活;语言障碍,说话不利索;记忆力下降;看物体突然不清楚;

眼球转动不灵活;小便失禁;平衡能力失调,站立不稳;意识障碍;头痛或者恶心呕吐;头晕、耳鸣。

四、心脑血管的治疗

 饮食疗法

高血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科学合理的饮食。平时尽量控制高脂食品,即富含胆固醇的食品,如蛋黄、鱼籽、动物的油脂、内脏、牛油、奶油等,应多吃低脂食品,如蔬菜、水果、豆类、豆制品、粗粮。

在饮食中,动物性脂肪、动物的脑、肝、肾、鸡蛋黄、鸭蛋黄、鹅蛋黄、松花蛋、虾子、蟹黄等食物,胆固醇含量很高,应控制食用量。含胆固醇较低或有降低胆固醇作用的食物,比如谷类、瘦肉、鸡鸭肉、鱼类(尤其是海产鱼)、海参、海带、薯类、香蕉等食品,以及植物油(尤其是芝麻油、花生油、玉米油),应在日常膳食中适量增加。摄入牛奶、豆类或其制品还可补钙,也有利于控制胆固醇。喝茶,尤其是绿茶也有降血脂作用。

 空气负离子疗法

“负离子疗法”是日渐兴起的一种自然疗法,血液中的正常红细胞、胶体质点等带负电荷,它们之间相互排斥,保持一定的距离,而病变老化的红细胞由于电子被争夺,带正电荷,正负相吸则将红细胞凝聚成团。负离子能有效修复老化的细胞膜电位,促使其变成正常带负电的细胞,负负相斥从而有效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血沉减慢。同时负离子能加强血液中胶体质点本身负极性趋势,使血浆蛋白的胶体稳定性增加,保持血液的正常健康状态。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