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养生保健

治疗结石的药物有哪些肾结石的治疗方案治疗尿结石的三种药物

导读:促进结石排出的药物这些药物包括各种类型的排石冲剂,目前市场上*和临床上常用的排石药物大多为中药制剂或中成药。

一、治疗尿结石的三种药物

一、缓解肾绞痛症状的药物

这些药物包括肛门内应用的消炎痛栓,肌肉注射的阿托品和度冷丁、黄体酮等。肾绞痛的诊断一旦确立,就可以用这些药物开始治疗了。当然,还可以配合静脉输液、利尿来促进结石的排出,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这一类药物只能起到“救急”的作用。

二、促进结石排出的药物

这些药物包括各种类型的排石冲剂,目前市场上*和临床上常用的排石药物大多为中药制剂或中成药。这些制剂的主要成分是金钱草、海金沙、车前子、石苇、茯苓、鸡内金玉米须、胡桃仁等。其中金钱草的排石效果较为肯定,它还有利尿作用,并能使尿液变为酸性而促使结石溶解。常用的中成药则有:肾石通冲剂、排石颗粒、石淋通等,这些中成药的主要成分也是金钱草,对直径小于1厘米的细小结石及体外冲击波碎石后的辅助治疗效果显着。以往盛行的“总攻疗法”,也是通过利尿、促进输尿管蠕动的方法来促进结石的排出。这一类药物能起到“治标”的作用。

三、溶石及防止结石增大的药物

就目前所知的众多结石成分中,能通过药物溶解的成分只有两种,即尿酸和胱氨酸。因为这两种成分的结石都是在酸性情况下形成的,所以通过大量喝水(使24小时尿量维持在3000毫升左右)以及服用碱性药物,有望使这些结石溶解并排出。可以碱化尿液的药物有枸橼酸钾、枸橼酸钠、重碳酸钠等。同时配合服用别嘌呤醇(对尿酸)、青霉素胺(对胱氨酸),有望使结石溶解。一般口服剂量为枸橼酸钾一日3克,枸橼酸钠或重碳酸钠一日4~12克,可使尿液的酸碱度(ph)维持在7~8之间,以溶解结石和预防新生结石形成。一般口服剂量为枸橼酸钾一日3克,枸橼酸钠或重碳酸钠一日4~12克,可使尿液的酸碱度(ph)维持在7~8之间,以溶解结石和预防新生结石形成。有些中草药也有溶石作用,如金钱草、海金沙、石苇等。而其他成分的结石,如草酸钙、磷酸钙、磷酸镁铵等,现在还没有有效的药物来溶解它们,只能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及手术治疗等方法治疗。

对由于尿路感染引起的结石,治疗原则是彻底清除结石和根治尿路感染。除了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外,还可以应用尿素酶的抑制剂,如乙酰异羟肟酸、羟基脲等,以阻止尿液中的尿素在尿素酶的催化下分解成铵离子而有利于磷酸镁铵的沉淀,这就从根本上防止了感染结石的形成。必要时,还可服用酸化尿液的药物(如氯化铵和维生素c)以增加磷酸镁铵和磷酸钙的溶解度和增强抗生素的作用。

二、肾结石的药物治疗

(1)高钙尿:因原发性甲旁亢、类肉瘤病、甲亢、多发性骨髓瘤等引起者应作相应治疗。其他病因者可采取下列措施。

1)噻嗪类利尿剂:双氢克尿噻每日50~100mg,或相应剂量的其他利尿剂。

2)磷酸钠纤维树脂:每次2.5~5g,进食同时服用。同时应适当限制草酸摄入,而补充钙。

3)正磷酸:每日1.5~2.0g磷元素,分3~4次服用。肾小球滤过率低于30ml/min者和尿路感染者不用,因可引起转移性软组织钙化和感染性结石。

(2)肠源性高草酸尿:可用氢氧化镁或氧化镁。消胆胺可纠正肠吸收脂肪不良,但不能持续抑制吸收草酸。

(3)低尿枸橼酸性含钙肾结石:用法为每日3~6g,分三次服用。部分患者可有轻度胃肠道反应,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4)尿酸结石:枸橼酸钾临床首选,剂量为30~60mmol/d。若同时有血尿酸增高,宜加服别嘌呤醇,控制血尿酸浓度后即改为维持量。

