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幼儿保健

幼儿营养菜谱 儿童补充营养有什么误区

导读:将鸡肉洗净,剁成细泥,放入碗内,加入切碎的葱头、鸡蛋、酱油及淀粉,调至均匀有粘性,摊在豆腐上面,用中火蒸12分钟即成。

一、幼儿营养食谱大全

幼儿食谱大全之蒸肉豆腐

豆腐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质,与动物蛋白质相互补充,能对婴儿生长发育起很好的作用。头能健胃杀菌,提高婴儿对疾病的抵抗防御能力。

原料:

鸡脯肉15克、豆腐20克、葱头10克、淀粉5克、鸡蛋8克、香油1克、酱油4克。

制作:

1、将豆腐洗净,放入锅内煮一下,沥去水分,研成泥,摊入抹过香油的小盘内。

2、将鸡肉洗净,剁成细泥,放入碗内,加入切碎的葱头、鸡蛋、酱油及淀粉,调至均匀有粘性,摊在豆腐上面,用中火蒸12分钟即成。

特点:

豆腐松软、稍咸、味美!

幼儿食谱大全之猪血豆腐青菜汤

原料:

猪血、豆腐、青菜、虾皮、盐,调料。

制作:

1、猪血、豆腐切成小块,青菜洗净切碎。

2、水开后,先加入少量的虾皮、盐,再加入豆腐、青菜、猪血。

3、煮3分钟,加调料即可。

食物功效:

猪血是补铁的优秀食品。它具有含铁丰富、易吸收,价廉物美等优点。虾皮含有大量的钙、磷,是儿童的补钙食品。

幼儿食谱大全之虾仁蛋饺

原料:

虾仁、盐、姜、葱、料酒、鸡蛋、青叶蔬菜、作料。

制作:

1、新鲜的虾仁洗净加入盐、姜、葱、料酒等作料,放蒸锅内蒸15分钟后待用。

2、生鸡蛋打开盛在小碗中调匀。

3、将鸡蛋液摊在炒锅中,待上面鸡蛋尚未凝固时加入虾仁,然后把鸡蛋对折成半月形,翻面煎一下即可取出待用。

4、水开后,加入青叶蔬菜和蛋饺,稍加煮沸即可食用。

食物功效:

虾仁和鸡蛋都是优质蛋白质食物,虾仁同时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容易消化吸收,是儿童最佳补充蛋白质的食品。绿叶蔬菜可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幼儿食谱大全之炖排骨

原料:

排骨、姜、葱、醋、粥或面条、盐等作料。

制作:

1、新鲜的排骨洗净切成小块,

2、加冷水、姜、葱、作料、少量的醋,用高压锅煮30-40分钟。

3、取炖好的排骨加在孩子的粥或面条中烹调食用,或直接吃肉,或加菜食用。

食物功效:

肉、骨头和汤一起吃,既可补充优质蛋白质,同时也能补充钙、磷等矿物质。一些年轻的妈妈担心排骨的营养,经过长时间的炖煮已完全融人到汤中,其实是片面的认识。

幼儿食谱大全之排骨皮蛋

排骨与皮蛋熬粥,可以有滋阴养血、生津润燥的功效。幼儿食用,可以祛病健身。

原料:

大米100克,小排骨200克,松花蛋半个,花生米30克,葱花少许,酱油、精盐、花生油、味精各适量。

制作:

1、把小排骨洗净,切成2厘米长的小段,用酱油、盐腌渍1小时,放入沸水中煮熟。

2、将松花蛋去壳,洗净,切成小方块。

3、把大米、花生米洗净,放入沸水锅中煮,当米粥将熬好时,放入松花蛋丁、酱油、味精;另用炒锅,放入花生油,炸葱花成金黄色,出葱香味时,倒入米粥中,至粥熬好以后,将排骨配到粥中,即可食用。

特点:

咸鲜适口。

幼儿食谱大全之鱼泥豆腐羹

原料:

