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养生保健

腹部创伤的护理有哪些 腹部创伤的诊断

导读:如从开水、果汁、豆浆这类不带渣的饮料,过渡到大米粥、小米粥、牛奶,再到烂面条、面片、肉松,最后过渡到普通饮食。

一、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1.病情观察包括 ①每15~30分钟测定脉搏、呼吸、血压一次;②每30分钟检查一次腹部,注意腹膜刺激征的程度和范围变化,有无移动性浊音,肝浊音界有无缩小或消失等;③疑有腹腔内出血者,每30~60分钟检查一次血常规,动态了解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的变化;④其他:必要时重复诊断性腹腔穿刺术或灌洗术、b超或血管造影等检查。

2.体位 绝对卧床休息,床上大、小便;若病情稳定,可取半卧位。

3.补液和饮食 禁食期间需补充足量的液体,防治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并应用广谱抗生素防治腹腔感染。待肠功能恢复后,可开始进流质饮食。

4.心理护理 关心病人,加强交流,讲解相关的知识,使病人解除焦虑和恐惧,稳定情绪,积极配合医护工作。

5.术前准备 一旦决定手术,除常规准备外,还应包括备皮、交叉配血;留置胃管、尿管;补充血容量等。

6.术后护理 按急性腹膜炎术后护理原则实施。

7.健康教育

(1)加强社会宣传劳动保护、安全生产、安全行车、遵守交通规则等的知识,避免损伤等意外的发生。

(2)普及各种急救知识,在发生意外损伤时,能进行简单的自救或急救。

(3)无论腹部损伤的轻重,都应经专业医务人员检查,以免贻误诊治。

(4)出院后要适当休息,加强锻炼,增加营养,促进康复。若有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伤口红、肿、热、痛等不适,应及时就诊。

二、腹部手术后的护理有哪些

1.慎选卧位

手术后患者卧床姿势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在全身麻醉未清醒之前,应平卧并将头转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而窒息。硬膜外麻醉和腰麻手术后,应平卧6小时(不要枕头),以减少麻醉后头痛的发生。如腹腔有感染时,可采用半坐卧位,有利于炎性渗出物聚集于盆腔,预防膈下脓肿的发生。

2.吃的问题

一般中小手术后,饮食不需严格限制。较大的手术,则要等到有正常排气或排便后,才可以开始进食。原则是先从容易消化吸收的流质开始,逐步恢复到正常的普通饮食。如从开水、果汁豆浆这类不带渣的饮料,过渡到大米粥、小米粥、牛奶,再到烂面条、面片、肉松,最后过渡到普通饮食。但切忌饮酒和碳酸饮料,以免肠道胀气。

3.别乱动伤口

术后不宜乱动,更不要随意揭开覆盖伤口的纱布,用手去触摸或用水去清洗伤口。严格保持伤口干燥最重要。如一旦自己不小心弄湿或污染了纱布,应请求医护人员给予更换,以防切口感染化脓。

4.尽早活动

局部麻醉下的一般性手术,只要病情允许,应尽早开始活动。大手术后的患者,次日即可在医护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做深呼吸运动和四肢的伸屈运动,并逐步增加活动量和活动范围。无禁忌者,第二天即可逐渐坐起,并在搀扶下离床走动,时间可慢慢延长。陪护者可拍打患者背部,同时让其用力咳嗽,可减少肺部感染和肺不张等并发症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会,也有利于胃肠道和膀胱功能的迅速恢复。

三、腹部创伤处理原则

急救 凡疑有内脏损伤者均应禁饮食,预以输液,并作好输血准备。开放伤有肠管脱出时,可用生理盐水纱垫敷盖,外加无菌敷料包扎,或外罩盆、碗后包扎。原则上不应将内脏还纳,以免污染腹腔,但若脱出肠管甚多,现场无条件处理时,经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后,可将肠管送入腹腔;并应及时转送,以免过久暴露及过度牵拉系膜根部加重休克。若有颅脑、胸部、骨折等复合伤,应一并采取急救措施。

监护及观察 严密观测病情变化有重要意义。伤后24小时内应注意测量血压、脉搏和呼吸,至少30分钟一次;每30~60分钟检查腹部体征,并测定体温和血红蛋白。观察尿、大便、呕吐物的性质和量。这些观测有助于明确诊断和判断病情发展。伤员脉搏加快,体温上升,腹膜刺激征更明显时,提示空腔脏器破裂有发展;若血红蛋白和血压下降,脉压变狭,脉搏加快,甚至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等,便表明内出血量很大,需及时处理。观察期间应卧床休息,适当应用抗生素。开放性创伤时应预防性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诊断不明确时,禁用*、呱替啶等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

