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部位养生

肺栓塞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有哪些 肺栓塞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导读:尤其注意的是,患者在卧床期间,应该经常活动腿部,可以做腿部功能训练,或者抬高下肢,以减轻下肢血液的淤滞,促进血液的循环,防止下肢静脉的栓塞。

一、肺栓塞患者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这些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呼吸系统的疾病越来越常见,其中以肺部疾病最为多见,而肺栓塞也是其中之一。肺栓塞的发病机制是由于栓子阻塞肺动脉而导致的疾病,其中的栓子可由血栓、脂肪、羊水或空气来充当。因此,积极阻止这些致病性因素是有效预防以及治疗疾病的关键。一旦栓塞的面积出现过大,则很可能导致死亡,其死亡率可高达95%。我们应该最大限度的阻止本病情进展来避免发生致命性后果。

此病在临床上多数以呼吸困难、胸痛、咯血为首发症状,也可只表现出晕厥。一旦患者出现这些症状时,经检查排除其他疾病时,确诊之后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因此病性质的特殊性,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希望能帮助您早日康复。

此病以栓子为主,而栓子又容易脱落,因此患者不可随意走动,应绝对卧床休息。在翻身时动作也不能过大,应轻柔,以免动脉或静脉中的栓子脱落,而阻塞其他部位。当然,也不可做大幅度的动作或用手按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地方。

尤其注意的是,患者在卧床期间,应该经常活动腿部,可以做腿部功能训练,或者抬高下肢,以减轻下肢血液的淤滞,促进血液的循环,防止下肢静脉的栓塞。对于长途在空中旅行,或者久站或者久坐或者孕妇妊娠期间引起的下肢血栓,可以选择穿充气加压袜或者其他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的物品,来促进下肢静脉的回流,减少发生栓塞的机会。

在饮食方面,应以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为主,以保持大便通畅,以避免用力排便,而造成脱落。如果大便排不出来,也不可强行用力,可以询问医生,多喝水或选择其他的方法。

一般,此病患者多可出现紧张、焦虑、悲观的情绪,因此患者家属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刺激,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避免因不良刺激而加重本病。

二、肺栓塞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

1、血栓:最常见的肺栓子为血栓。约70%~95%是由于深静脉血栓脱落后随血循环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的。原发部位以下肢深静脉为主。

2、其他栓子:如有脂肪栓、空气栓、羊水、骨髓、寄生虫、胎盘滋养层、转移性癌、细菌栓、心脏赘生物等均可引起。

3、静脉血栓形成的条件。

(一)血栓形成 肺栓塞常是静脉血栓形成的合并症。栓子通常来源于下肢和骨盆的深静脉,通过循环到肺动脉引起栓塞。但很少来源于上肢、头和颈部静脉。血流淤滞,血液凝固性增高和静脉内皮损伤是血栓形成的促进因素。因此,创伤、长期卧床、静脉曲张、静脉插管、盆腔和髋部手术、肥胖、糖尿病、避孕药或其它原因的凝血机制亢进等,容易诱发静脉血栓形成。早期血栓松脆,加上纤溶系统的作用,故在血栓形成的最初数天发生肺栓塞的危险性最高。

(二)心脏病 为我国肺栓塞的最常见原因,占40%。几遍及各类心脏病,合并房颤、心力衰竭和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者发病率较高。以右心腔血栓最多见,少数亦源于静脉系统。细菌性栓子除见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外,亦可由于起搏器感染引起。前者感染性栓子主要来自三尖瓣,偶尔先心患者二尖瓣赘生物可自左心经缺损分流进入右心而到达肺动脉。

(三)肿瘤 在我国为第二位原因,占35%,远较国外6%为高。以肺癌、消化系统肿瘤、绒癌、白血病等较常见。恶性肿瘤并发肺栓塞仅约1/3为瘤栓,其余均为血栓。据推测肿瘤患者血液中可能存在凝血激酶(thromoboplastin)以及其他能激活凝血系统的物质如组蛋白、组织蛋白酶和蛋白水解酶等,故肿瘤患者肺栓塞发生率高,甚至可以是其首现症状。

(四)妊娠和分娩 肺栓塞在孕妇数倍于年龄配对的非孕妇,产后和剖腹产术后发生率最高。妊娠时腹腔内压增加和激素松弛血管平滑肌及盆静脉受压可引起静脉血流缓慢,改变血液流变学特性,加重静脉血栓形成。此外伴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增加,血浆素原-血浆素蛋白溶解系统活性降低。但这些改变与无血栓栓塞的孕妇相比并无绝对差异。羊水栓塞也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