鱼肉、盐、姜、嫩豆腐、淀粉、香油、葱花。

制作:

1、将鱼肉洗净加盐、姜,上蒸锅蒸熟后去骨刺、捣烂成鱼泥。

2、将水烧开加入少量的盐,放入切成小块的嫩豆腐+煮沸后加入鱼泥,再加入少量的淀粉、香油、葱花成糊状即可。

食物功效:

鱼肉含水分高、肌纤维短,容易被消化吸收。鱼肉和豆腐都是高蛋白食品,有助于增强儿童的抵抗力,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

二、学龄和学龄前儿童如何补充营养

学龄前儿童如何补充营养

幼儿期也叫学龄前期,指3~6岁儿童。这期间幼儿生长发育比较快,身体建造骨骼、牙齿、肌肉和血液,对营养的需求量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学龄前儿童的膳食虽然基本与成人相同,但主食中的粮食摄取量比成人少,而且对膳食质的要求比量的要求高,因而父母在为孩子制订食谱时,要按照质优、量足、搭配合理、容易消化的原则,保证孩子能获得足够的营养。

幼儿食谱中有三类食物不可少:一是长力气的食物,如粮、油、糖类,二是长身体的食物,如鱼、虾、肉、蛋、奶、豆制品等,三是增强体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

学龄儿童如何补充营养

6~12岁的儿童生长发育迅速,这个阶段儿童体力活动加大,活泼好动,而且学习任务也较重,新陈代谢旺盛,因此,对营养的要求比较高。营养供给是否全面、比例适宜,不仅关系到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对儿童智力发育、改善学习状况、提高学习成绩关系极为密切。

学龄儿童需要增加热能,而且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比幼儿期有所增加,尤其是钙、铁、锌、碘的需要量增加明显;如果儿童的饮食中不饱和脂肪酸长期缺乏,对脑神经正常发育和智力发育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学龄儿童的早餐一定要吃好,如果不吃或者吃不好,所摄取的热量满足不了身体需要,特别容易出现饥饿、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严重的还会出现低血糖、头晕等。

三、儿童补充营养的常见误区

牛奶+鸡蛋的早餐方式实际上早餐如果没有谷类食品,如馒头、面条、稀饭等,很容易影响孩子的身高发育。另外,孩子喝完牛奶后,最好喝少量水清洁口腔。

给孩子吃钙片补钙,专家认为,婴幼儿体内并不缺钙,而是缺乏促使钙被人体吸收的维生素D。与其花高价买钙片,倒不如进行食补,或是买少量鱼肝油滴剂直接滴入孩子口中。

宝宝营养全靠"汤",其实无论什么汤,汤中的营养都比不上肉类本身。汤虽味鲜,但只含少量蛋白质分解出的氨基酸、脂肪和很少的维生素、矿物质。

豆制品是蔬菜,实际上,豆制品可看作荤菜,如果孩子光吃肉末豆腐,就会缺乏蔬菜类所含的营养。

大便干燥只需吃香蕉,吃这些并不完全管用,最重要的是使孩子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排便时间要相对固定。

内脏等于肝脏,动物内脏对孩子的发育大有裨益,很多家长拼命给孩子吃肝脏,以为这样就行了。实际上,动物内脏还包括心、肺、腰,而肝脏内经常存有有害成分,不宜多吃。因此家长应该多给孩子吃些其他动物内脏。

蔬菜削皮吃有营养,其实蔬菜连皮煮汤很有营养,如带皮煮的萝卜汤、丝瓜汤。另外,菜叶比菜梗有营养,比如煮青菜汤就很有营养。

吃高蛋白就会营养好,小儿的肾脏尚娇嫩,如果天天摄入"高蛋白",天长日久,难免不堪重负。"高蛋白"不等于营养好,营养好是指膳食合理,多样、平衡、适量。

因此,儿童补充营养需结合实际情况,切忌别补充过量,也不要盲目跟风哦!