(5)胱氨酸尿和胱氨酸结石:在保证充分饮水(常>3l/d)和碱化尿液(ph>7.5)治疗无效时,可应用d-青霉胺治疗,每日1~2g,分次服用。α-巯基丙烯甘氨酸的作用机制与d-青霉胺相似,而副作用较小。

(6)感染性结石:长期有效地控制尿路感染,能限制感染性结石的形成,甚至使某些已形成的结石溶解。但由于结石内抗生素浓度较低,细菌不能被完全杀灭,因此单纯抗菌治疗很难使尿路感染完全治愈。

三、肾结石治疗的四种治疗方案

1、药物治疗。这种方法其实就只通过服用排石药及大量饮水使小结石排出,或通过服药、调整饮食、增加饮水、碱化尿液使结石溶解和消失。药物治疗是一种非侵入性治疗,痛苦少。不过,结石采用药物治疗的话,适用范围小,治疗周期相对较长,如结石较大,排石过程中可出现肾绞痛,治疗效果不确定,因此,患者不能单靠药物进行治疗。

2、开放性手术。开方形手术是治疗肾结石传统的方法,根据不同情况可选择肾盂或经肾窦肾盂切开取石术、肾实质切开取石术、肾部分切除术等。武汉京都结石病医院专家表示,这种治疗方法虽然无需特殊设备,能处理各种情况,治疗效果确切,但是开放性手术对患者的损伤大,痛苦多,住院时间长,不是每一位患者都适合,尤其是年老的患者便不能承受这手术。

3、体外冲击波碎石。这种治疗尿结石的常用方法,是通过x线或b超对结石进行定位,利用高能冲击波聚焦后,将结石粉碎。体外冲击波碎石是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损伤小,痛苦少,费用低。

4、肾结石微创技术。钬激光碎石,具有“微创、可控、直观、碎排一体化、省钱”的特点。钬激光配以德国输尿管肾镜及娴熟的腔镜技术,在直视下让激光光纤进入体内,一路“追击”结石,并发出脉冲瞬间将结石“崩解”,具有碎石时间短、效率高,术后不留痕,对周围脏器损伤少、安全性高等优越性,即使是形成多年、顽固坚硬的泌尿结石也可全部化为粉末,是当今国际上最新和最受欢迎的碎石技术。

四、导致结石的一些饮食习惯

1、不吃早餐。经常不吃早餐会使胆酸含量减少,胆汁浓缩,当人体胆汁中胆固醇过于饱和或游离胆红素增多时,分泌过多的糖蛋白就如支架一样,把胆汁中的颗粒物质凝聚在一起形成“结石”。

2、盲目补钙。盲目补钙导致各类结石日见增多,原因虽是多种多样,但与人们的生活习惯、盲目补钙相关。在临床中发现不少补钙的人患有结石病,而这些自述有缺钙症状的人检查后却意外发现,他们血钙比正常人要高得多。原因是这些人体内钙的丢失是因肝肾胆等脏器的代谢功能失调,或是性激素下降,导致假缺钙。结果越补钙,结石病症就越重。

3、饮水不洁。饮水不洁尿路结石形成原因很复杂,经验说明恐怕与饮食饮水的质与量有关。平时吃不洁水,而喝水又特吝啬的人,就易患肾结石。防止酸性尿道结石,平时应以素食蔬菜为主,保持尿液碱性,有助于结石溶化和排出。

4、蛔虫作祟。蛔虫作祟导致胆石病,是在左右两根肝胆管汇合处以上的肝脏中胆管里有结石。在我国也是多发病,农村比城市多。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肠道蛔虫钻进胆管,死蛔虫的尸体或活蛔虫钻动对胆道内膜产生的破坏作用,使胆管发炎,发生溃疡,最终结疤而造成胆道狭窄,胆汁因而流通不畅,甚至滞留,结果逐渐形成胆管内结石。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