(五)其他 其它少见的病因有长骨骨折致脂肪栓塞,意外事故和减压病造成空气栓塞,寄生虫和异物栓塞。没有明显的促发因素时应考虑到遗传性抗凝因素减少或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抑制剂的增加。

三、肺栓塞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临床表现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可从无症状到突然死亡。常见的症状为呼吸困难和胸痛,发生率均达80%以上。胸膜性疼痛为邻近的胸膜纤维素炎症所致,突然发生者常提示肺梗塞。膈胸膜受累可向肩或腹部放射。如有胸骨后疼痛,颇似心肌梗塞。慢性肺梗塞可有咯血。其它症状为焦虑,可能为疼痛或低氧血症所致。晕厥常是肺梗塞的征兆。

常见的体征为呼吸增快、紫绀、肺部湿罗音或哮鸣音,肺血管杂音,胸膜摩擦音或胸腔积液体征。循环系统体征有心动过速,p2亢进及休克或急慢性肺心病相应表现。约40%患者有低至中等度发热,少数患者早期有高热。

 诊断

临床症状及体征常常是非特异性的,且变化颇大,与其他心血管疾病难以区别。症状轻重虽然与栓子大小、栓塞范围有关,但不一定成正比,往往与原有心、肺疾病的代偿能力有密切关系。

(一)急性大面积肺栓塞:表现为突然发作的重度呼吸困难、心肌梗死样胸骨后疼痛、晕厥、紫绀、右心衰竭、休克、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及抽搐。甚至发生心脏停搏或室颤而迅速死亡。

(二)中等大小的肺栓塞:常有胸骨后疼痛及咯血。当病人原有的心、肺疾病代偿功能很差时,可以产生晕厥及高血压。

(三)肺的微栓塞:可以产生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四)肺梗死:常有发热、轻度黄疸。

约20%~30%患者未及时或未能获诊断和治疗而死亡,若能及时诊断和给予抗凝治疗,病死率可望降至8%,故早期诊断十分重要。应仔细搜集病史。血清ldh升高,动脉血po2下降、pa~ao2增宽。心电图有t波和st段改变(类似心肌梗塞图形)、p波和qrs波形改变(类似急性肺心病图形)。x线显示斑片状浸润、肺不张、膈肌抬高、胸腔积液,尤其是以胸膜为基底凸面朝向肺门的圆形致密阴影(hamptom驼峰)以及扩张的肺动脉伴远端肺纹稀疏(westermark征)等对肺栓塞的诊断都具有重要价值。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是诊断肺栓塞最敏感的无创性方法,特异性虽低,但有典型的多发性、节段性或楔形灌注缺损而通气正常或增加,结合临床,诊断即可成立。肺动脉造影是诊断肺栓塞最特异的方法,适用于临床和核素扫描可疑以及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例。表现为血管腔充盈缺损、动脉截断或“剪枝征”。造影不能显示≤2mm直径小血管,因此多发性小栓塞常易漏诊。磁共振为肺栓塞诊断的有用的无创性技术,较大栓塞时可见明显的肺动脉充塞缺损。

四、肺血栓栓塞症如何治疗

由于人们对肺血栓栓塞症不了解,因而对于这一疾病的防治也就知之甚少。

肺血栓栓塞症常常称为肺栓塞。大多数肺栓塞的发生是由于下肢静脉血栓栓子(俗称血块)脱落后随血流漂流到肺脏血管,致使肺脏血管阻塞,最终导致肺脏功能障碍。骨折、创伤、手术、卒中后的肢体瘫痪等都是发生肺栓塞的危险因素。你的肺栓塞可能与骨折后肢体活动较少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有关。

由于导致肺栓塞的血栓栓子和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子溶解都较慢,因此,肺栓塞的治疗时间也相应较长,手术后发生的肺栓塞需持续治疗3个月。你的治疗仅2周,应继续口服华法林治疗,以防止肺栓塞复发。华法林是一种抗凝药物,用量需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使国际标准化比值维持在2.0-3.0之间。国际标准化比值过短,说明药物剂量不足,抗凝效果差,需适当增加剂量;国际标准化比值太长,则说明药物剂量过大,容易并发出血;国际标准化比值维持在2.0-3.0之间则既可获得较好疗效,又能减少华法林的并发症。你的肺栓塞治疗不足1个月,应每周抽血测1次国际标准化比值,治疗满1个月以后每2-4周测1次国际标准化比值。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