四、宝宝身体的变化判断缺啥营养

宝宝头发干燥、宝宝消化功能差、牙龈出血、嘴角干裂,这些都是宝宝身体营养素缺乏的症状。妈妈一定要注意判断宝宝缺啥补啥。

身体变化:头发干枯

如果饮食中缺乏蛋白质、必需脂肪酸、维生素C及锌、铁等微量元素,头发会变得干枯、发黄。孩子们的头发一般会比较柔顺,如果觉得孩子头发不够柔顺,又有黄发,就要看看是否缺乏营养素,特别是蛋白质。

营养小贴士:营养充足才能滋润毛囊,养出乌亮秀发。饮食上要保证充足的主食、蛋白质和必需脂肪酸。每天至少吃3两鱼肉和瘦肉、1个鸡蛋、半斤牛奶。

身体变化:消化功能差

如果孩子常出现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等肠道问题,那么可能就是摄取膳食纤维不够。膳食纤维,特别是可溶性纤维能延缓胃排空速度,从而增加饱腹感,让小肠的营养吸收过程更充分。对于不爱吃蔬菜、水果的宝宝来说,这方面的营养素会比较缺乏。

营养小贴士:除了合理搭配饮食外,经常排便不畅的人应提高膳食纤维摄入量。可以选择多吃全麦面包、糙米、燕麦片等主食,柑橘、苹果、菠萝、香蕉等水果,卷心菜、芹菜、豌豆等蔬菜。如果孩子不喜欢吃蔬菜,妈妈们可以将“蔬菜”藏起来,做成菜包、饭团,都是不错的选择。

身体变化:免疫力差

有的宝宝身子比较薄弱,甚至有三天两头就病一回的情况,这可让妈妈非常担心。孩子免疫力较低,可能是缺乏某类维生素,同时不良的饮食习惯也会降低人体免疫力。

营养小贴士: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可改善免疫系统。维生素E是免疫调节剂,可以从植物油、坚果、豆类和谷类中摄取。维生素C是免疫系统必需维生素,新鲜的蔬果是其重要来源。锌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可多吃贝类、红肉等。

身体变化:牙龈出血

如果宝宝出现牙龈出血,除了要检查宝宝吃的食物是否过硬,宝宝吃饭的方式是否正确以外,还要看看日常饮食中是否缺乏了维生素C,因为牙龈出血有可能是由缺乏维生素C导致。

营养小贴士:孩子每日应该进食足量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因为维生素C的食物来源主要是果蔬,如辣椒、菠菜、西红柿、橘、橙、酸枣等,所以每日最好能摄入1斤左右的蔬菜和2-3个水果。食物的烹调对于保留维生素C也有影响,蔬菜的烹调方法以热炒和凉拌结合为好。

身体变化:嘴角干裂

气候干燥,孩子容易出现嘴角干裂,除了与气候有关,还有可能是因为日常饮食中缺乏了维生素B1和烟酸。

营养小贴士:维生素B1在不同食物中含量差异很大。动物肝脏、鸡蛋黄、奶类等含量较为丰富。同时,精加工的粮食会造成维生素B1的流失,因此主食应注意粗细搭配。而烟酸主要来自动物性食物,特别是猪肝、鸡肝等。

身体变化:皮肤发黄

胡萝卜、南瓜、橘子汁、空心菜、甘蓝菜、芒果等蔬菜瓜果富含胡萝卜素,过多地摄入引起胡萝卜素血症,导致皮肤变黄,以手掌、足底最为明显,其次是面部、耳后,严重者可累及全身皮肤。如果不是食物引起的皮肤发黄,那么有可能是孩子贫血导致的皮肤黄。

营养小贴士:孩子贫血导致的皮肤黄,要多给孩子吃动物内脏,瘦肉、蛋黄等含铁高的食物,也要多吃含维生素C高的食物帮助孩子吸收食物中的铁质。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