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养生保健

头部按摩技法简介,头部七大穴位按摩技法,泰式头部按摩技法

导读:对益智健脑,增强回忆、减轻疲倦、消除严峻、焦虎,使大脑从头获是满意的精力和膂力有利处,头部按摩,还对避免失眠、耳鸣、耳聋、目眩等有较好的辅佐医治效果。

一、头部按摩技法简介

 1、摩法

(1)掌摩法,做环形而有节律抚摩,亦称摩腹。在摩腹时,常按如下顺序进行摩腹=>上腹=>脐=>小腹=>右下腹=>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

(2)指摩法、中指、无名指、小指指面附着在治疗部位上,做环形而有节律抚摩。本法用于面部、胸部或某些穴位。

2、擦法

(1)掌擦法,做往返直线快速擦动。本法接触面积大,产热低且慢,主要用于腰骶、四肢、肩部。

(2)侧擦法,做往返直线快速擦动。本法接触面积小,产热高且快,主要用于腰骶、肩背及四肢。

(3)鱼际擦法,做往返直线快速擦动。本法接触面积小,产热较快,主要用于上肢及颈肩部。

 3、推法

(1)掌推法,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推动时应轻而不浮,重而不滞。本法多用于背部、胸腹部、季肋部、下肢部。

(2)指推法,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本法用于肌腱及腱鞘部位。

(3)肘推法,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本法用于脊柱两侧。

(4)拇指分推法,自前额正中线向两旁分推。

(5)十指分推法,自胸部正中线沿肋间隙向两侧分推,亦称开胸顺气。

(6)鱼际分推法,自腹部正中线沿肋弓向两侧分推。

(7)合推法。

 4、抹法

用双手拇指的罗纹面着力于一定部位,以拇指的近端带动远端,做上下或左右的单方向移动。本法用于前额部。

 5、扫散法

医生手指屈曲置于患者头部两侧,做前后方向的快速滑动。

二、头部七大穴位按摩技法

头部按摩对大脑有健脑安神,聪耳明意图效果。按摩一同还呆改进脑部的血液循环,进步大脑的摄氧量,有利于大脑皮质的功用调度。对益智健脑,增强回忆、减轻疲倦、消除严峻、焦虎,使大脑从头获是满意的精力和膂力有利处,头部按摩,还对避免失眠、耳鸣、耳聋、目眩等有较好的辅佐医治效果。

在头部,布满着许多穴道,每个穴道都有特定的效果和成效,了解经络与穴道的方位、效果、可以十分好地体现头部按摩的摄生祛病效果。

1、太阳穴

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洼陷处。摆布各一。按摩该穴道可医治头痛、目疾、口眼歪斜、鼻流浊涕等疾病,还可以减缓双眼疲倦,推进血液与淋巴的循环,能美容皮肤。

 2、印堂穴

在额部,在两眉头之间。按摩该穴道可医治头痛、晕厥、失眠、小儿惊风、鼻塞、鼻流浊涕、鼻出血、眉棱骨痛、目痛等疾病。多用于医治神经性头痛、鼻塞、高血压等疾病。

3、安息穴

翳风与风池连线中点,压之有洼陷并灵敏而胀。按摩该穴道可医治失眠、后头痛、颈痛症。

4、鱼腰穴

正坐或仰卧位。在额部,双眼正上方,在眉毛尖。按摩该穴道可医治目赤胀痛、目翳、眼睑活动、眶上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多用于医治急性结膜炎、面神经麻木、近视等疾病。

 5、百会穴

百会穴道于头顶正基地,用左手掌或右手掌紧贴百会穴旋转,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按摩此处可降血压、宁神清脑。

 6、风池穴

以双手拇指纹面按揉双侧风池穴,顺时针旋转,一周为一拍,约做32拍。

 7、曲池穴

先用右手再换左手,先后按揉肘关节处曲池穴,旋转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此法可清热、降血压。

三、泰式头部按摩技法

按摩

1、用拇指由额顶至头顶位置交叉按摩。(沿着一直线运动扩散共6行两次)。

2、四指与两侧按摩(6次)。

3、八指合并正前方至后脑洗按(6次)。

4、八指交叉与后脑洗脑(6次)。

5、用手心两侧擦按(打两圈后按两次慢放,分四点进行)。

6、用手心于两侧擦后,中指点按耳下穴位,食指按太阳穴后两个来回擦,托手两个来回。

7、将耳泡擦干净,将头放侧,用拇指沿发际线按摩。

8、双手拇指交叉头顶,四指交叉额头往外活动交叉按于后脑托手。

9、八指将头托起,右手由颈于后脑洗擦。

 按头

1、四指于太阳穴打圈6次按放一次,共6个穴位。

2、两指于眉心拉按(将眉分成三点),往太阳穴方向点按。

3、从额顶沿发际线往太阳穴方向点按。

4、把头放侧,用拇指沿发际线按擦,后脑与颈交位顶按

5、沿耳朵打圈点按耳底和面骨穴位,(打两圈点按一次)。

6、由额顶、太阳穴、耳底分成6条直线(单边)按至头顶。

7、一手将头托起,另一手(食指和拇指)由颈拉按至颈与后脑的交位穴位后顶按,松开托头的手让头自然放下。

8、双手食指由下往上,沿颈股自然位置拉颈筋。

9、单手于后脑凹位,一手于眉心拉按慢放。

捶头

1、双手齐捶两侧,然后用刀口斩前额。

2、双手交叉捶全头。

3、单手沿耳边捶侧面。

4、单手于手掌心捶头顶。

四、中医头部按摩技法

头部推拿保健可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具有醒脑明目、止眩生发、镇静安神、增强记忆及防止脑老化的作用。并防治高血压等症。

①揉印堂、神庭。用食指或中指按揉两眉间正中印堂穴,次揉前发际正中上0.5寸神庭穴各1分钟。

②推前额。先用指自印堂向上推至神庭穴,再以前额正中线为中心,自印堂依次向上至前发际向两侧分推,各1分钟。

③按揉太阳。前额分推后,指止于太阳穴,作两侧同时按揉各1分钟。

④摩揉头侧。按揉太阳后,用食、中、环三指摩揉双侧颞部,先向上,绕至耳后,并按揉乳突1分钟。

⑤揉百会。用手指揉头顶正中百会穴(前正中线与折耳后两耳尖连续交叉点)1分钟。

⑥摩头。用三指沿头正中线,自前发际向后摩至后发际1分钟。

⑦揉枕骨。用三指揉枕骨下缘1分钟。

⑧疏五经(梳头)。五指适当分开,沿督脉、膀胱经、少阳经共五条线,自前发际向后梳至后发际1分钟。

⑨揉风池。用双手拇指或食、中指同时按揉两侧风池穴1分钟。

⑩叩头。用两手十指尖,垂直向下叩击整个头部1分钟。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