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幼儿保健

1岁宝宝食欲不振怎么办

导读:食物的形状,会影响宝宝的食欲很多宝宝不爱吃青菜,那么我们可以把青菜剁碎包饺子,或者做成可爱的小老鼠或小兔子的形状蒸给她们吃。

一、1岁宝宝食欲不振怎么办

1.宝宝大多是“性情中人”,在宝宝不好好吃饭时千万不能斥责

要知道,给宝宝养成一个好习惯,先要给她们一个好的环境。所以,我们要给宝宝一个温馨舒适的吃饭环境,不要强迫孩子,不要给他们压力!

如果家长因为宝宝不好好吃饭而斥责她们,那么,宝宝就会更不愿意吃饭,即使吃了,也是如同嚼蜡,不仅无味还影响营养吸收。而且强迫孩子吃饭容易造成积食,然后呕吐掉。

2.食物的形状,会影响宝宝的食欲

很多宝宝不爱吃青菜,那么我们可以把青菜剁碎包饺子,或者做成可爱的小老鼠或小兔子的形状蒸给她们吃。

3.食物的性质,对宝宝肠胃的影响

这个季节天气干燥,宝宝很容易上火,有的家长会给宝宝吃柿子,柚子清火,殊不知,这些东东性寒,吃多了会凉胃,宝宝肠胃不如大人般坚强,容易造成腹泻,从而导致宝宝食欲不振。

还有香喷喷的糖炒栗子,各类坚果都是孩子爱吃的,但是这些东西油性重,吃多了会胃胀,如果胃胀了,宝宝哪里还有胃口吃主食呢?

4.多运动,可以促进食欲,促进吸收

5.对于饭量小的宝宝,拒绝零食

如果宝宝饭量小,就把所有的零食停掉、所有带味道的水停掉,(各种带味道的水都是败胃的),特别是饭前一小时内,不能给宝宝吃任何零食。

6.养成好习惯,家长要“心狠”

要养成一个好习惯很不容易,做家长的有时一定要“心狠”一点。

比如,宝宝说不要吃了,那么千万不要怕她饿着,而玩老鹰着小鸡的游戏,到处撵着喂;如果大人们已经吃好饭了,而宝宝因为吃饭不专心,还剩大半碗的时候,作为家长,你也要狠狠心收掉,等到下一顿再吃!

有的家长不赞成这样的做法,怕会弄坏孩子的胃;我明确回答:“不会”;因为肠胃不好,是一个长期的坏习惯导致的;冲着这一点,我们也一定要给宝宝养成好好吃饭的习惯。

7.适当加粗粮;多吃粗粮有助于消化吸收

食物越来越精细,对宝宝来说不是太好;这样不仅会娇惯了宝宝的胃,使肠胃蠕动变慢;还会影响宝宝的咀嚼能力和牙的生长,使牙齿变得脆弱。

偶尔吃粗粮,杂粮,比如玉米粥,山芋粥,黑米,小米(最有营养,而且健脾),各种豆类坚果都是不错的选择;

二、1岁宝宝为什么会食欲不振

 1、宝宝之间的饮食量,不具可比性

由于遗传、环境、体型、活动量等方面的因素的影响,正常宝宝对营养需要量个体差异性其实很大,食欲必然也有差异,因此,母亲切不能互相比较孩子的进食量,判断自己的孩子是不是食欲不振。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些食欲不振是小儿进食量与父母期望的进食量有差异,而被误认为是食欲不振。

2、宝宝的食欲并不稳定

宝宝的食欲有时可周期性轻度增减,这些多为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必担心。宝宝在夏季往往食欲不振、厌食或食量减少,这是由于机体为了调节体温,较多血液流向体表,内脏器官供应相对减少,以致影响胃酸分泌,导致消化功能减低;加上天气闷热,小儿休息、睡眠欠佳,神经中枢处于紧张状态,体内某些内分泌腺体的活动水平也有改变,这些均影响到胃肠道的活动;另一个影响因素是由于大量饮水,使胃液被冲淡,以至食欲大减。

 3、对喜爱的食物失去兴趣

生活中的种种因素经常影响到食欲。在没有情绪不佳、健康状态良好的情况下,不需要过于介意。

4、宝宝不肯吃饭,也不要强迫他吃

从营养的角度来看,如果能从米饭以外的食品中(如面包、面条、甘类)获得相同的热量,那么便不会造成任何问题。有时孩子会由于某些原因(身体不舒服或上顿吃得过饱)而食欲不佳,这时不要强迫孩子吃饭,如果这顿让他饿一餐,也许下顿会吃得更香。

三、如何提高1岁宝宝的食欲

 1.按摩:

双脚内侧的脾经按摩。穴位:隐白(脾经的井穴),大都(脾经的荥穴),太白(脾经的输穴、原穴),公孙(络穴)。脾经的源头就在脚上,所以按摩这几个穴位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孩子的脾胃虚弱状态。

 2.饭前洗澡:

在夏天清晨和傍晚的时候,让宝宝到户外运动一下,宝宝玩耍、消耗热量后,情绪仍处在兴奋状态,假使先帮宝宝洗个舒舒服服的澡,舒缓宝宝的情绪,就像大人泡完温泉、全身放松后,自然能够是胃口和情绪一样大好。

 3.捏脊:

给宝宝脊部柱两侧从头至尾进行推拿按摩,所谓“捏脊”疗法:可以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强身体。对疳积、消化不良、厌食、腹泻和便秘疗效最好。宜在清早或饭后1小时进行,每天一次,6天为一疗程。

4.饮食习惯:

进餐要定时定量,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型,创造进餐时的安静愉快气氛,这也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增进胃口的好方法。同时要合理搭配饮食,以清热解毒、易消化的食物为主。远离含糖饮料,节制冷饮和甜品。

 5.补充益生菌:

适量益生菌犹如一道“开胃菜”,它能使食物中的大分子蛋白质、脂肪分解,帮助孩子消化吸收。同时,为孩子补充儿童专用的复合维生素B也能增进孩子的食欲。因为复合维生素B是“能量维生素”,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增进食欲。

 6.饭前拒绝零食:

如果宝宝饭量小,就把所有的零食停掉、所有带味道的水停掉,各种带味道的水都是败胃的,特别是饭前一小时内,不能给宝宝吃任何零食。要养成一个好习惯很不容易,做家长的有时一定要“心狠”一点。有的家长不赞成这样的做法,怕会弄坏孩子的胃;我明确回答:“不会”;因为肠胃不好,是一个长期的坏习惯导致的;冲着这一点,我们也一定要给宝宝养成好好吃饭的习惯。

7.适当加粗粮:

食物越来越精细,对宝宝来说不是太好;这样不仅会娇惯了宝宝的胃,使肠胃蠕动变慢;还会影响宝宝的咀嚼能力和牙的生长,使牙齿变得脆弱。偶尔吃粗粮,杂粮,比如玉米粥,山芋粥,黑米,小米(最有营养,而且健脾),各种豆类坚果都是不错的选择。

 8.饮食多样化:

很多宝宝不爱吃青菜,那么我们可以把青菜剁碎包饺子,或者做成可爱的小老鼠或小兔子的形状蒸给她们吃。而且还要定期更换宝宝的食谱,做到饮食的多样化。还有很多宝宝不好好吃饭,是因为体质不好,导致脾胃弱;这样的宝宝就要慢慢来,先调理脾胃,或健脾或开胃。

四、1岁宝宝的简单营养食谱

此时,绝大部分食物都可以喂给一岁的宝宝吃了,在设计宝宝的菜单时,应保证包括谷类、蔬菜、水果、肉类、禽蛋等等种类。随着宝宝咀嚼能力的加强,要注意控制宝宝的进餐时间和进餐习惯,以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如进餐时间以20-30分为限,让宝宝坐在儿童餐椅上,和大人异同吃饭等。同时要记住脂肪对宝宝生长发育的重要性,所以在这个时期应合理摄入,而不是限制。

在辅食的实际制作中,爸妈可以为宝宝制作一些烂饭、馒头、饼干机肉末、碎菜和水果等食物,丰富食物种类。还可以适当增加宝宝的食量,每日喂食2-3次辅食,代替1-2次母乳,以补充宝宝身体发育所需的营养元素。不过口味不要太重,并且要避开刺激性较强的调味料,以免宝宝对其他食品产生厌恶感。

 1、板栗鸡丝粥

食材:大米100克、板栗100克、鸡胸肉80克、盐5克、油10毫升。

做法:大米洗净后加少许油拌匀,腌制30分钟,板栗去壳。鸡胸肉洗净放入清水锅中煮熟,捞出放凉后顺着鸡肉的纹理撕成细丝,用少许油和盐腌制片刻。板栗切碎。锅中倒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放入腌制好的大米,放入板栗,再次煮滚后转小火煲煮30分钟。待米粥软烂时将鸡丝放入锅里,用勺子搅拌均匀,继续用小火再煮5分钟,最后加盐调味即可。

2、缤纷红薯粥

食材:白米30克、红薯半个。

做法:大米淘洗干净后加入足量的清水,煮成白米粥。红薯洗净后削去外皮切成薄片。放入蒸锅中蒸至熟透。将蒸好的红薯取出,用勺子碾压成泥状。红薯泥放入白米粥中,搅拌均匀即可。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