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养生保健

血栓形成的原理 血栓形成的危害

导读:近来对于血液蛋白酶抑制物的研究,发现了一些先天性血栓性物质或先天性血栓倾向的病人,对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常见的病因如下:1。

一、血栓形成的机制有哪些呢

血栓栓塞性疾病在临床上甚为多见,涉及的病因相当广泛。随着基础医学的发展,对血小板生物化学,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凝血因子化学结构以及超微结构研究的深入,对血栓形成过程有了更多的了解认为血栓形成是复合因素所引起的,其中血管壁、血小板、血流速度、血液黏度和凝血活性等,均有重要作用。近来对于血液蛋白酶抑制物的研究,发现了一些先天性血栓性物质或先天性血栓倾向的病人,对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常见的病因如下:

1.血栓性素质

(1)抗凝物质缺乏:抗凝血酶Ⅲ缺乏、异常抗凝血酶Ⅲ症、蛋白C缺乏、蛋白S缺乏、肝素辅助因子Ⅱ缺乏。

(2)纤维蛋白溶解异常:纤溶酶原缺乏、纤溶激活物质缺乏、纤溶抑制物增多、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2.静脉血栓形成

(1)血流淤滞:妊娠、肥胖、创伤、外科手术、充血性心力衰竭、卧床过久。

(2)凝血亢进:恶性肿瘤、骨髓增生性疾病。

(3)其他:口服避孕药、溶血危象。

3.动脉血栓形成

(1)血管壁异常:动脉样硬化、高脂血症、糖尿病。

(2)血液黏度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浆细胞病、烧伤。

(3)血小板功能异常: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二、血栓形成的危害说明

(1)表浅性血栓性静脉炎:下肢静脉曲张,静脉输注浓度过高的刺激性药物等,易致血栓性静脉炎,局部皮肤发红,皮肤温度增高,病变呈条索状,跳动性疼痛和压痛,严重者可发生静脉闭塞。

(2)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多数表现为腓肠肌疼痛和压痛,小腿肌肉有硬结,患侧下肢水肿和表浅静脉怒张;在妊娠,老年人,卧床过久,外伤,外科术后多见。

(3)肺梗死:肺栓塞和梗死使体循环内血栓性静脉炎或静脉血栓脱落的栓子,或右心的栓子,沿血流进入肺循环,堵塞肺动脉及其分支,临床表现除原发病的症状外,大多数为非特异性肺部症状,如突发性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咯血或血性痰,半数病人的肺动脉瓣区第二音(P2)增强,肺栓塞不一定都发生肺梗死,因而本病症状与有否肺梗死,梗死的范围和病人心肺的原有疾病等都有关系,胸部X线检查是肺梗死的常规诊断方法之一,肺动脉造影更是本病的诊断依据,如肺血管内出现残缺或肺动脉闭塞。

(4)其他:如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肝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主干血栓形成等,这些部位的血栓形成,起病较缓慢,往往伴有血栓性静脉炎的病变及其他体征。

三、血栓的检查手段

1、内皮素-1检测内皮素-1(ET-1)是惟一由血管内皮合成和分泌的内皮素,ET-1有强烈的缩血管生物活性和刺激内皮细胞释放t-PA的功能。在人群分布中,老年人ET-1的血浆水平较人群为高可能是老年人易患血栓形成的因素之一。

2、凝血酶调节蛋白增高:凝血酶调节蛋白或称血栓调节素(thrombomodulin,TM)是一种作为凝血酶之受体,存在于内皮细胞表面的单链抗凝糖蛋白。TM与凝血酶在内皮细胞表面结合形成复合物,该复合物特异性地使蛋白C转变为活化蛋白C(APC)。TM是反映内皮细胞受损的敏感的特异分子标志物之一。血浆或内皮细胞表面TM增高,表明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

3、血小板检查包括血小板黏附、聚集性增高;血浆中血小板释放物含量增高,特别是α颗粒中特异蛋白质β血栓球蛋白(β-TG)和血小板第4因子(PF4)增高及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增高,血浆中α血小板致密颗粒的释放物5-羟色胺含量增高而血小板内浓度下降;血浆TXA2的代谢产物TXB2增高和(或)前列环素化时产物(6-酮-PGF1α)减低;都反应血小板被激活。

4、凝血因子活化增高人体凝血因子促凝活性(F:A)及抗原性(F:Ag)的水平一般在100%。在血栓性疾病中,F:A及F:Ag可明显增高。凝血酶原片段1+2(F1+2)和片段2(F2)水平升高,F1+2是反映凝血酶的活性,F1和F2是反映内生凝血酶的活性。凝血时间和APTT缩短。

四、治疗血栓的偏方说明

治疗脑血栓偏方一

治疗脑血偏方:白酒泡大蒜(适合恢复期在家庭治疗用)。

制作方法:将1000克干净大蒜瓣浸泡于2000克优质粮食白酒中,经过两周后便可以服用。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服用50克左右,而且酒蒜都要食用。

研究发现:大蒜在酒精的化学作用下,能产生一种叫作大蒜素N的物质,这种物质具有抗血小板凝结的功效,可以很好地预防因脑血管和心血管病变而引起的各种意外疾病,对治疗因脑血栓引起的身体瘫痪也有一定疗效。

治疗脑血栓的偏方二

辨证:肝阳挟热上犯。

治法:平肝化痰,泻实通腑。

方名:钩军汤。

组成:钩藤15克(后下),牡蛎30克(先煎),生石决明30克,生川军4.5克(后下),枳实12克,茯苓12克,黄芩9克,天竺黄9克,丹皮9克,炒槐花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张伯臾方。

治疗脑血栓的偏方三

辨证:气虚血滞,瘀痰阻络。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养荣,化痰软坚。

方名:固本复元汤。

组成:黄芪15克,鸡血藤20克,丹参15克,黄精15克,海藻12克,玄参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赵益人方。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