治疗方针 单纯腹壁挫伤大多经非手术治疗即可痊愈。下述情况可在严密观察下先行非手术治疗:空腔脏器无穿孔,或虽有小穿孔,但腹膜炎已限局;实质脏器有挫伤或破裂较小者,如肾挫伤、膀胱挫伤、肠系膜小血肿、腹膜后血肿等。腹胀者应用胃肠减压,适当输血输液及应用中西药物如安络血、止血敏、云南白药等予以止血、散瘀、止痛。已有明显脏器破裂征象,腹膜炎症状及体征逐渐加重,或有进行性贫血或休克者,均应于做好术前准备后及时手术治疗。腹部损伤手术有探查及治疗两个目的。必须仔细探查,勿遗漏损伤,例如发现横结肠系膜根部血肿时,要确定是否有十二指肠甚至肾脏损伤;发现一处肠穿孔时,要想到有多处穿孔的可能,应检查肠道全长。探查清楚,诊断明确后,选用适当的处理方式。如肝破裂需行清创、止血、缝合裂口、甚至肝叶切除术;胃肠道损伤需作修补、肠切除或肠造口术;膀胱破裂修补后应同时行膀胱造瘘或留置导尿管。大血管损伤则根据情况进行结扎、修补或用自体血管作缀片修复。脾破裂的发病率占各种腹部创伤的40%以上,既往多行脾切除术,近年来为了保留脾脏的免疫功能,逐渐开展了裂口缝合和脾部分切除术

四、腹部创伤诊断要点

确定有无内脏创伤 单纯腹壁挫伤一般症状轻微,多无发热、内出血或其他全身表现。个别病例因腹壁血管破裂而出现血肿,可有局限于受伤部位的疼痛、触痛及肿块等,随时间的延长症状可逐渐缓解。对某些难于判断的开放伤,可作伤道造影,以明确伤道是否通入腹腔。

判断内脏损伤性质 内脏损伤有空腔脏器破裂或实质脏器创伤两种,各有其表现特点:①空腔脏器破裂主要表现为急性腹膜炎。体温逐渐升高、脉搏增快;腹痛加剧,腹式呼吸运动受限,腹部有压痛、反跳痛、肌抵抗;肠鸣音减弱或消失;X线检查多可发现气腹。后期出现感染性休克的一系列表现,但一般不会在数小时死亡。②实质性脏器损伤,主要表现是腹内出血。肝或胰腺损伤时,因胆汁、胰液流入腹腔,可有化学性腹膜炎的表现,临床可有腹膜刺激征。出血多时,腹部叩诊有移动性浊音,同时很快出现贫血征象,血红蛋白逐渐下降,陷入失血性休克状态,若不及时抢救,短期内即会危及生命。

辅助检查。诊断性腹腔穿刺术有实用价值。抽到液体后,根据其性状(血液、胃肠内容物、胆汁或尿液等),推断哪类脏器受损,其诊断正确率可达到90%以上。若抽到的血液不凝固,多为实质性器官破裂出血,因腹膜的脱纤维作用而致血液不凝;若抽出的血液迅速凝固,多为穿刺入腹壁血管或血肿所致。还可将抽出的液体置显微镜下观察。疑有胰腺损伤时,可测定抽出液的淀粉酶含量。有时腹内液体较少或穿刺针被堵塞而抽不到液体,这并不能完全排除内脏损伤的可能,应继续严密观察,必要时可重复穿刺或行诊断性腹腔灌洗术。女性伤员可作后穹窿穿刺。需同时注意有无腹膜后器官膈肌和其他部位及系统的创伤 如泌尿系统创伤常有血尿;肾损伤有腰部疼痛和肿胀或有局部瘀斑等。腹膜后大血管破裂若未破入腹腔,可在腹膜后形成大血肿并引起休克。由于膈肌随呼吸运动而上下移动,呼气时可高达乳头水平,故下胸部穿通伤常波及膈肌或腹腔内脏器,造成胸腹联合伤。膈肌穿孔后会形成膈疝,需及时修补。合并肝脏损伤时,还可形成胆道胸膜瘘。胸或背部有骨折的伤员,有伤及腹部器官的可能,如肋骨骨折可合并肝或脾破裂;腰椎横突骨折的症状需与肾、十二指肠创伤相鉴别;骨盆骨折可伴有盆腔脏器损伤或腹膜后血肿等。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